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6篇
  免费   1682篇
  国内免费   10536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877篇
  2022年   1054篇
  2021年   1020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962篇
  2018年   872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867篇
  2015年   939篇
  2014年   1142篇
  2013年   1018篇
  2012年   1178篇
  2011年   1219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222篇
  2008年   1140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779篇
  2003年   664篇
  2002年   593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08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32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华北棉区夏播棉田害虫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戈峰  谢宝瑜 《昆虫知识》1996,33(3):139-141
分析和比较了华北棉区夏季播种与春季播种的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与棉蚜)的发生特点,探讨了它们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82.
根据Fuzzy数学原理和三化螟生物学特性,组建了四代三化螟发生动态综合预测模型经对福建省将乐县16年四代三化螟发生期、发生量回报及1995年的预报,拟合率及正确率均达100%。  相似文献   
83.
龙胆属的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支序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对龙胆科龙胆属的属下等级进行了重新归类和系统发育分析。龙胆属是一个单系群,以3项近裔共性为归类依据。性状分析作了性状同源性分析和性状极性分析。性状极化主要以外类群比较、性状相关性及染色体资料为依据,其它方法,如生物重演律原则、地理递进原则以及孢粉形态等也被结合使用。分析结果,双蝴蝶属和蔓龙胆属被选择为外类群,71个性状被选择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使用PAUP程序对矩阵进行了运算,得到4个最简约的谱系分支图,它们均具一致性系数0.637,支序长度为160步,f-比值范围为0.179~0.189,其中具最低f-比值的图被选作为类群归类和讨论亲缘关系的基础。在支序图上龙胆属归为15个组;其中5个组又划分为系,共包括23个系,其余组为单型组,故共有33个属下类群。一个严格的一致性谱系分支图总结了所有的一致点,从而支持了支序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福建武夷山甜槠群落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在生物量、生产力研究基础上,对武夷山甜槠(Castanopsis eyrei(Cham p.ex Benth.) Tutch.)群落各组分的热值、群落能量现存量、能量年净固定量以及太阳能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群落各组分样品的干重热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树皮热值最高,细根热值最低。(2)甜槠群落的能量现存量达780584.1 kJ·m - 2,其中地上部分为678913.8 kJ·m - 2,占总量的86.98% ;地下部分为101670.3 kJ·m - 2,占13.02% 。(3)甜槠群落的能量年净固定量(1992年)为26856.2 kJ·m - 2·a- 1,林地太阳光合有效辐射能的转化效率为1.296% 。  相似文献   
85.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学方法,对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山毛榉科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柯属、锥属、粟属、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桦木科和南山毛榉属被选择作为外类群。对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25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以外类群比较为主,同时也采用了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的基本原则。数据矩阵由7个分类群、2个外类群和25个性状组成。采用最大同步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数据矩阵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的3个树状分支图中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基础。关于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作者的观点如下:(A)现存的山毛榉科的6个属形成了4条平行进化的分支路线,它们分别被处理作4个亚科,即:栗亚科,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和栎亚科;(B)平行进化是山毛榉科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形式。生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如:果实第二年成熟,胚珠通常败育等,是影响山毛榉科植物属间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在现存的山毛榉科植物中,柯属是最原始的类群。三棱栎属和锥属的起源也较早,而栗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是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86.
云南高黎贡山蚤类的生态区系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报道了1985年以来对我甸横断山南端高黎贡山东、西坡蚤类生态区系的调查及研究结果。共发现蚤类5科23属47种(亚种)。文中对该山脉蚤类在不同森林植物带的群落结构、种的多样性及均匀度,各种蚤的栖境幅度、宿主多样性进行了陈述和比较,并对蚤类的区系特征、特有种的区系划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7.
不同森林群落结构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宝忱  刘自强 《植物研究》1995,15(2):256-262
本文在人工落叶松纯林及人工落叶松与水典柳混交林的林冠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落叶松松和水曲柳的树冠锥体模型。通过对上述两种森林群落结构的太阳辐射的观测,利用电磁波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理论分别对以上两种森林群落的光能利用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双层次混交林的光能利用率高于单层纯林的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88.
89.
不同种群密度羊草生态场梯度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植物个体与种群生态场定位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态场梯度的概念,并给出了植物与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的模型,植物生态场的场梯度是,生态场中生态势沿任意方向的变化率。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同羊草种群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90.
大鹏湾反曲原甲藻种群动态机理模型辨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我国南海大鹏湾反曲原甲藻种群动态机理模型,在温度、盐度、溶解氧(DO)、可溶性无机磷(DIP)、可溶性亚硝态氮、可溶性硝态氮和酸碱度(PH值)等7个因子的分析中,辨识出温度为反曲原甲藻的限制因子;种群数量变动中引入自回归平稳随机模拟,并建立3个站位6个层面的6个自回归与非线性回归联立模型,以动态递阶的方式对反曲原甲藻种群动态进行回代,研究模型对实测值的拟合结果,拟合率达8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