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神经-肌接头存在三种类型的自发性乙酰胆碱释放;(1)Ca^2+敏感的量子式释放,是活性带突触小泡的释放,突触后电位表现为常见的微终板电位;(2)Ca^2+不敏感的量子式释放,是活怀带外突小泡释放,突触后电位一表现为较大而上升缓慢的微终板电位,在正常肌肉较少则在多种削弱Ca^2+敏感的量子式释放的情况下占优势;93)胞浆乙酰胆碱的漏出。  相似文献   
102.
血栓形成后大鼠腹主动脉收缩和舒张功能和变化*徐晖朱妙章裴建明臧益民韩海潮1(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2;1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病变之一,可导致临床许多疾病,如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是引...  相似文献   
103.
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tRNA的氨基酰化反应为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合成提供原料.这类古老且保守的蛋白质分子在高等生物复杂的细胞分子网络中分化出的新功能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期在对一些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人和小鼠模型的研究中发现,位于酪氨酰-tRNA合成酶、甘氨酰-tRNA合成酶和丙氨酰-tRNA合成酶上的突变,可分别导致DI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disease,CMT)C型,腓骨肌萎缩症2D型及小脑浦肯雅(Purkinje)细胞丢失.初步的致病机理研究表明,致病突变对这3种酶的影响各不相同:酪氨酰-tRNA合成酶的氨基酰化催化能力受到影响,甘氨酰-tRNA合成酶受影响的可能是一种未知的新功能,而丙氨酰-tRNA合成酶受影响的则是它的编校功能.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氨基酰-tRNA合成酶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广泛性和其机制的复杂性,并将促进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这一类常见疾病的病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杨新宇  蒋锦昌 《昆虫学报》1995,38(2):173-178
鸣鸣蝉Onvotympana maculaticollit Motsch的发声肌平均含193个初级肌束,多数初级肌束含9-10条肌纤维,其顶、底瑞的附着结构仅由柱状粘和细胞层组成。每条肌纤维约含1 900根肌原纤维,多数肌原纤维的长,宽和截面分别约0.77μm、0.68μm和0.53μm2.井约含200根粗肌丝,其粗细肌丝的比值一般为3∶1。肌小节的长度和z线的宽度分别约3μm 和0.2μm.三联管分别位于距两端z线约0.75μm处。肌原纤维、线粒体和微气管-肌质网的面积系数分别约31.3%、46.O%和11.9%。肌小节中粗肌丝纵贯两端z线,中间无1带;细肌丝由z线相向延伸到肌小节中央,其空区约0.15-0.25μm,并无M线。这些结构特征不仅使发声肌能够利用有限的几何空间产生最大的张力,并可适应高速串的收缩运动。  相似文献   
105.
为评估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和头颈部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本文对42例偏侧面肌痉挛及34例头颈部肌张力障碍(后者包括18例眼睑痉挛,12例Meige氏病、4例痉挛性斜颈)病人进行A型肉毒毒素肌肉多点注射治疗,并治疗前后的病情分级对比。结果表明,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效率为100%,疗效持续8~26周,可重复注射,并再次取得疗效。部分病人局部出现轻度肌无力,数周后均可恢复,无全身毒副作用。结论认为A型肉毒毒素能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和头颈部局限性肌张力障碍,不失为一种有效安全简便易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介绍了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及治疗,并重点分析了我院近年来采用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治疗10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及疗效,认为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术后的指导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究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2年6月期间60例拟行PKP术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术前不进行适应性行为训练,术后行传统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术前适应性行为训练配合术后核心肌群训练,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视觉评分量表(VAS),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缘高度(AH)、后缘高度(PH)、AH/PH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周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2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VCF患者应用术前适应性训练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本研究探索不同上肢预负荷方式和强度对腰部肌肉最大自愿收缩力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20名被试者,每名被试者以随机的顺序先后参加4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被试者保持中立正直坐姿,分别在无预负荷、举臂预负荷、手拉预负荷和手握预负荷方式下进行腰部和腹部力量全力共激活,每组预负荷方式的预负荷强度设置为20%和40%最大负荷力量,同时记录双侧腰部多裂肌和竖脊肌的肌电信号。结果:在双侧多裂肌中,举臂和手拉预负荷方式的均方根值(RMS)和积分肌电值(IEMG)均大于无预负荷组(P<0.05),手握预负荷方式和无预负荷组之间的RMS值和IEMG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双侧竖脊肌中,三种预负荷方式和无预负荷组之间的RMS值和IEMG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预负荷方式比较中,举臂和手拉预负荷方式的RMS值和IEMG值均大于手握预负荷方式(P<0.05),举臂预负荷的RMS值和IEMG值均大于手拉预负荷方式(P<0.05)。结论:举臂和手拉预负荷方式带来的肌肉预激活均可以有效提高腰部多裂肌的自愿收缩力量,预负荷强度越大,肌肉收缩力量可能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9.
为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前后肌肉组织的形态特征变化, 采用石蜡切片、电镜及生物化学方法,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步行足和腹部肌肉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及主要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相对于蜕皮间期, 步行足在蜕皮前后组织学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 超微结构在蜕皮前无明显变化, 蜕皮后可见肌原纤维纵裂及肌小节横裂现象, 表明蜕皮后外骨骼硬化的过程伴随着肌肉的生长。相对于蜕皮间期, 腹部肌肉在蜕皮前后组织学特征变化明显: 蜕皮前肌束间隙增大, 蜕皮后肌束内肌纤维间隙增大。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蜕皮前肌原纤维在内部降解, 出现空洞, 肌原纤维边缘降解, 导致肌原纤维间隙增大; 蜕皮后肌原纤维重新组装、重建, 恢复到间期正常形态。生物化学研究发现, 蜕皮前后步行足和腹部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同其结构特征的变化相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的结构特征同蜕皮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及女性生育并伴有恶性侵袭性的妇科良性疾病。以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异位至深部子宫肌层,并伴随相邻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为特征,其临床特点特殊,近期统计研究发现其发病率正逐渐升高,而且趋向年轻化。现有研究报道子宫腺肌发病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期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存在的基底层干细胞可能与子宫内膜随月经周期发生脱落、增殖相关,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性疾病包括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子宫内膜干细胞侵入子宫肌层,在局部环境的诱导下增殖、分化或可形成子宫内膜的异位病灶。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子宫腺肌病发病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和希望。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就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及与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