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21篇
  175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摘要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手足口病(HFMD)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HFMD患儿90例作为考察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研究组接受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研究组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的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指标:IgA、IgM、IgG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IgA、IgM、IgG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TNF-α、IL-6、IL-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HFMD患儿,可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42.
《蛛形学报》2010,19(1):36-36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枢强实验室利用GC-MS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行为学测定相结合的途径,从北京幽灵蛛(Pholcus beijingensis)织结的蛛网上分离鉴定出了该种蜘蛛的雌性信息素-(E,E)-法尼醇乙酸酯和十六碳乙酸酯混合物(浓度比为2:1),它们对雄性蜘蛛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这是中国学者首次从蜘蛛类中鉴定出信息素成分,也是国际上首先发现蜘蛛的多组分信息素。  相似文献   
143.
为了解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结构季节分布特征,以宁夏绿洲枸杞林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的春、夏、秋季节,采用陷阱诱捕法,调查了地面节肢动物功能季节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功能包括植食性、捕食性、腐食性和杂食性动物,个体数分别占6.31%、86.75%、2.01%和4.89%,其中以捕食性动物为主。(2)植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生物量表现为春季显著高于秋季,夏季居中;类数表现为夏季显著高于秋季,春季居中。捕食性地面节肢动物生物量表现为夏季和秋季显著高于春季;个体数和类数在不同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腐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生物量和类数在不同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杂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和类数表现为春季显著高于夏季,秋季居中;生物量在不同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3)相关分析表明,捕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腐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土壤全磷呈正相关关系,杂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与土壤全氮呈正相关关系。但植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则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杂食性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土壤温度和土壤全碳呈负相关关系。(4)pRDA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地面节肢动物功能结构季节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随着季节更替,宁夏干旱绿洲区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的功能组成差异较大,功能多样性差异较小。说明每个功能的个体数和类数对季节变化敏感,但功能多样性较稳定。  相似文献   
144.
摘要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T细胞亚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8,恩度联合化疗)和研究组(n=58,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解毒方治疗),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个周期后的肺功能、T细胞亚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62%(34/58),高于对照组的39.66%(23/58)(P<0.05)。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D4+、CD3+、CD4+/CD8+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个周期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情绪功能评分以及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联合恩度治疗晚期NSCLC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免疫抑制,提高生存质量及肺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5.
记述了采自宁夏和福建的中国雄尾螨科2新纪录种:雄尾螨属Arrenurus Duges,1834的大雪山雄尾螨A.(A.)daisetsuensis Imamura,1951和旗月雄尾螨A.(A.)velifer Lundblad,1969,并对这2个种进行描述和补充绘图。  相似文献   
146.
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1995,34(2):212-227
简要地叙述中国大陆及陆架区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将纵向演变归纳为6个主要的孢粉植物发展时期。即:1)早古新世榆科花粉发育期;2)晚古新世正型粉扩展期;3)早始新世榆科-桦科-胡桃科花粉繁盛期;4)中始新世壳外科花粉发育期;5)晚始新世蒺藜科花粉扩展期;6)渐新世松科花粉发育期。据横向地区差异,将中国大陆及陆架区划分为7个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地理区,为:1)东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2)华北暖温带至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3)西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旱生孢粉植物区,4)中南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5)东海南部陆架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6)南方亚热带、热带中生至湿生孢粉植物区,7)西藏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对以上各期的孢粉植物区的主要特征和各地理区范围,代表性的孢粉和特征分别进行叙述,并以此对中国早第三纪的主要含孢粉地层列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47.
苏皖象山群下部一些本内苏铁目铁化石的表皮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正尧 《古生物学报》1998,37(3):283-294
报道象山下部的本内苏铁植物5属6种:Tyrmia susongensis sp nov.Pterophyllum sp.1,P.SP.2,Anomozamites quadratus sp.nov.,Otozamites hsiangchiensis Sze,Nilsoniopteris vittata Florin,对其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48.
凯里动物有一些分类位置暂不能确定的疑难化石,Triplexa(gen.nov.)就是其中的一个属,其标本超过300多件。Triplexa由左右两瓣壳组成,体小,最大直径仅几毫米,呈扁球形。壳内被两条纵向弧形沟分成轴部及两个侧叶,形同水字形。Triplexa仅与棘皮动物的某些萼板相似,但Triplexa个体小,呈小扁球体,壳内部构造三分性极为明显,易于区别。Triplexa可能是某一门类动物的部件或器官。小而中空的壳体,显示可以漂浮,并非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149.
本文研究了南极乔治王岛阿尔蒂卡站(乌拉圭)附近化石山组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型95类,其中新属3个,新种11个,共描述了16种,3个新属为Artigasisporites,Bicingulatisporites和Zonotrisacites;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植物性质,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以及所代表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50.
桐柏——大别造山带苏家河群早奥陶世微体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发现的几丁虫Conochitinasp.,C.?sp.,Desmochitinasp.,D.brechyta,Lagenochiti-nacf.obeligis,L.cf.esthonica,Rhabdochitinasp.,Calpichitina?sp.和疑源类Lophosphaeri-diumsp.,Leiosphaeridiaspp.,Micrhytridiumsp.,?Acanthodiaerodiumsp.,Baltisphaeri-diumspp.等微体化石确定河南信阳西双河地区苏家河浒湾组为早奥陶世。它是桐柏-大别造山带(河南部分)第一次发现的有可靠古生物证据的奥陶纪地层。同时为该造山带区域地层序列的建立积累了资料,并为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提供了新线索。此外还指出浒湾组的几丁虫生物属于华南古生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