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食虫沟瘤蛛的饥饿耐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永红  贺一原  杨海明 《生态学报》2006,26(6):1725-1731
对我国多数稻区共享的优势种蜘蛛食虫沟瘤蛛进行饥饿耐受性测定,结果显示食虫沟瘤蛛的耐饥时间以及组内个体耐饥力的变异幅度与温度高低呈负相关。在35、25℃和15℃3种试验温度下,食虫沟瘤蛛的耐饥时间及变异幅度均与龄期呈正相关;在5℃时,耐饥时间极大延长,组内变异系幅度亦急剧增大,但此时耐饥时间和变异幅度均与龄期呈负相关。在高温35℃和低温5℃下,3个龄期组的耐饥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适宜温度25℃和15℃时,3个龄期组之间的耐饥时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龄期组的食虫沟瘤蛛在任意两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其耐饥时间的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4种试验温度条件下,处于饥饿状态的食虫沟瘤蛛各龄期组的阶段死亡率均具有正态分布特点,可用正态分布模型M=1σ2π.e-(T2-σ2μ)2进行拟合;并可根据正态分布的特点得出食虫沟瘤蛛的饥饿半致死时间(T50)和致死时间(T95)。  相似文献   
102.
乙酸是生物质乙醇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面临的重要抑制剂之一,对细胞生长及发酵性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增强酵母菌对乙酸胁迫的耐受性对提高乙醇产率具有重要意义。用分别带有完整絮凝基因FLO1及其重复序列单元C发生缺失的衍生基因FLO1c的重组表达质粒分别转化非絮凝型工业酿酒酵母CE6,获得絮凝型重组酵母菌株6-AF1和6-AF1c。同时以空载体p YCPGA1转化CE6的菌株CE6-V为对照菌株。与CE6-V相比,絮凝酵母明显提高了对乙酸胁迫的耐受性。在0.6%(V/V)乙酸胁迫下,6-AF1和6-AF1c的乙醇产率分别为对照菌株CE6-V的1.56倍和1.62倍;在1.0%(V/V)乙酸胁迫下,6-AF1和6-AF1c的乙醇产率分别为对照菌株CE6-V的1.21倍和1.78倍。可见絮凝能力改造能明显提高工业酿酒酵母的乙酸胁迫耐受性及发酵性能,而且FLO1内重复序列单元C缺失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大于巢温变化幅度 (6 5~ 14 5℃ )。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 (3 4~34 1℃ )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 ,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 ,总平均体温 (15 0℃ )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 8 9℃ ,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 (9 0℃ )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 ,其体温记录次数约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 2 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 ,亦高于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眼镜蛇在低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 15℃时 ,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温无关 ,表明眼镜蛇在气温  相似文献   
104.
工业用糖蜜酿酒酵母菌株耐受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亭  梁达奉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2):0188-0192
采用休止细胞梯度生长法,对工业糖蜜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进行高浓度酒精、高温和高渗透压,以及糠醛毒性、苯酚毒性、乙酸毒性和抗生素G418毒性的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工业酵母菌株对这些逆境条件的耐受性有明显的差别;其中AS2.1189和AS2.1190对测定的胁迫条件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耐受性;396对乙酸毒性和G418毒性具有很好的耐受性;2610对高温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5.
一株对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良好耐受能力的产脂肪酶菌株ZYB002经分子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其产生的细胞结合脂肪酶最适温度为65°C,最适pH为8.0,在低于70°C和pH3-8.5的范围内,全细胞脂肪酶保持稳定。Ca2+、K+、Na+和NO3-等离子对脂肪酶活性有激活作用,而Zn2+有抑制效应。全细胞脂肪酶对正丁醇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但曲拉通X-100对脂肪酶活性有强烈的抑制效应。洋葱伯克霍尔德菌ZYB002全细胞脂肪酶良好的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有机溶剂耐受性,表明该全细胞脂肪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6.
