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晚孕期羊水过少胎儿肾动脉(RA)血流阻力参数的变化,为临床预测羊水过少时胎儿宫内缺氧及评价胎盘功能提供相关信息。方法:应用CDFI检测100例晚孕期孕妇(孕36~40周)R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其中羊水过少A组(5cm<羊水指数AFI≤8cm)40例,羊水过少B组(AFI≤5 cm)20例,正常对照C组(8cm相似文献   
72.
马娜  花保祯 《昆虫学报》2010,53(11):1220-1226
卵巢管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在探讨昆虫系统发育关系中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长翅目昆虫卵巢管结构及卵子发生可为确定其在全变态类昆虫中的系统发育地位提供依据。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刘氏蝎蛉Panorpa liui Hua卵巢管超微结构及卵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蝎蛉卵巢由12根多滋式卵巢小管组成, 每个卵巢小管分为端丝、生殖区和生长区。根据滋养细胞、卵母细胞及滤泡细胞的变化, 卵子发生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卵黄发生前早期、卵黄发生前中期、卵黄发生前后期、卵黄发生期及卵壳形成期。在卵黄发生期, 滋养细胞为卵母细胞提供养分后逐渐消亡, 而此时的卵母细胞可通过滤泡之间的细胞间隙从血淋巴中获取营养。在卵壳形成期间, 3种不同类型的滤泡细胞参与形成不同区域的卵壳, 从而形成不同花饰的卵壳表面。据此推测, 与其他目的滋养细胞数目相比, 每个卵室中2次有丝分裂形成3个滋养细胞可能是比较原始的特征, 表明长翅目昆虫可能是全变态类群中近基部的分支。  相似文献   
73.
日前,日本东京大学开发了可以实时显示三维胎儿图像系统,可用于对患病胎儿进行治疗。所谓胎儿治疗是指胎儿还在子宫内时,就对先天性横膈膜疝气等疾病进行治疗。比起出生后的手术治疗,胎儿治疗效果更好。如果手术中能够借助三维图像进行观察,就可以正确把握手术器具与胎儿的距离,大大提高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4.
首次报道了从影像学水平上鉴定中国大鲵性别的研究结果。采用多普勒B超,常规方法直接扫描雌雄中国大鲵腹部,并记录大鲵的精巢或卵巢的形状、内部回声。实验结果表明,雌雄中国大鲵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差畀,在雄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精巢组织;在雌性中国大鲵的腹部,可检测到为卵巢组织和卵泡。初步分析了实验结果,并认为将多普勒B超鉴定法与泄殖孔法鉴定相结合可以作为中国大鲵性别鉴定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5.
为获得转基因克隆牛的供体细胞,采用组织块贴附培养的方法分离培养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经2~3次传代纯化,绘制生长曲线,分别分析体外传代培养10代以内和20代以上细胞的核型特征。分别采用800、900、1000V/cm和1、5、10、15和20ms的参数组合,将线性化的带有新霉素抗性和绿色荧光蛋白双重筛选标记的人胰岛素原乳腺特异表达载体pNEI电穿孔转入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经800μg/mLG418筛选2周,继续以300μg/mLG418扩大培养2~3代,取部分筛选后的细胞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旺盛,体外传代20次后核型未发生改变;转染后24~48h在荧光镜下检测各组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表达,筛选后各组克隆形成数以900V/cm和5ms组最多;PCR检测得到了预期条带,说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导入。分离得到的牛胎儿耳成纤维细胞有可能作为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进行转基因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76.
