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以温带针阔混交林暗棕壤地带内的白浆土、草甸土、泥炭土为原料,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寒温带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为置换对象,完成了仿自然原型的土壤合成,进行了跨地带的土壤置换与植被生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的腐殖质层厚度、酸度和速效氮含量为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子;②合成土壤理化指标必须以原生土壤限制因子拐点(值)指标为确定依据,作为合成土壤的关键性指标;③在长白山采用泥炭土与草甸土各占1/4,白浆土占1/2进行混合,土层厚度40cm,并使用石灰进行调酸达到中性后,植被恢复效果最好、造价最低。  相似文献   
252.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门静脉血管海绵样变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单纯门静脉人工血管置换,即不做分流、断流术,并保存脾脏治疗门静脉血管海绵样变的患者2例。结果:2例患者的术后肝功能及门静脉内血液流速恢复正常,脾脏逐渐缩小。结论:门静脉人工血管置换是治疗肝前性门静脉血管海绵样变的安全、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53.
目的:研究瓣膜置换术同期实施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和脑钠肽(BNP)的关系.方法:对60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和射频消融手术,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AF组)和房颤未复发组(SR组).两组患者在性别、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和射血分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七天抽血测定血浆中BNP,分析患者术后BNP水平与房颤复发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的BNP水平明显高于房颤未复发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NP在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上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临床干预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4.
目的:为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更好地提供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以适应现代快速康复的要求。方法:组建营养支持小组团队,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指导,对2015年6—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住院的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个体化目标营养管理,实施术前营养评估、个体营养目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评价等措施。结果:对290例患者实施营养评估,其中151例(52.07%)病人都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其中老年人比例为97.84%;对所有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均进行不同方案的营养支持,最终完成营养支持的患者数量为142例,完成率为94.04%;并发症发生率由上半年的15.91%下降为2.82%;平均住院时间由上半年的10.86±0.67下降为6.07±0.76;患者出院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由上半年的86.36%上升为97.18%。结论:现阶段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日益盛行,骨科有必要组建营养支持小组,针对比例较高的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目标营养管理,即目的性较强且有效结合个体化实施的营养管理模式,这对于提升营养管理效果,手术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5.
目的:探讨采用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确诊并治疗的股骨头患者76例作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髓芯减压疗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PIN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CTX(Ⅰ型胶原C端肽)、OST(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芯减压与干细胞移植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PINP、CTX、OS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56.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X-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3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平卧床、患肢持续皮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骨保护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骨密度、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77%,相对于对照组的72.31%明显上升(P0.01)。两组治疗后股骨头局部骨密度均有上升(P0.01),其中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后腰椎平均骨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RAP与CTX-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骨保护素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密度、改善患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57.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多发于中青年的疑难骨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晰。脂质代谢紊乱被认为是该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基于该机制防治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虽有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处在研究探索中。本文将对脂质代谢紊乱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机制中的作用及基于该机制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该病发病机制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58.
目的: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入院的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半髋关节置换组和髓内钉固定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较髓内钉固定组短(P0.05),半髋关节置换组和髓内钉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59.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SANFH)作为髋关节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较为困难,寻找SANFH分子生物标志物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环状RNA (circular RNA, circRNA)是一类闭合环状非编码RNA (non-coding RNA, ncRNA),可通过海绵吸附微RNA (microRNA, miRNA)、结合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 RBP)、直接翻译蛋白质、调控基因表达等方式参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重要的调控因子。近年来,诸多研究基于circRNA探讨SANFH发病机制。本文就circRNA的生物学特征、功能,以及其在作为SANFH发病机制的血管微循环障碍、脂代谢紊乱、骨代谢异常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探讨circRNA作为早期诊断SANFH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60.
经皮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中起步不久的新技术。随着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人体经皮肺动脉瓣膜、主动脉瓣膜置换取得了初步成功,它为微创治疗瓣膜疾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这一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