《植物杂志》2009,(4):6-6
美国科学家通过对噬菌体进行改造,使之能够抑制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如果将其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还能杀死目前已存在的对抗生素广泛耐受的细菌。  相似文献   
107.
pH对中华小长臂虾存活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对pH的耐受性,采用静水毒性实验方法确定了中华小长臂虾的半致死pH。实验设置酸性条件下的pH为3.0、3.2、3.4、3.6、3.8和4.0,碱性条件下的pH为10.4、10.6、10.8、11.0、11.2和11.4,统计中华小长臂虾在24、48、72和96 h的死亡率。中华小长臂虾24、48、72和96 h的酸性半致死pH(LpH50)分别为3.416、3.426、3.463和3.463,碱性半致死pH(LpH50)分别为10.813、10.609、10.516和10.516,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的安全pH分别为4.463和9.516。在半致死pH(LpH50)基础上以静水密闭式方法研究了pH对中华小长臂虾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的影响,pH设置为4、5、6、7、8、9、10,以pH 7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pH为9和10时的耗氧率显著升高(P0.05),其他pH则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排氨率则只有pH为5和6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pH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在pH为4~9时,中华小长臂虾氧氮比(O/N)的变化范围为4.14~10.95,此时以蛋白质为主要供能物质,随着pH继续上升到10时,中华小长臂虾的氧氮比(O/N)突然增加至29.62,此时供能物质则变成以脂肪为主;在各pH条件下窒息点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本实验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对pH有很强的耐受性,但不同的pH会影响到中华小长臂虾的呼吸代谢以及能量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108.
类植物乳杆菌的耐酸、耐胆盐及降胆固醇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建  刘秋  姜波 《微生物学报》2009,49(9):1176-1179
摘要:【目的】研究了类植物乳杆菌Ⅱ32的酸、胆盐耐受性和胆固醇去除能力,并通过菌株生长和胆固醇去除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理。【方法】菌株Ⅱ32生长在高胆固醇MRS培养基中,胆固醇的检测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菌株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胆固醇的去除情况。【结果】菌株Ⅱ32具有酸耐受性、胆盐耐受性和一定的胆固醇清除能力。菌株在pH2.0培养2 h后仍能达到104 cfu/mL;加胆盐(0.3%~0.4%)对菌株生长量达到OD值0.6的时间延迟在0.5 h以内;热杀死的和休眠的细胞能去除很少的胆固醇,分别是5.64、5.90 mg/g细胞干重,而生长的细胞去除的胆固醇达到16.98 mg/g细胞干重。另外,研究表明胆固醇去除与菌体的生长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菌株Ⅱ32去除胆固醇可能的机理是菌体对胆固醇的吸附及菌体在生长过程中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为此该菌株具有添加到食品中来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9.
一种兼具研究与应用开发价值的盐生植物——海马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滨海地区的多年生兼性草本盐生植物。综述了海马齿在耐干旱、高盐及重金属离子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潜在的开发价值及可能的用途。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从陕西省石泉县玉米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产丁醇菌株并提高其丁醇耐受性和丁醇产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多因子复合筛选方法和丁醇胁迫驯化处理,在获得丁醇高产菌株的同时提高菌株的丁醇耐受性。【结果】野生菌株D64经多轮次丁醇胁迫驯化处理和多因子复合筛选,分离获得突变株T64,其丁醇耐受性明显提高,能在丁醇浓度为20 g/L的复合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酵7%玉米醪丁醇产量由13.35 g/L提高到15.18 g/L,总溶剂(丙酮、丁醇、乙醇)达到21.8 g/L。【结论】采用长时间且丁醇浓度呈梯度渐进增加的胁迫驯化方式,可使菌种在丁醇的环境中不断进化并有效地提高菌株对丁醇的耐受性。多因子复合筛选方法较其他单一因子筛选方法更为有效,能较快获得丁醇高产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