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1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625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05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480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39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75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29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用兔抗人血小板TGF-β_1 N末端1—29氨基酸残基人工合成多肽抗血清作探针以及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染色技术,分析了1—12天小鼠早期发育期间胚胎的TGF-β_1物质分布。结果表明,着床前胚胎包括卵裂细胞,桑椹胚和胚泡的ICM及滋养外胚层等细胞均显示TGF-β_1阳性免疫荧光染色。免疫酶染色还证明,沿囊胚腔顶部单层排列的原始内胚层细胞比邻近的ICM细胞有较深的染色反应。随着胚胎着床和进一步发育,7天龄胚胎中胚层早期形成阶段,紧靠中胚层一侧的外胚层胞质中含有浓集的棕色颗粒;各胚层的部分区域也存在着染色强度上差别。8—12天龄胚胎中,体节,心壁、间质细胞和肠道以及卵黄囊的脏壁中胚层均有显著的TGF-β_1免疫酶阳性物质。这些结果表明,着床前小鼠胚胎富含TGF-β_1物质,着床后的胚外组织,例如卵黄囊也为胚胎进一步发育提供了富含TGF-β_1物质的微环境;同时也提示,小鼠早期胚胎发育期间的胚泡形成,ICM细胞分化出原始内胚层,卵柱期中胚层形成,以及以后的神经管、体节和肢芽形成阶段等一系列形态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中,TGF-β_1可能是参与重要作用的一种生长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了一组新的核仁组织者区蛋白(ANOP)。这些蛋白由三种多肽组成,分子量分别为65,76和78KD。它们集中分布在核纤丝中心周围的高密度纤维组分中。研究表明ANOP广泛地分布于各种脊椎动物细胞中,有较强的抗原保守性。但在两栖类的红细胞和原肠期以前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则缺乏此种抗原。而在原肠形成过程中,ANOP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表明ANOP可能与rRNA基因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3.
54.
p16基因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编码蛋白是Cyclin D/cdk4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而抑制细胞增殖。p16基因在多种肿瘤中有高频率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使之成为继p53之后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又一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5.
APC基因结构及功能异常与人类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腺瘤样结肠息肉病易感基因是1991年从结肠癌中克隆到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APC基因产物功能不茂清楚,发现其可调节c-myc基因mRNA的成熟和ras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6.
磁共振谱对生物体无损伤性,无破坏性,对化学反应无干扰性,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磁共振谱中的1H、13C、19F、31P谱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方法学。另外还介绍了目前31P谱在肿瘤细胞生物学和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母牛分枝杆菌制剂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李晓明,庄玉辉,李国利,张小刚(解放军结核病研究中心,北京100091)王国治,赵桂芳,刘勇,沈小兵(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母牛分枝杆菌(Mycbcobacteriumvac...  相似文献   
58.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9.
人TNFα分子N末端,C末端结构的修饰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金丽  李新 《遗传学报》1995,22(5):329-335
  相似文献   
60.
DNA免疫是直接将目的基因注入机体以表达目的抗原,并诱生免疫应答的一项新技术。本文对DNA免疫技术的起始、目前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了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