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藓类植物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沙伟  李晶  曹同  苏晓明 《植物研究》2004,24(4):482-485
本实验针对RAPD 反应体系中Taq 聚合酶、dNTP 、模板和引物等影响较大的因素, 设计了一组4 因素4 水平的正交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筛选出了藓类植物RAPD 反应体系中这4 个因素的最佳浓度配比, 并在此基础上从100 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30 条显示藓类植物遗传差异的多态性引物。  相似文献   
42.
阿拉善地区不同生境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对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不同生境中小型兽类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998 年8~9 月和1999 年8~9 月, 2002 年10 月, 在8 种不同生境类型中共布放54 个样地, 22 606 个有效铗日, 捕获小型兽类标本866 只, 分属2 目6 科, 共20 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 8 种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在1.186~1.589 之间; Pielou 均匀性指数在0.630 9~0.861 8 之间; Simpson 生态优势度指数在0.234 9~0.415 7 之间;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在0.931 8~2.020 之间。根据不同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相似性指数聚类结果,可以将8 种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大致划分为4 种类型: 耐旱型(群落Ⅴ和群落Ⅶ)、干旱型(群落Ⅰ、Ⅱ、Ⅲ)、农林交错型(群落Ⅵ和群落Ⅷ) 和森林型(群落Ⅳ) 。生境条件的差异对小型兽类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而人为干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3.
1引言桧叶金发藓(Polytrichum juniperinum)为金发藓科多年生藓类植物,分布于泥炭沼泽等多种生境中.该植物对于人为干扰以及环境干旱的耐受性较强[22],是该类型环境特征的指示植物[10],在研究泥炭沼泽植被演替与环境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桧叶金发藓种群研究主要局限于年龄结构、空间分布以及生态位等方面[2,6~8].国内外植物种群动态过程研究主要应用同生群法(动态生命表法)、具体时间法(静态生命表法)等[11,12],使用历史重建法(historyreconstruction method)的研究较少,国内尚无该方面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应用历史重建法,分析桧…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贵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附生藓类植物多样性,以黎平太平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对该区树附生藓类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共获得432份标本。鉴定及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有树附生藓类植物31科89属197种,较之前人对该区苔藓植物的调查工作,新增3个科32个属128个种;优势科包含蔓藓科(Meteoriaceae)、平藓科(Necker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毛锦藓科(Pylaisiadelphaceae)、灰藓科(Hypnaceae)等5个科,优势属有凤尾藓属(Fissidens)、匐灯藓属(Plagiomnium)、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灰藓属(Hypnum)等5个属;树附生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复杂,划分为12种分布类型,东亚分布成分最为丰富,有76种,占总种数的39.79%,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有26种,与其他大洲热带成分相联系的种类达33种,占比17.28%,中国特有成分有16种,占比8.38%;生活型可划分为6种,交织型占主体地位,有88种,占总种数的44.67%。  相似文献   
45.
中国蓑藓属与木灵藓属分布式样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蓑藓属(Macromitrium)和木灵藓属(Orthotrichum)这两个木灵藓科中的大属在中国的分布式样及影响其分布的因子,作者基于19个生物气候因子和植被覆盖率数据,以及中国境内蓑藓属131个、木灵藓属66个地理单位的分布数据,应用最大熵算法模型(MaxEnt3.3.2)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9.3)软件,在属的水平上预测了它们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根据综合生境适宜指数,蓑藓属在浙江、台湾、海南等14个省区有较高的生境适宜性,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各省区的分布概率很低;木灵藓属在云南、北京、辽宁等13个省区有较高的分布概率,而在华南地区的分布概率较低.随着最湿月份、最冷季度和最湿季节的雨量以及年降雨量的增加,蓑藓属分布概率呈上升趋势;对于木灵藓属而言,其分布概率在年降雨量低于200 mm时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迅速增高,但是当年降雨量超过200 mm时,其分布概率则随着降雨量上升而降低,在最热季节平均温度为15-20℃时达到最高.蓑藓属植物种数(Y)与年均降雨量(X1)的关系符合y =-0.0369+0.0003X1(r=0.5347,P<0.001,n=131),与年均温度(X2)的关系符合y=0.0831e0.001X2(r=0.5525,P<0.001,n=131);木灵藓属植物种数(y)与年降雨量(X1)的关系符合y=1.0008-0.11841nX1(r=0.4199,P<0.001,n=66),与年均温度(X2)符合Y=1/(0.1309X2+3.4581)(r 0.2524,P<0.01,n=66.基于以上函数模拟得到两属植物在中国的种数分布,其中蓑藓属在华南、东南和中南地区,以及云南东南部、西藏东南部有较多的种数分布,木灵藓属在西北、青藏高原、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有较多的种数分布.  相似文献   
46.
