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显齿蛇葡萄提取物体外抑菌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药敏纸片法、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显齿蛇葡萄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杆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等5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显齿蛇葡萄的根、茎、幼叶提取物对5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以幼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强,说明显齿蛇葡萄具有广谱高效的抑菌作用,但不同器官的抑菌作用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992.
生殖道念珠菌病病原真菌的调查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本地区生殖道念珠菌病病原真菌构成及其体外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YBC鉴定卡对患者1164份生殖道标本的致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ROSCO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的药敏情况。结果共分离9种295株念珠菌,其中自念珠菌为85.76%,近平滑念珠菌为7.46%,光滑念珠菌为3.39%,其他念珠菌为3.39%。295株念珠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和特比萘芬的敏感性分别为99.66%、97.29%、89.83%、72.22%、46.44%和36.61%。结论本地区生殖道念珠菌病患者致病菌分布以白念珠菌为主,体外药敏显示制霉菌素、酮康唑和氟康唑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报道1例我国河北地区由格特隐球菌引起的脑膜炎,并对该菌进行试验研究。方法将分离自患者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分别接种于Chromagar显色培养基和刀豆氨酸-甘氨酸-溴麝香草酚蓝(CGB)培养基35℃培养,使用API 20C AUX、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生物梅里埃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 MS)、r 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菌进行菌种鉴定,并使用ATB FUNGUS 3进行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在显色培养基上35℃培养48 h后为白色略带粉色菌落,在CGB培养基35℃培养5 d后使CGB培养基由黄色变为蓝色。API 20C AUX、Vitek 2 Compact和MALDI-TOF MS的鉴定结果均为新生隐球菌,r 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均提示该菌为格特隐球菌。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4μg/m L、≤0.5μg/m L、≤1μg/m L、≤0.125μg/m L、≤0.06μg/m L。结论 CGB培养基、r DNA ITS和IGS序列分析能够区分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应重视格特隐球菌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994.
广西甘蔗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春锦  林丽  史国英  汪茜  王钱崧  李杨瑞 《生态学报》2012,32(15):4745-4752
对广西主要甘蔗产区的根际联合固氮细菌进行了收集和评价,拟筛选获得对甘蔗具有潜在促生性能的联合固氮菌,为甘蔗生产节肥减耗提供依据。结合nifH基因扩增和固氮酶活性分析方法筛选获得36个固氮细菌菌株;进一步对所获得固氮菌株的固氮能力、溶磷性、分泌植物生长素IAA的特性等促进植物生长潜能进行评价,获得了5个同时具有较强固氮能力、降解无机磷和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的功能菌株;通过Biolog鉴定系统和16S rRNA序列分析对5个具有较好应用潜力的固氮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这5个菌株分别属于Klebsiella sp.、Bacillus megaterium、Pseudomonas sp.、Pantoea sp.和Burkholderia sp.。本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甘蔗根际联合固氮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5.
从肺结核患者伴感染痰液中检出9株植生克雷伯菌。经生物学特性、药物敏感性分析以及与其它克雷伯菌型比较后的结果表明:植生克雷伯菌具有克雷伯菌属的生物学共性,但与肺炎、产酸、土生、解鸟氨酸克雷伯菌生化特性有别;血清学与动物实验证明,分离株为致病患者临床感染的病原株;其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氧哌嗪青霉、卡那霉素等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敏感,对二、三代头孢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996.
