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目的:探讨跟骨强度指数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1024例体检人员。(1)通过Achilles定量超声(QUS)系统测量左跟骨强度指数;(2)使用RGC-120型体重秤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3)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体检人员年龄、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等影响因素的相关资料;(4)将各影响因素与跟骨强度指数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跟骨强度指数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饮用牛奶年数、运动年数呈正相关(;2)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跟骨强度指数仅与体重指数、运动年数具有显著的回归效果。结论:体重指数与运动年数是跟骨强度指数的独立影响因素,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6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加加压治疗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采用20 G穿刺针经皮穿刺,对30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行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闭治疗同时行加压压迫治疗,凝血酶浓度为200 U/ml,总量均≤500 U,压迫治疗力量以病人能耐受,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为标准,加压时间为24小时。结果:30例患者均1次治疗成功,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加加压治疗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优点,可作为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63.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包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2007-2010年在我院检查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高危孕妇473例,同时设对照组,检测孕龄在20-40周无明显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472例,并将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和胎儿尸检或分娩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高危组检出72例心包积液,检出率12.5%,对照组检出13例心包积液,检出率3%,两组胎儿心包积液检出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9.57,P<0.05)。2.85例心包积液中,孤立性心包积液38例,伴其他心脏畸形或者其他系统畸形47例,其中孤立性心包积液预后良好。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够敏感地检出胎儿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程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其伴随心脏畸形或者其他畸形决定预后。  相似文献   
964.
目的:探讨胸内正压对正常人左室射血及充盈的影响及其力学原理。方法:超声心动图观测30例正常人初始时与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10s时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每搏量(SV)、射血分值(EF)、流入道血流速度(E峰、A峰)、E/A值、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及舒张早期充盈压(E/e)的变化。结果:与初始时比较,标准乏氏动作张力期LVEDV、LVESV及SV减低而心率(HR)增快(P均<0.001),EF值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E峰与E/A值减低(P均<0.05);e没有变化(P>0.05),E/e值减低(P<0.05)。结论:胸内正压对左室游离壁的力学作用促进了左室收缩运动而阻碍了左室舒张运动,会引起EF值增加,E峰及E/A值减低;2,胸内正压降低了肺静脉系统与心脏的跨壁压力,增加了血流阻力也是导致肺静脉系统与左室血液回流减少,E峰减低,E/e值减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65.
目的:探究超声显像诊断前列腺钙化灶(PFC)的临床实用价值和超声分型。方法:对1284例经腹部超声显像诊断为PF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超声所见进行分型。结果:超声显像诊断PFC 1,284例,单发768例(59.81%),多发516例(40.19%);钙化灶直径2~36mm;Ⅰ度542例(42.21%),Ⅱ度460例(35.83%),Ⅲ度282例(21.96%);孤立型412例(32.09%),散在型319例(24.84%),聚集型395例(30.76%),条索型158例(12.31%)。内腺435例(33.88%)、外腺348例((27.10%)、内外腺交界处351例(27.34%)、后尿道周围150例(11.68%)。单纯性钙化520例(40.50%),合并前列腺增生597例(46.50%)、前列腺炎129例(10.05%)、前列腺囊肿36例(2.80%)、前列腺癌2例(0.16%)。结论:PF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其程度和类型与年龄密切相关,近半数与前列腺增生并存,可能与组织退变、增生、炎症、钙磷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超声显像是诊断PFC最可靠、最简便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脏右叶、左叶体积变化,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门静脉血流与肝功能之间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54例肝硬化患者和40例正常人,采用超声多普勒方法分析这些受试者的肝脏体积和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内径、血流速、流量数据,并通过静脉血检测白蛋白、胆红素、胆碱酯酶水平等评估患者肝功能水平。结果:肝硬化组平均年龄46.3岁,男性32例,其中child A级患者16例,child B级患者27例,child C级患者11例;正常对照组平均年龄41.8岁,男性24例。肝硬化组患者右左肝叶之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门静脉内径和血流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child分级升高,门静脉血流量也明显升高。肝硬化组门静脉右支血流量明显低于左支血流量(p<0.05);此外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右支和左支血流量之比明显低于正常人群门静脉右左支之比(p<0.05);而且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右左支血流量之比与右左肝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右左肝叶之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4,p<0.05)。结论:评估肝硬化病人门静脉血流情况,对于判断肝脏病理变化程度,评价治疗效果,以及选择治疗方案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67.
目的 探讨超声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病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82例,合并良性病变87例,结合病理结果和术前超声检查,总结其声图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时,在超声图像上有其明显的特征表现,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有如下特点:结节多呈低回声,边缘不规整,无明显包膜;多伴有砂砾样钙化;有的局部腺体回声明显减低,伴有弥漫性的砂砾样钙化,血流显示多为结节内的条状血流.良性病变结节多轮廓清晰,结节内回声高低不等,少有砂砾样钙化,结节周边多可见血流显示.结论 对桥本状腺炎合并其他病变时,超声检查应注意腺体回声情况及腺体内病变的回声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对于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有钙化灶、衰减应注意有恶性病变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968.
通过对溶壁酶液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体预处理方法等因素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种制备皮壳青霉原生质体的有效方法。最佳条件为超声法预处理(300 W,28℃,20 min)的菌体材料,采用10 mg/mL的酶解液34℃酶解作用4 h,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4.71×106个/mL。同时对原生质体的形成释放方式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了包括顶端释放、侧位释放、菌丝段端位释放和原位释放以外的另一种全新的类似酵母"出芽"的释放形式。  相似文献   
969.
在随机起伏介质超声散射理论基础上,根据生物非均匀介质中声波动方程,推导出散射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然后分别采用了回波直接截取、经验模态分层(EDM)两种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散射系数与温度有依次递增的对应关系,可以运用它从超声回波信号中有效地提取组织温度信息.经验模态分层法的数据处理结果一致性要好些,总体趋势更接近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70.
数值仿真是预测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的温度分布、确定治疗剂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采用Westervelt方程的近似式,并结合Pennes生物热传导方程,以猪肝肿瘤为例,在考虑肝组织声学特性对HIFU温度场影响的条件下,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法仿真研究辐照时间和声强对肿瘤组织内可治疗焦域体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声强条件下,肝组织声学特性对肿瘤内可治疗焦域的影响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而凸显;可治疗焦域体积随时间增长或声强增大而非线性增加;相同辐照条件下,肿瘤组织内的可治疗焦域体积大于肝组织内的;当可治疗焦域体积一定时,辐照声强和辐照时间呈负相关;同时,等效热剂量判定的可治疗焦域大于温度阈值判定的可治疗焦域,且二者之差随声强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