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王府井东方广场遗址出土石制品共计1098件,主要来自下文化层。除石锤、石砧和人工石块外,其他石制品的原料几乎全部为黑色燧石。石制品普遍较小,主要为小型和微型。石核数量很少,但石片占石制品总数的一半还多。碎屑在探方中的几个区域密集分布。石器加工精致,刃缘大部分都比较平齐且其上的修疤排列均匀、整齐,尤其表现在端刮器上。原料、类型与技术特点表明,东方广场遗址石制品组合属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石片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系列。这一文化系列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第15地点、许家窑遗址等有较多的相似性,推测东方广场石制品组合是由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石器工业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82.
侯亚梅 《化石》2003,(4):35-37,26
在我国贵州省西南部与云南相邻的六盘水市盘县境内有一个近年来闻名远近的古人类文化遗址 ,即盘县大洞。说起它的发现与历史 ,的确有些趣闻轶事般的故事可讲。藏在深闺人未识盘县地处广西、云南和贵州三衢要道 ,自古是军事重镇、商业重埠和云南通往内地的必经之路 ,誉为“滇黔锁钥”。自有文字考证历史以来一直为各朝统治者管辖 ,是府、州、厅所在地。唐贞观八年 (公元 6 34年 )始称盘州 ,元十三年 (公元 1 2 76年 )改称普安 ,隶云南行省 ,经明朝到清宣统元年 (公元 1 90 9年 )从普安直隶厅改为盘州厅 ,民国二年 (1 91 3年 )改为盘县 ,隶黔…  相似文献   
83.
阳吉昌  熊松   《广西植物》1985,(1):31-37
<正> 甑皮岩洞穴遗址,位于北纬25°17′,东经110°17′。在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约九公里,桂林去阳朔公路的右侧,独山的西南麓。196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队和桂林市文管会联合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直至1973  相似文献   
84.
四川侏罗纪三列齿类头后骨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最晚期的三列齿类——似卞氏兽 (Bienotheroides) 的头后骨骼,并和其他三列齿类以及原始哺乳动物作了对比.肩胛骨上雏型岗上窝的出现,证明三列齿类与原始哺乳类的关系要比以往想象的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5.
王思元  曾琦琛 《生物信息学》2018,25(10):104-109
柏林墙是柏林近代史上重要的一段政治事件遗迹与历史见证。从1990年6月至今,柏林政府对柏林墙遗址地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保护和开发。梳理了柏林墙与柏林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政府工作、遗址构筑物与户外公共空间3个方面,研究了柏林墙遗址地区的保护与规划内容,认为针对柏林墙遗址地区,德国政府及人民对历史予以足够的尊重,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维度、持续性的规划工作对遗址地区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灵活多样、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营造方式与丰富的纪念性活动,使得衰败的地区得以激活和复兴,为中国遗址地区保护与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保存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及大量的古人类骨骼遗存。本文主要从龋齿研究入手,对顶蛳山二、三期文化(8-7 ka BP)中大于15岁的169个体的2737枚恒齿进行了观察。分别统计了龋齿等级和个体和牙齿患龋率以评估人群患龋情况,进而分析顶蛳山遗址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并探讨了食物构成、饮食行为与社会经济等。统计结果表明,顶蛳山遗址人群的个体和牙齿患龋率都较高。患龋率在两性、葬式、年龄段间都存在差异,女性患龋程度要高于男性;不同葬式之间差异也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的比例和程度也随之加深。通过与其他8组新石器时代国内遗址人群的个体和牙齿患龋率的对比,我们看到包含顶蛳山在内的三组华南渔猎采集遗址的个体和牙齿患龋率都要高于其他遗址,农业遗址的人群要低于华南遗址的患龋率,而混合经济遗址的患龋率最低。龋齿的出现与人类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关系密切。据此,我们推测顶蛳山及其他两组华南遗址的高患龋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关系密切,但这与一般所认为的农业的出现没有联系。三组遗址都是以渔猎采集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并且这时期农业并未传播至华南地区。因此我们的分析表明高患龋率与农业并没有必然联系,而华南地区当时人群所食用的碳水化合物可能源于当地的块茎类和含蔗糖类植物。  相似文献   
87.
河北阳原小长梁遗址哺乳类化石及其时代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长梁遗址中的旧石器以小型石器为主,打制技术相当进步,其类型与欧洲某些更晚期的旧石器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与旧石器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则是泥河湾早更新世的重要成员,古地磁初步测试结果接近167万年。  相似文献   
88.
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钻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玉才 《人类学学报》1995,14(3):219-226
本文运用实验考古学方法,在模拟制作和使用脉石英钻器的基础上,记述了用脉石英钻器钻孔所产生的使用微痕的特点,并讨论了制作疤与使用微痕的区别,进而对海城仙人洞遗址出土的从形态上鉴定为钻器的标本做微痕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中后部分所见使用微痕基本具有钻孔形成的特点。因而这部分石器的功能应该是钻,是名符其实的钻器。  相似文献   
89.
详细记述了采自四川自贡上侏罗统上沙溪庙组的原鳄类─—江东四川鳄(SichuanosuchushuidongensisPeng,1995),在此基础上对该种的特征作了补充修订。四川鳄与山东鳄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很可能代表原鳄类晚期演化的一个独立分支。骨骼特征表明四川鳄是一种适应于水中生活的肉食性动物。  相似文献   
90.
贵州盘县大洞遗址年代位置初探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沈冠军  刘军 《人类学学报》1997,16(3):221-230
本文报道了贵州盘县大洞16个新生碳酸岩样铀系年代,洞厅前区偏北侧的表面钙板在距今~13万年前形成,该地段因此不存在晚于中更新世的文化堆积,发掘区堆积之上的第二钙板层的生成年代为距为~20万年,若以此速率类推,形成厚~20米的大洞堆积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可能较大,有2棵小石笋端的年代为~33万年,可代表其延伸钙板下伏堆积所含石制品的最小年龄,上述年代界线表明,大洞中迄今已知贵州最古老,居住时间最长的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