贵州省茅台镇砂页岩结皮层藓类植物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茅台镇砂页岩结皮层藓类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并测定了其优势植物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以了解藓类植物在水土流失防治中的作用.调查发现:藓类植物5科6属6种.优势结皮藓类植物华中毛灰藓、厚壁紫萼藓、小叶藓、真藓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分别为0.5 ~104g·m-2、1.6~481 g·m-2和2.8~1987 g· m-2,其中,华中毛灰藓的生物量、成土量和饱和吸水量均远远高于其他结皮藓类,在砂页岩水土流失区域生物土壤结皮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治理砂页岩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翟德逞  王幼芳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2):2568-2570
杜氏长喙藓(Rhynchostegium duthiei Müll.Hal.ex Dixon)以往仅在印度的东北部及不丹有分布记载.本文首次报道了该种在中国的新分布.提供了该种详细的形态特征图和特征描述,并对其与相近种斜枝长喙藓[Rh.in-clinatum(Mitt.)A.Jaeger]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湖北铜山口铜矿5种藓类植物(北地对齿藓Didymodon fallax、尖叶对齿藓D.con-strictus、阔叶丛本藓Anoectongium clarum、双色真藓Bryum dichotomum和舌叶毛口藓Trichostomum sinochenii)及其生长基质中的Cu、Zn、Ca、Mg、Cd、Pb、Hg等7种元素进行测定及分析,并计算出富集系数。结果表明,铜山口铜矿这5种藓类植物体内及其生长基质中,Cu、Zn、Ca、Mg等4种元素含量较高;北地对齿藓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作为寻找Cd矿的特征植物;相对于其它4种藓类植物,双色真藓对Cu、Zn、Pb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可以作为寻找Cu矿、Zn矿、Pb矿的参考植物;舌叶毛口藓对Hg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可以作为寻找Hg矿的参考植物。在这5种藓类植物中,Cu-Zn、Zn-Pb、Mg-Pb在0.05水平上达到显著正相关,Cu-Mg、Zn-Mg在0.01水平上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在有20000个独立转化株系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激发标签突变体库中,筛选到1 株耐旱、耐盐突变体sdt1(high-salinity and drought tolerant 1)。实验结果表明在连续26d不浇水的干旱胁迫条件下,sdt1可保持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萎蔫死亡。此外,在外施150 mmol/L NaCl水溶液的高盐胁迫条件下.sdt1可正常生长,而野生型全部死亡。在0.5xMS培养基上进行的发芽实验表明sdt1对内源和外施ABA的敏感性均低于野生型,为一个ABA不敏感突变体。对叶片失水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sdt1的失水率显著小于野生型。Southern杂交结合sdt1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紧密相邻的2个T-DNA串联插入,对突变的功能基因有待进一步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50.
衣艳君  强胜 《植物学报》2005,22(6):708-714
本文对中华缩叶藓(Ptychomitrium sinense)、狭叶缩叶藓(P. linearifolium)、威氏缩叶藓(P.wilsonii)、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和立碗藓(Physcomitrium sphaericum ) 5种国产藓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藓类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类型不同, 孢子萌发和原丝体发育方式与藓类植物的生态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