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3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合成了2-氯-5-正十二硫烷基-6-甲基-4,7-苯并噻唑醌(2-Cl-DMMDBT)和2-氯-5-正丁烷氨基-6-甲基-4,7-苯并噻唑醌(2-Cl-BAMDBT)两种化合物,研究了它们对线粒体呼吸链酶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2-Cl-DMMDBT和2-C1-BAMDBT对琥珀酸氧化酶及泛醌氧化酶的电子传递活性均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色素氧化酶无作用,说明二者的抑制作用发生在泛醌反应区.二者对NADH氧化酶的抑制行为略有不同,2-Cl-DMMDBT是一个逐渐加强的过程,最终可致酶活性完全抑制,而2-Cl-BAMDBT则表现为瞬间抑制.比较了2-Cl-DMMDBT和2-Cl-BAMDBT对琥珀酸氧化酶的抑制能力,长侧链的2-Cl-DMMDBT比短侧链的2-Cl-BAMDBT抑制能力强很多.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珠状交联琼脂糖及以此作为载体,经氯代环氧丙烷活化后与蛋白酶(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结合,制成固定化蛋白酶亲和吸附剂,进而用以亲和层析牛肺提取液中的Kunitz抑制剂的方法。纯化出的抑制剂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呈现单一条带,与参照物Trasytol(商品Kunitz抑制剂)具有相对应的电泳迁移率,其分子量也相符。纯化产品每毫克蛋白的抑制活力相当于16 000胰蛋白酶BAEE单位。纯化效果为90倍,收率约85%。  相似文献   
23.
干扰素为有效的抗病毒制剂,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国内外已有基因工程产品投入市场。由于干扰素在体内大量遭受胰蛋白酶及其它水解酶的降解,半衰期很短,长期使用还会产生某些危险性副作用,因而影响了干扰素疗效的发挥及使用。国外70年代起开始  相似文献   
24.
根据大豆种子球蛋白和清蛋白溶解性不同的原理,分离出我国红丰3号大豆种子球蛋白2S粗制剂,再用SephadexG-100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纯化后的球蛋白表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非均一性。对这样纯化过的2s球蛋白进行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用0.1—0.5mol/L pH7.6磷酸盐缓冲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得到四个洗脱峰,每个峰都获得了PAGE单一条带。四个组分分别命名为SⅡP_1,SⅡP_2,SⅡP_3和SⅡP_4。然后对这四种蛋白质的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者的分子量按以上顺序分别为22800,21500,19200和17800。所含残基数分别为191,179,163和147个。SⅡP_1,SⅡP_2和SⅡP_3三者的沉降系数(S_(20),w)分别为2.1S,1.9S和1.8S。N-末端分析表明这四种蛋白质的N-末端均为天门冬氨酸.还发现SⅡP_2具有能抑制α-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本实验所提纯的这个抑制剂的一个ATEE(N-乙酰-L-酪氨酸乙酯)单位为0.4μg抑制剂蛋白(仅指对α-chymotrypsin发生作用)。α-chymotrypsin与此抑制剂相互作用时的摩尔数比初步判断为E/I=2/1。  相似文献   
25.
利用固相胰蛋白酶亲和色谱及离子交换色谱,从苦荞种子中分离纯化了三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份(BTI-Ⅰ,Ⅱ,Ⅲ)。经聚丙稀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测定,三种抑制剂的等电点为6.87,6.7,5.14。根据Sephadex G-75凝胶过滤,SDS-PAGE测定,以及由当量抑制比值和氨基酸组份的推算,它们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5200-5700(Ⅰ),5500—6000(Ⅱ),5000—5600(III)。三者对胰蛋白酶的抑制常数分别为2.12×10~(-8),4.78×10~(-9),1.22×10~(-8)。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很高的极性氨基酸。在酸性条件下,它们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化学修饰的结果表明,它们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为Lys。  相似文献   
26.
以Lineweave-Burk plot双倒数作图法测得该酶对底物S-腺苷酰甲硫氨酸(SAM)的K_m=7.69×10~(-6)mol/L,在1mmol/LS-腺苷酰高半胱氨酸(SAH)存在下,Ki=7.33×10~(-4)mol/L,两条直线相交于纵轴,证明SAH是该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该酶最适pH为7.8,对热不稳定。同时还测定了该酶对不同DNA底物的专一性及盐浓度、代谢相关物’两价阳离子、某些酸根等对该酶调节性质的影响。以碘代乙酰胺修饰该酶的SH基’及用二硫苏糖醇(DTT)和巯基乙醇(MSH)保护该酶SH基所作的实验表明SH基是该酶活性中心所必需的,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证明该酶所甲基化的碱基为刘氏小球菌(M·L、DNA)分子中的胞嘧啶,且求得甲基化30min后所得甲基化水平为2.39%。同时也证明当用该酶将λDNA甲基化后,可使BamH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甲基化后的λDNA丧失切割作用。  相似文献   
27.
韩志萍  程慧莹  王飞 《菌物学报》2020,39(8):1520-1529
桔黄赛多孢菌Scedosporium aurantiacum是慢性肺病患者的常见呼吸道定植菌,在免疫缺陷人群中可引起侵袭性感染,致死率高,但由于致病机理不明,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差异蛋白组学及酶工程技术发现分泌胰蛋白酶是桔黄赛多孢菌的潜在毒力因子,目前对这种蛋白酶的遗传信息、结构及致病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用Superdex S-200分子筛和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两种填料将这种蛋白酶分离纯化出来,通过酶谱验证了纯化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胰蛋白酶对bFSR、bLSTR和bEKK 3种底物的水解性能最佳,对zFR和bzLR的水解性能最差。酶解最快的反应所对应的Km为6.09μmol/L,Vmax为13.01μmol/L/s,Kcat为23.65/s;酶解最慢的反应所对应的Km为29.94μmol/L,Vmax为11.35μmol/L/s,Kcat为20.63/s。研究结果对于填补赛多孢菌毒力因子研究的空白、针对毒力因子开发新型的抗真菌药物和治疗方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下等特点。方法:回顾性搜集胃镜检出的经病理证实的胃底腺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393例纳入分析,按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大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状态、是否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93例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息肉中,男178例,女215例,男女比例为1:1.2,年龄28~89岁。随着年龄的增高,胃息肉发生率越高,但各年龄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增生性息肉与胃底腺性息肉大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胃息肉的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H.pylori感染率较胃底腺性息肉高(P<0.05),而胃底腺息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率较胃增生性息肉高(P<0.05)。结论:增生性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胃底腺息肉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有关。对胃底腺息肉与胃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特点的分析有助于胃镜检查对胃息肉性质的初步判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在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分泌物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过高是预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及足溃疡难愈的主要指标,其可能的机制包括:高水平MMP-9降低VEGF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失衡的MMP-9/TIMP-1比值影响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选择性MMP-9抑制剂(包括小分子抑制剂、高级伤口辅料抑制剂、基于干扰基因水平表达的RNA抑制剂)可以作为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手段,但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以及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现查阅近年来涉及MMP-9和糖尿病足溃疡相关的文献,综述MMP-9对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