耐氨固氮工程菌(下称工程菌)催娩克氏杆菌(Klebsiella)NG1390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E2613的基因组带有组成型nifA,其固氮酶的生成不受氨的阻遏,因此在有氨条件下具有固氮能力。接种固氮菌分别在两个水稻品系,即籼稻品种C5444和粳稻品种秀水-04进行试验。水稻种植在灭菌土壤的塑料桶,生长至扬花后期取样分析表明,接种固氮菌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植株含氮量的增加。接种工程菌NG1390的植株其生物量、总氮和固氮率(Ndfa%)超过接种野生型NG13的水稻。E2613接种C5444也获得类似的结果。应用15N同位素稀释法证明了固氮菌接种水稻形成的联合固氮体系,存在细菌的固氮作用,而植株中氮素成分的增加可能来自细菌固定的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酵母菌纸片扩散法的临床适用性.方法分别采用E-test法、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试验与K-B纸片法,检测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率,比较其差异显著性.结果 K-B纸片法和E-test法同时监测伊曲康唑(IT)、氟康唑(FL).2种药物的符合率为96.8%、100%,其敏感率比较88%/85%、98.4%/98.4%,差异无显著性(P>0.05);K-B纸片法和法国梅里埃ATB Fungs酵母菌药敏试验法对制霉菌素(NYS)、酮康唑(KET)、益康唑(ECO)和咪康唑(MIC)这4种药物药敏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00%、91.2%和93.6%,敏感率比较100%/100%、83.2%/83.2%、70%/62%和68%/71%,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 K-B纸片扩散法可用于临床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998.
本文首次报道了鹅源鸭瘟病毒(DPV—Ⅰ)和鸭胚化小鹅瘟病毒(GPV—Ⅰ)能同时在同一鸭胚内复制增殖,未发现干扰作用,在理论上说明某些不相关的两种病毒可在同一宿主增殖,实践上为利用同一鸭胚研制二联疫苗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DPV—Ⅰ和GPV—Ⅰ联合感染同一鸭胚后,其尿囊液在电镜下见两种病毒,DPV—Ⅰ呈园形或椭园形,有囊膜,直径为38—109nm,GPV-Ⅰ呈园形,无囊膜,直径为18—25nm;2.含毒尿囊液使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单层发生细胞病变作用(CPE),证实存在DPV-Ⅰ,而用小鹅瘟微量免疫扩散(MID)试验,又能检出GPV-Ⅰ抗原;3.含毒尿囊液免疫鹅的血清中存在抗两种病毒的(?)和抗体和GPV沉淀抗体;4.含毒尿囊液免疫的成鹅对DPV强毒攻击有相当免疫力,免疫鹅血清能中和GPV,使其失去对鸭胚的致病力;5.GPV-Ⅰ单独或与DPV-Ⅰ联合感染DEF单层后,均未见在细胞上复制。  相似文献   
999.
171例菌痢患儿痢疾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感染性腹泻中最常见的病种 ,其感染人群主要为儿童 ,为了解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 ,现将我院 1997~ 1999年收治的菌痢患儿痢疾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 1997~ 1999年住院菌痢患儿大便培养出的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患儿年龄为 8个月~12岁。1.2 方法1.2 .1 菌株鉴定 按志贺菌的定义作生化及血清学鉴定。1.2 .2 药敏试验 采用Kerby Bauer纸片扩散法 ,药敏纸片采用卫生部药品鉴定所制品 ,以NCCLS标准为结果判定标准。纸片包括 9种 :丁胺卡那霉素(丁卡 )、庆大霉素 (…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儿童感染性眼病的感染病原菌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部的526例感染性眼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送检病原体标本的培养阳性数共为157例,培养阳性率为29.8%。其中细菌标本134例(占85.3%),真菌标本21例(占13.4%),阿米巴2例(占1.3%)。阳性标本的年龄分布≤l岁的标本数最多且全部为细菌感染;共培养鉴定出细菌206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45.6%,革兰阴性杆菌占15.5%。培养的细菌中,淋球菌比例最高,占18.4%,且均来自1岁以下幼儿。1岁以上幼儿最常见为表皮葡萄球菌(17.9%)。培养阳性细菌中,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的药物敏感性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培养阳性的真菌中,对那他霉素敏感性最高。结论儿童感染性眼病致病因素和病原菌的分布与成人相比,均有所不同,所以眼科医师要更深入全面了解其病原菌的分布和敏感性药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