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35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林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连续3年的光合有效辐射(PAR)观测数据,与林冠上方PAR值相对比,分析了林冠下5个不同水平位置探头的PAR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林木冠层上方的PAR日总量年变化呈双峰甚至多峰趋势,主要受降水和云雾等天气状况的影响;林下PAR日总量年变化表现为非生长季与冠层上方变化趋势一致,在生长季数值较小且趋于稳定.典型晴天时林下5个探头的PAR值在时间和大小分布上有较大差异.在空间变化上,非生长季林下PAR变异系数较小,约为0.15;生长季的变异系数较大,在0.22以上,最高值在8月.生长季典型晴天太阳高度角为38°~48°区间(9:00—10:00和13:00—14:00)时,林下PAR空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82.
循环光合磷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回顾循环光合磷酸化和循环电子传递链发现的基础上,分析了循环光合磷酸化在光合作用中的地位,并对影响循环光合磷酸化的内外因素及其调控作了述评,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3.
净化养殖水体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杭州养鱼塘水样及底泥样品中富集分离得到三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分别命名为HZ-3,HZ-4,HZ-5。 通过比较这三株菌对鱼、虾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筛选出菌株HZ-5 净化能力较强 ,经过5天的处理,该菌株使养鱼塘水样的COD 降低24.87%;使养虾池塘水样的COD 降低 36.99%;使养鱼塘水样的亚硝态氮的降解率达到97.79%。对菌株HZ-5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活细胞吸收光谱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沼泽红假单胞菌的16S rDNA序列有高达99%的同源性,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活细胞吸收光谱特征等,将其鉴定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相似文献   
984.
齐明 《植物研究》2008,28(3):299-303
借助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杉木和侧柏远交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国际上流行的软件(PopGENE)进行数据处理,获得如下结果:(1)群体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88.2%;(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99 7;(3)Shannon信息指数多样性数为0.582 4;(4)群体内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669 8,变幅为(0.069 0,1.609 4),其变异系数为69.19%。经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比较分析后认定:杉木远交亲本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由其衍生的生产群体亦具有较宽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985.
目的:用亚健康自评量表和心境量表检测大学生的心身状态以及两种测量方法的对比和关联.方法:被试为120名大学生,全部来自大连理工大学,进入实验室后先休息约5分钟并填写被试信息表,然后进行心境量表POMS(profile of mood states)量表测试和亚健康自评量表SRSHS(self-rating sub-health scale)测试,POMS量表取TMD总分作为心境指标,亚健康量表取总分作为亚健康状态指标,用SPSS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结果:两种量表得分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两种指标极显著正相关,心境量表TMD总分在110-160间的被试人数比率和亚健康被试人数比率相当.结论:大学生群体中,亚健康者占有约2/3的比率,女生的心身状态要好于男生;负性心境是亚健康状态的一个主要原因;心境TMD总分在110-160间的被试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86.
甘肃藏族人群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D16S539、D7S820和D13S217 3个STR基因座合扩增,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变性测序胶电泳分离,银染检测,对129名无关甘肃藏族个体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所有基因座经检验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在藏族人群中,观察杂合率分别是73.3%、81.4%和80.6%;PIC值分别是0.84、0.80和0.83;联合识别率是0.9999,联合亲子关系指数是7.09。结果显示该复合扩增体系在藏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较好,适于法医个体识别及遗传学、人类学相关研究,所得数据与以前报道的汉族数据相比较,除D16S539基因座外,未发现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7.
水稻分蘖角度的QTLs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分蘖角是水稻株型构成的重要性状之一,在育种上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分蘖角度差异显著的1对籼粳亲本,将其杂交F1代花培加倍,构建了1个DH群体,考察了115个DH株系的分蘖角度,并使用该群体构建的分子图谱进行数量性状座痊(QTLs)分析。分别在第9和12个染色体上检测3个QTLs(qTA-9a、qTA-9b和qTA-12),贡献率分别为22.7%、11.9%和20.9%,其加性效应均为负,表明由分蘖角度较大的窄占青8号的基因控制,并讨论了这种由主产和微效基因控制的分蘖性状在育种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8.
苗期水稻根部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耐旱是水稻抗逆研究中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利用水稻籼粳品种窄叶青8号(ZYQ8)和京系17(JX17)及其通过杂交F1代花药培养获得的127个单株组成的双单倍体分离群体(double haploid,DH)为材料,在营养液中培养10天后,对影响抗旱能力的根部几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最大根长(Maximum root Length,MRL)、根干重(Dry Root Weight,DRW)和根茎干重比(Root/Shoot Ratio of Dry Weight,RSR)3个性状在群体中变异较大,利用该群体建立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对上述3个水稻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分析定位,结果表明,2/1/2个QTLs的亲本JX17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着最大根长、根干重和茎士重比的表达,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6.4%、17.0%、16.4%、10.4%和19.9%;2/1个QTLs的亲本ZYQ8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着最大根长和根茎干重比的增加,表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9.6%、13.0%和13.2%。检测到的8个QTLs分别位地水稻的染色体2、3、4、5、6、9和10上。与其他已发表的定位结果比较表现,在3个性状的总共8个QTLs中,各有1个性状的1个QTL(控制最大根长的L169-CT106A,控制根干重的G45-G1314A和控制根茎干重比的G62-G144)与早先报道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89.
综合已有作物模型(包括冠层结构、冠层光分布和冠层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模型)的优点,构建了双季稻光合生产模型.利用独立的田间试验资料,对冠层内的光分布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行了初步检验;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直接辐射在上挺下挺、上挺下披和上披下披3种典型株型水稻冠层内水平面上和叶面上的分布、冠层日光合量及其随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预测双季稻冠层内光分布的根均方差、相对根均方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12.01 J·m-2·s-1、8.2%和0.9929;预测双季稻干物质积累量的根均方差、相对根均方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83 t·hm-2、14.6%和0.9772,表明模型预测性较好;上挺下披株型水稻的冠层日光合量最高,取决于较大的叶面受光量、叶片光合效能和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990.
为了探索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对红蓝组合光的响应机制,本试验采用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SV0313TG’为试材,设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9R1B、6R1B、3R1B、1R1B、1R3B)7个处理,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红蓝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红蓝光质处理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红光显著促进幼苗株高增加,比叶面积增大,胞间CO2浓度提高,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降低,根系生长受阻,根系活力下降,壮苗指数降低;蓝光下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叶绿素a/b 值升高;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3R1B处理下植株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均显著提高,幼苗生长健壮,壮苗指数最大.综上,红蓝组合光能够增加番茄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植株生长,尤以3R1B处理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