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意义和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慢病诊疗中心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老年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指标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观察组患者的FBG与TC、TG、LDL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HDL呈负相关(P0.05)。HbA1C与TC、TG、LDL和HDL的相关性优于FBG。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密切相关,患者在监测血糖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脂,积极降脂治疗,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2.
杨欣 《植物杂志》2011,(3):48-53
我正在门诊看病时,一位情绪十分低落的王女士走进诊室,经过问诊得知,她今年48岁,停经1年,同时还伴有潮热出汗、烦躁、易怒、阵发性心慌等症状2年,近半年来症状有所加重。通过王女士的自述得知,以往她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性,一直担任单位的领导工作,而现在她常感到自己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自觉工作能力明显下降,晚上还常常失眠。医生通过检查后告诉她,她已得了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年龄、性别和不同医院的分布特点,为提供科学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9年不同医院9 4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将老年白内障患者按<60岁、60~80岁、>80岁分为3组,床位费、西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护理费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费用,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海军医院患者最高(P<0.05),其他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军陆军医院、全军空军医院和全军二炮医院患者。结论 卫生决策部门应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收费标准,有必要跟进研究不同病种费用区别的制度或管理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高远  袁忠祥 《生物磁学》2011,(3):512-514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瓣膜置换(VR)手术的特点及经验。方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2001年11月至2010年3月对60例年龄大于80的患者施行冠状动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男33例,女27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83.77±2.45)岁。均为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患者。其中36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二尖瓣置换手术,1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主动脉瓣置换手术,9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双瓣置换手术,同时8例患者行三尖瓣成形手术,3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手术,1例升主动开成形术。置换生物瓣膜者51例,置换机械瓣膜者9例。CABG平均搭桥(2.13±0.75)根,搭桥材料为左乳内动脉与大隐静脉。结果:全组早期死亡9例(15%),1例死于术后出血,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7例死于术后心衰。早期生存51例(85%),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其中2例发生胸腔积液,1例心包填塞,3例肺部感染,1例心房扑动后发生室颤,3例二次开胸止血。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门诊随访49例,随访时间1~60个月,心功能I级2例、Ⅱ级29例、Ⅲ级18例、Ⅳ级0例(NYHA分级)。结论:对老年患者行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处理,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5.
李俊芬  范新丽  赵妍  秦俭  王晶 《生物磁学》2011,(23):4475-4477
目的:研究血清钙离子浓度与老年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照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入住急诊ICU的老年肺炎患者206例,分为脓毒症组(155例)和非脓毒症组(51例),脓毒症组又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91例)和死亡组(64例)。分别测定血清钙离子浓度、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等有关的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指标的差别。结果:脓毒症组中血清钙离子浓度较非脓毒症组降低,CRP、血白细胞计数较非脓毒症组升高(P〈0.01);亚组分析中,死亡组中血清钙离子浓度较存活组降低(P〈0.01),CRP较存活组升高(P〈0.05),血白细胞计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与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钙离子浓度对判断老年肺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改善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老年住院糖尿病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加行综合护理干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GQOL-100)评分结果:治疗2周和出院3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住院DM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7.
朱蔚  史恒军 《生物磁学》2011,(11):2187-2189,2183
近年多组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已经证实:放化疗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好于最佳支持治疗(BSC),放化疗组的有效率、中住生存期、一年生存率显著高于BSC组,但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功能衰退、药代酶活性下降等生理因素,常合并其他疾病等原因,其药效学和药动学也随之发生变化,老年NSCLC放化疗的潜在毒性危险可能增加,治疗耐受性较差,综合治疗可能带来较多的并发症,甚至高的治疗相关死亡率。中医学认为化疗副反应主要表现为气血亏损、脾胃失调及肝肾虚损等症候群,放疗副反应的症候群以热象较重,属热毒之邪耗气伤阴,进而灼津烁血以致气血、肌肤、脏腑受损的火郁、燥结、热毒症候较多。中医药在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老年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乳酸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老年脓毒症患者96例,按照入院时血乳酸值分成升高者60例,乳酸正常者36例,比较两组的病死率、休克、机械通气和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的区别;根据APACHE Ⅱ评分(<15、15~24、≥25)分为3组,比较每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区别。结果:乳酸升高组老年脓毒症患者的机械通气、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明显大于乳酸正常组(P<0.05),病死率明显上升(28.3%vs 2.7%),(P=0.005);随着APACHE Ⅱ评分增高,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休克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患者乳酸水平也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 Ⅱ评分都可以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两者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血清钙离子浓度与老年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按照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入住急诊ICU的老年肺炎患者206例,分为脓毒症组(155例)和非脓毒症组(51例),脓毒症组又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91例)和死亡组(64例),分别测定血清钙离子浓度、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计数等有关的实验室指标,比较2组指标的差别。结果:脓毒症组中血清钙离子浓度较非脓毒症组降低,CRP、血白细胞计数较非脓毒症组升高(P<0.01);亚组分析中,死亡组中血清钙离子浓度较存活组降低(P<0.01),CRP较存活组升高(P<0.05),血白细胞计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钙离子浓度与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清钙离子浓度对判断老年肺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80例年龄大于65岁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86.25%)患者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斑块形成,这些斑块好发于颈动脉分叉处,其中多发性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了解脑梗死的病情、评价预后,指导治疗及疗效观察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