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61.
牙鲆是我国黄渤海重要的增殖放流鱼类,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的鉴别是评估牙鲆增殖效果的前提.为了研究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增殖放流牙鲆群体鉴别中的应用,本研究以秦皇岛近海增殖放流区捕捞牙鲆幼鱼为对象,先使用项目组前期开发的形态学和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区分野生群体和放流群体,再分别测定肌肉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耳石(全耳石耳石核心区...  相似文献   
62.
暗纹东方鲀年龄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耳石、脊椎骨、鳃盖骨等识别和鉴定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Abe)的年龄,在描述其轮纹特征基础上,比较其在判读暗纹东方鲀年龄和生长特征上的异同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明显、清晰且规律性强,是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脊椎骨轮纹也很清晰,但测量时有一定难度,也是较好的年龄鉴定材料;鳃盖骨上年轮较难判定,只能作为辅助材料。本文还对牙齿能否作为年龄鉴定材料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63.
用鳞片和耳石鉴定鲫年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两观测者独立观测了分别采自洪湖的175尾和洞庭湖的168尾鲫样本的鲜片和耳石,结果显示鳞片适于鉴定年龄组成简单、生长较快的洞庭湖鲫种群的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可达90.5%,与耳石上年轮读数的吻合率也可高达91.7%;但用鳞片鉴定年龄结构复杂、生长缓慢的洪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总吻合率只有50.9%,各龄组吻合率随年龄上升而迅速下降。与耳石上年轮读数总吻合率也仅为56.6A%,存在比耳石低估高龄个体年龄的问题,用耳石鉴定鲫年龄具有易于识别、精确度高的优点,用之鉴定洪湖和洞庭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都很高,分别为92.7%和97.0%,且随年龄上升,依然可保持较高的精确度,对洪湖鲫种群应用耳石为宜。  相似文献   
64.
鱼类耳石微结构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鱼类耳石微结构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该系统实现了对鱼类的耳石日轮的自动识别计数和测量日轮宽度 ,并将分析结果自动保存为Excel可识别格式的数据文件。用草鱼微耳石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 ,在随机抽取的 30个样本中 ,有 2 8个样本日轮自动识别的正确率为 1 0 0 % ,其余 2个样本经过手工修改后也能达到对日轮的完全识别。此外 ,采用 768× 5 82像素的BMP格式数字图像测量日轮宽度 ,计算机的分辨率比显微镜提高了约 1 3倍。该系统还可应用于鱼类的鳞片、胸鳍棘和脊椎骨等年龄鉴定材料的微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65.
长江口是中国日本鳗鳗苗的主要产区和仅存的成鳗渔业水域。日本鳗自长江河口至上游金沙江近3000km干流及许多支流中都有分布,但其迁移行为却不为人了解。该文分析了2008年9~11月采自长江靖江段(31o30′N,120o42′E)的153尾银色鳗样本的生物学特征,测定了其中27尾标本的矢耳石Sr/Ca值。结果显示,153尾样本中有雌性85尾、雄性68尾,雌雄性比1:0.8。雌性由3~7(平均5.52)龄组成,平均体长(669±80)mm,体重(555±229)g,丰满度1.77±0.22,性腺指数(GSI)1.32±0.31。雄性由3~5(平均4.38)龄组成,平均体长(518±51)mm,体重(234±76)g,丰满度1.62±0.18,GSI0.21±0.11。雌性的这些生物学参数均显著大于雄性(P<0.05)。依据矢耳石线鳗标志轮平均Sr/Ca值(7.99±1.05)×10-3进行判断,有17尾(即62.96%个体)为"淡水型",10尾(即37.04%个体)为"河口型"。16尾雌性中有13尾(即81.25%)为"淡水型",3尾为"河口型"。11尾雄性中仅36.36%为"淡水型",63.64%为"河口型"。对每个生长层组的Sr/Ca值分析表明,雌雄间2龄时无显著差异,但3龄、4龄和洄游龄组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预示着2龄时两者的栖息水域比较一致,但后来出现了明显栖息地分化。  相似文献   
66.
大鳞裂峡鲃(Hampala macrolepidot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裂峡鲃属(Hampala),在我国属濒危鱼类[1]。国外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内仅分布于澜沧江下游云南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境内支流[2]。  相似文献   
67.
错鄂裸鲤年轮与生长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描述鳞片、背鳍条和矢耳石三种材料轮纹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些年龄鉴定材料在判读错鄂裸鲤年龄和反映生长特征上的异同。在个体早期生长阶段,耳石轮纹阻断、8龄以上个体鳞片上年轮环纹的缺失和背鳍条出现轮纹的重叠是影响错鄂裸鲤年龄准确判读的主要因素。采用耳石和鳞片的体长退算数据,Von Bertalanffy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错鄂裸鲤的生长。由于背鳍条的生长在个体的生长过程中始终呈现为负的异速生长,因此耳石、鳞片在解释个体生长时优于鳍条。  相似文献   
68.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日龄组成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日龄组成、孵化期、早期生长率和滞留时间。从2007年5-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采集的刀鲚仔稚鱼中,共选取594尾(体长范围为3.0-30.5mm),划分发育阶段,并取矢耳石进行日龄分析。仔稚鱼日龄范围为7-34d,以13-18d日龄比例较高,占总数的50.1%;仔稚鱼体长(L,mm)与日龄(D,days)呈显著直线关系:L=0.73D+5.09,R2=0.74;孵化期为5月23日至10月4日,高峰期集中在5月末至8月上旬,且早期个体在孵化后7d左右开始进入到碎波带,在碎波带滞留约23d。    相似文献   
69.
黑龙江秋大麻哈鱼耳石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进入中国黑龙江的秋大麻哈鱼生殖群体进行人工繁育, 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和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及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秋大麻哈鱼胚胎、胚后仔稚鱼、幼鱼和二龄鱼的矢耳石随个体生长发育,其大小在不断增长, 轮廓和表面形态结构也在发生演变, 逐渐趋似于回归成体的耳石形态。秋大麻哈鱼回归生殖群体的不同年龄和雌雄个体间矢耳石、微耳石形态基本一致。矢耳石形似梨形, 大小约为3 mm×5 mm×1 mm, 重量约为9 mg, 光镜下可见耳石日轮和年轮结构。日轮形成在胚胎发眼后约5日, 采用人工标记方法证实了生长轮的日周期特性。二龄鱼耳石已出现边缘生长区, 形成年轮。矢耳石增长与鱼体叉长生长显著相关(SL=21.574 OL-7.005,R2=0.9926)。    相似文献   
70.
以2015年和2016年在孟屯河上游捕获的仔稚鱼为研究对象, 对其种属进行了鉴定, 观察了耳石形态特征、确证了耳石轮纹沉积规律, 并基于耳石日轮技术对其孵化期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 Ⅰ, COⅠ)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 采集仔稚鱼为松潘裸鲤(Gymnocypris potanini)。在松潘裸鲤仔稚鱼生长过程中, 微耳石由近圆形发育成贻贝形, 矢耳石由锲形发育为箭矢状。采用温度标记处理松潘裸鲤仔稚鱼, 确定耳石轮纹沉积具有日周期性, 生长轮为日轮。依据耳石日轮数, 结合采样时间及耳石轮纹沉积规律, 并采用大多数裂腹鱼类日龄为日轮数N+1的关系, 推算出2015年松潘裸鲤样本的孵化时间为6月29日至7月15日, 2016年样本孵化时间为7月13日至8月18日, 这些结果为研究松潘裸鲤野生种群繁殖期及其资源保护等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