蜜蜂卵巢激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德芳  陈璇  胡福良 《昆虫知识》2012,49(5):1378-1384
蜜蜂Apis作为典型的社会性昆虫,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生殖劳动分工。卵巢激活是蜜蜂发挥生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蜜蜂卵巢激活的影响因素、蜜蜂卵巢激活相关的基因表达及microRNA在蜜蜂卵巢激活过程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介绍,为研究蜜蜂级型分化和生殖劳动分工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赵吕权  朱道弘  曾杨 《昆虫学报》2012,55(9):1037-1045
丽斗蟋Velarifictorus ornatus具有明显的翅二型现象, 长翅型与短翅型雌虫的卵巢和飞行肌存在着生理权衡。本研究分别应用蒽酮比色法、 硫代磷酸香草醛法、 考马斯亮蓝染液对羽化后10 d内两型雌虫飞行肌与卵巢内糖原、 总脂及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成虫羽化后10 d内, 两型雌虫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 但短翅型雌虫怀卵量明显多于长翅型雌虫, 而人工脱翅能够促进长翅型雌虫怀卵量增加(P<0.05)。短翅型雌虫飞行肌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在成虫羽化后10 d内无明显变化, 但长翅型雌虫飞行肌内蛋白质在成虫羽化后3 d时达到最大值564.4±87.5 μg/♀, 糖原与总脂含量分别于羽化后第5天达到最大值85.2±21.7 μg/♀和5 284.7±1 267.4 μg/♀。然后开始下降, 各实验处理天数内, 长翅型雌虫飞行肌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都显著多于短翅型雌虫(P<0.05)。相反, 各处理天数内, 短翅型雌虫卵巢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则明显多于长翅型雌虫(P<0.05), 同时虫龄对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在两型雌虫飞行肌与卵巢内分配也产生明显影响(P<0.05)。人工脱翅能够促进长翅型雌虫卵巢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增加, 同时诱导飞行肌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降低, 其中总脂含量在脱翅后10 d时降为2 394.9±1 461.8 μg/♀, 只有最大值的一半, 而与短翅型雌虫相似(P>0.05), 表明总脂为丽斗蟋飞行的主要能源物质。外用保幼激素Ⅲ能够促进长翅型雌虫卵巢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增加(P<0.05), 但对飞行肌内三者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 外用早熟素Ⅰ对短翅型雌虫卵巢内蛋白质、 糖原及总脂含量亦无明显影响(P>0.05)。上述结果表明, 丽斗蟋长翅型雌虫首先将获得的资源用于发育飞行所需的飞行肌, 短翅型雌虫则首先将所获得的资源用于发育繁殖所需的卵巢, 但长翅型雌虫飞行肌与卵巢间的资源分配方式受保幼激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也是造成无排卵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研究有10余年,迄今尚未建立起较为理想的模型动物。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构建猕猴多囊卵巢综合征动物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动物的一些主要生殖特性。将6只成年雌性猕猴(6~10a)平均分成2组:PCOS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动物的建立方法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3、5天,分别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一次,剂量为3.5mg/kg体重;接着在第7、9、11天,分别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一次,剂量是350IU/kg体重;连续注射2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结果显示:PCOS模型组动物呈现出高血清LH和T,分别为(5.35±0.17)IU/L和(7.58±0.14)ng/mL,而且血清LH/FSH值(5.35/1.30=4.12);模型组动物血清FSH、E2和P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腹部B超扫描结果提示,模型组动物卵巢多囊化。对两组动物进行超排处理后,模型组动物卵巢呈明显的过刺激现象,模型组动物胚胎体外培养的囊胚率为23.53%,显著低于对照组(66.67%)(P<0.05),即用丙酸睾丸酮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能够建立PCOS猕猴模型,该模型动物的一些主要生殖特性与人类PCOS相似。  相似文献   
79.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水域环境受重金属的污染亦愈演愈烈,水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峻的挑战。在水环境中,各种重金属元素不但在水生动物的皮肤、肌肉、鳃和其他内脏器官中富集,而且在其赖以生息繁衍、绵延种群的  相似文献   
80.
邓洁  徐素娟 《蛇志》2012,24(3):306-307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不孕是大多数不孕患者较常见的病因,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肥胖、痤疮、多毛等[1],病理特征是持续无排卵、多囊卵巢及高雄激素,是引起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