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1篇
  48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绿长突叶蝉是中国新纪录种,是危害新疆葡萄生产的新害虫,为明确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方法】田间定点调查,悬挂粘虫板、糖醋液诱集,结合室内饲养观察等方法。【结果】室内饲养表明,若虫共5龄,各龄期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3.88、6.31、5.16、5.28、7.00 d;雌、雄成虫平均寿命分别为9.5和6.4 d。田间观察表明,绿长突叶蝉以卵在寄主葡萄上越冬,在新疆玛纳斯一年发生3代,越冬代卵于4月底开始孵化,5月下旬越冬代开始孵化为成虫;第1代卵从6月中旬开始孵化,7月中旬若虫开始羽化;第2代从8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底;成虫主要在夜晚21点至23点及凌晨6点至8点活动。【结论】绿长突叶蝉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若虫共5龄,具有较强的趋嫩性;成虫有较强的趋黄性,一定的趋光性,趋蓝性较弱,对糖醋液无趋性。试验结果可为葡萄安全生产,防治绿长突叶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赵祥  苏雪  吴海燕  张辉  孙坤 《植物研究》2020,40(6):813-819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突脉金丝桃(Hypericum przewalskii)(金丝桃科)的花部器官发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突脉金丝桃2枚苞片原基首先发生,花原基在苞片原基的包裹中完成发育。在苞片原基发生后,5枚萼片原基沿2/5圆周依次发生。萼片原基发生近完成时,5枚雄蕊—花瓣共同原基在萼片原基之间的角隅处近同时发生,此后,雄蕊—花瓣共同原基下部向外伸展形成花瓣原基,上部向上凸起形成与花瓣原基相对的雄蕊原基,之后雄蕊原基由内向外依次分化发育产生次生雄蕊原基,随着次生雄蕊原基的发育和数目的增多,形成了5束雄蕊。次生雄蕊原基发生的同时,5枚心皮原基近同时发生。突脉金丝桃雄蕊束的发生方式表明,金丝桃属的雄蕊束可能起源于5基数的单轮雄蕊。金丝桃科与藤黄科植物花瓣及雄蕊原基发生方式的显著不同,支持了APG Ⅲ系统将金丝桃亚科从藤黄科中独立为金丝桃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3.
突顶跳甲属Lanka Maulik此前已知17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台湾及日本,越南,泰国,老挝,斯里兰卡和印度,是一个典型的东洋区分布属,在印度是胡椒属植物的重要害虫。又记述2新种:栗褐突顶跳甲Lanka puncticollaW ang et Ge,sp.nov.,产自云南西双版纳;律点突顶跳甲Lanka regularia W ang et Ge,sp.nov.,产自西藏墨脱。至此,该属已知种增至19种,其中中国5种。列出了全部已知种名录、产地、寄主、检索表、部分种的雄虫阳茎图,记述了新种,绘制其整体图和特征图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4.
Wu XD  Shang B  Yang RF  Yu H  Ma ZH  Shen X  Ji YY  Lin Y  Wu YD  Lin GM  Tian L  Gan XQ  Yang S  Jiang WH  Dai EH  Wang XY  Jiang HL  Xie YH  Zhu XL  Pei G  Li L  Wu JR  Sun B 《Cell research》2004,14(5):400-406
Spike protein is one of the major structural protein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interaction of the virons with host cell receptors and subsequent fusion of the viral envelop with host cell membrane to allow infection. Some spike proteins of coronavirus, such as MHV, HCoV-OC43, AIBV and BcoV, are proteolytically cleaved into two subunits, S 1 and S2. In contrast, TGV, FIPV and HCoV-229E are not.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cleavage of spike protein seriously affects its functi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aturation and proteolytic processing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 CoV, we generated S 1 and S2 subunit specific antibodies (Abs) as well as N, E and 3CL protein-specific Ab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tibodies could efficiently and specifically bind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roteins from E.coli expressed or lysate of SARS-CoV infected Vero-E6 cells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Furthermore, the anti-S 1 and S2 Abs were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binding to SARS CoV under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When S2 Ab was used to perform immune precipitation with lysate of SARS-CoV infected cells, a cleaved S2 fragment was detected with S2-specific mAb by Western blot analysis. The data demonstrated that the cleavage of S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the lysate, indicating that proteolytic processing of S protein is present in host cells.  相似文献   
125.
甘肃省庄浪县发现六盘齿突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12年7月23日至8月3日,笔者等在甘肃省庄浪县通化乡和永宁乡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时,采集到一批无尾两栖动物标本.经鉴定其中含有六盘齿突蟾(Scutiger liupanensis)10只,为该物种在甘肃省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26.
记述采自我国广西、贵州、浙江、福建的狭溪泥甲属4新种:腹突溪泥甲、平腹溪泥甲、东南溪泥甲和直胚溪泥甲。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7.
细胞外基质的各种分子经细胞膜进入真核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细胞内吞是通过细胞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运入细胞内的过程。不同的细胞内吞途径需要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参与,引起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目前认为细胞内吞和膜转运是细胞对其信号转导过程的一种精密的组织安排,细胞内吞在细胞信号转导,维持机体动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内吞途径通常可以分为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和非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其中后者包括陷窝蛋白依赖和非陷窝蛋白依赖的内吞,以及巨胞饮介导的内吞。本文将就这几种主要细胞内吞途径及与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幼龄犬髁突不同形式的囊外损伤对髁突局部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只6月龄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五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分别建立幼龄犬单侧髁突颈部骨折、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髁突颈部骨膜损伤及髁突颈部骨皮质损伤四种动物模型,饲养12w及24w后通过头颅CT三维重建测量的方法观察其对下颌骨对称性及生长量的影响,并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髁突局部生长中心的微观改变。结果:1仅单侧髁突颈部骨折组在损伤早期对下颌骨及髁突发育产生了影响,使损伤侧髁突颈部形态变短变粗,下颌骨长度也较对侧减小,但髁突及颈部的局部适应性改建会逐渐抵消这些影响,24w时下颌骨已不存在骨性不对称,但功能性原因仍能导致颏点出现向患侧的偏斜。2其余三种损伤形式在实验设定的观察期内对髁突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大,但单侧髁突颈部骨折后内固定组在24w时也出现了下颌骨的功能性偏斜。3各种损伤形式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远期影响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结论:生长发育期犬髁突囊外损伤对髁突及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不同食物对三突花蛛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突花蛛各龄相对生长率以取食混合食物为高,取食单一食为低。各龄相对取食量对棉铃虫和果蝇较高,对摇纹则较低,食物利用率则以对摇蚊的利用率为最高,对棉铃虫和果蝇的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0.
以浓度分别为 3 0× 10 6、 6 0× 10 6、 9 0× 10 6和 12 0× 10 6cells/mL蛋白核小球藻 (Chlorellapyrenoi dosa)为食物 ,在温度为 (2 5± 1)℃下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对分布于长江、珠江和淮河水系的 3个地理品系的角突臂尾轮虫 (Brachionusangularis)种群的增长、个体和卵的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 ,食物浓度、地理品系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个体和卵的体积均有显著影响。同一食物浓度下 ,广州品系的种群增长率最大 ,芜湖品系的个体和卵体积最大 ;同一品系中 ,当食物浓度为 9 0× 10 6cells/mL时轮虫有较大的种群增长率。各品系轮虫的种群增长率与食物浓度均呈曲线相关 ,但种群增长率达最大时所需的食物浓度在各品系间存在着差异。在食物浓度和品系两因素中 ,品系对轮虫个体体积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