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樊宝丽  赵志刚  孟金柳  杜国祯   《生态学报》2008,28(6):2909-2909~2915
植物会采取什么样的繁殖对策来保障它的雌性和雄性繁殖成功,特别是那些生活在高寒地区的植物,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野外盆栽试验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上的常见物种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同其它顶向式(从花序基部到顶部)开花的植物一样,随着花从基部到顶部的次序,露蕊乌头的心皮数、雌蕊重、种子数和种子重/果实减少;而花药数,花粉数/胚珠数以及雄蕊重/雌蕊重增大,顶部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结籽率在不同的位置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受花粉数量的限制;去花实验没有增加剩余部位花的种子数,只是增加了种子大小,这是花序内不可避免的位置效应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52.
文冠果有性生殖特征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以文冠果花发育不同时期采集的花药和胚珠为材料,采用光学及电子显微技术对花的性系统特征、胚珠发育及自交败育等有性生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文冠果开花多、结果少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文冠果植物产生大量雄花和很少的两性花,表现隐形雌雄同株的性系统类型。(2)文冠果花拥有5个独特的金黄色角状附属物;成熟花粉粒球形,3孔沟,沟在花粉极面不相连,花粉表面有疣状纹饰;花主要以风媒传粉。(3)柱头3裂,开花时柱头表面布满丝状乳突细胞,属于干燥型。(4)卵球形弯生胚珠内有一弯曲的长胚囊,胚囊被厚珠心包围。胚珠受精后,珠孔与合点之间的珠柄侧外珠被的局部细胞平周和垂周分裂产生一个径向突起,伸向胚囊,与胚囊纵轴略成直角;受精后水和可溶性物质不断进入膨大的胚囊;幼胚的两子叶从胚囊珠孔端的管状部位进入合点端大的腔室中。(5)在胚发育早期,两片子叶是对称的,但在授粉35d后,具有较大半径的一子叶比另一子叶的体积大;授粉后23d以前,胚囊内的液态内容物含有游离核胚乳和少量细胞化胚乳,这个时期的胚珠可以鲜食。(6)自交传粉后,胚珠与幼果在合子形成后的不同时期败育。研究表明,文冠果与无患子科的其它植物有很多相似的有性生殖特征,但文冠果也具有一些异常特征,如花存在附属物及每子房室中有较多的胚珠等。  相似文献   
53.
观察了大黍(Panicum,maximum Jacq.)胚珠附器的发生时间、位置和发育过程及其细胞化学特征。结果显示:(1)大孢子母细胞时期,珠孔端有一个或多个珠心表皮细胞开始伸长、膨大,特化为胚珠附器。(2)当胚珠附器伸长、膨大至最大程度时,胚珠附器细胞表现出显著的极性特征:细胞核位于细胞的珠孔端,大而清晰;细胞内同时形成了一个特大的液泡,几乎占据了整个细胞的合点端;细胞质则被挤到珠孔端一侧,集中分布在核的周围。(3)胚珠附器从开始出现到发育成熟,都没有淀粉粒的积累;但是,PAS反应显示胚珠附器细胞壁和细胞质都比普通珠心细胞的染色程度深,这说明其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富含可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54.
中国木兰亚科植物的主要分类性状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木兰亚科植物花的着生式样、心皮中的胚珠数目和花的性别等主要分类性状进行了研究。在毛果含笑、云南含笑等含笑属植物中观察到了顶生花。含笑属的聚伞花序不是一个花序,而是一个具有多花的枝条,其“总花梗”实质上是一个枝条,其节上的花顶生于次级侧枝上,属于顶生花式样。山玉兰和盖裂木每心皮中的胚珠数目为2~7个,而不是2个。在山玉兰、黄兰、合果木等植物上观察到了单性雄花,而在云南拟单性木兰的雄株上观察到了少数具有1~8个心皮的两性花。根据观察结果,本文讨论了这3个主要分类性状在木兰亚科分类系统中的意义,并对现有分类系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木兰亚科的分类系统做了修订,依据分枝式样、花药的开裂方式,将中国木兰亚科植物归并为木兰属和含笑属。  相似文献   
55.
为揭示热激影响西瓜未受精胚珠膨大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中果型西瓜品种中科6号为试材,将当天开花的西瓜未授粉子房于37℃培养箱中进行热激处理,分别对热激处理0 h(A1)、4 h(A3)、8 h(A5)、12 h(A7)和24 h(A8)的样品取样,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4个比较组(A3_A1、A5_A1、A7_A1...  相似文献   
56.
57.
野生棉与栽培棉种间杂交胚珠离体培养的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做母本,野生的瑟伯氏棉(Gossypium thurberi Tod)和克劳茨基棉(Gossypium klotzschianum Anderss.)做父本,并以陆地棉自交为对照,取杂交授粉后两天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研究胚胎发育。在培养条件下,三种遗传型合子启动的时间不一致,而且胚乳的发育也存在差异。珠心和胚囊腔的生长变化在有胚胚珠和无胚胚珠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球形胚时期,是杂种胚能否正常发育的关键时期。离体培养,改变了自然杂种状态的胚和胚乳以及胚和母体组织的不协调关系,因此产生了较多的杂种胚。  相似文献   
59.
选取3种具有不同传粉环境及花部结构差异明显的通泉草属(Mazus)植物,即毛果通泉草(M.spicatus Vaniot)、长蔓通泉草(M.longipes Bonati)和弹刀子菜(M.stachydifolius(Turcz.)Maxim.),观测其柱头触敏性行为,测量有关花部性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强度的刺激下,毛果通泉草的柱头最为迟钝(闭合时间最长),弹刀子菜最为敏感,而长蔓通泉草介于两者之间。此外,柱头触敏性最强的弹刀子菜比柱头触敏性相对较弱的长蔓通泉草和毛果通泉草具有更深的花色、更大的单花展示、更长的药柱距以及更大的花粉胚珠比。研究结果表明通泉草属植物柱头触敏性的进化与花部特征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影响传粉过程中对传粉者的吸引、花粉落置、传递效率以及植物交配系统的构成式样。  相似文献   
60.
Ostrya virginiana (Betulaceae)的胚珠和胚囊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铁木属Ostrya的胚珠和胚囊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O. virginiana的多数子房 内有2个胚珠,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具1至数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子周分裂形成一个周缘细胞 和一个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大孢子呈线形排列,它们均可成为功能大 孢子;绝大多数胚珠中具2~6个胚囊,胚囊蓼型。最后,对珠被层数和多孢原、多胚囊等问题进行了讨 论,并对桦木科各属的胚胎学性状作了比较,发现桦木科各属的胚胎学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如多孢 原、多胚囊,较长的传粉和受精间隔期等。同时,比较和讨论了某些胚胎学性状,如胚珠类型和珠被层数,在高等金缕梅类各科间的异同及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