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5篇 |
免费 | 38篇 |
国内免费 | 293篇 |
专业分类
9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25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5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羟脯氨酸(Hyp)含量对胶原热稳定性的影响。以不同周龄BN大鼠皮肤为原料制备了胶原,分析制备胶原中Hyp的含量;采用DSC测定不同Hyp含量胶原的临界变性温度及焓变;采用圆二色光谱(CD)检测提取胶原的二级结构。结果表明,提取胶原在41.3℃发生三螺旋解聚,CD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品经临界变性温度处理后,部分三螺旋结构转化为无规则线圈结构。胶原变性过程中所需热量与羟脯氨酸含量呈正相关,实验建立了胶原热变性过程中焓变与Hyp含量的关系。该研究表明胶原中脯氨酸羟基化修饰是影响胶原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2.
采用快速制备液相色谱从库拉索芦荟中高效分离制备10-羟基芦荟大黄素苷A和B。以库拉索芦荟药材粉甲醇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快速制备液相色谱,EYELA柱(300 mm×20 mm i.d.,20~45μm),甲醇-水为流动相(35∶65,v/v)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56 nm,对芦荟样品进行分离制备,得到2种化合物单体,经UV、旋光度、HRMS和NMR鉴定,HPLC测定纯度,2个化合物分别为10-羟基芦荟大黄素苷B(98.9%)和10-羟基芦荟大黄素苷A(98.2%)。该方法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纯度较高,可用于对照品的制备和药理毒理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3.
马比木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硅胶、MCI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析、纯化,从马比木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β-谷甾醇(1),β-胡萝卜苷(2),7-酮基-β-谷甾醇(3),β-sitosteryl-3-O-β-D-glucopyranoside-2'-O-palmitate(4),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5),羽扇豆醇(6),3-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8醇(7),喜树碱(8),9-甲氧基喜树碱(9),10-羟基喜树碱(10),9-methoxy-mappicine-20-O-β-D-glucopyranoside(11),mappicine-20-O-β-D-glucopyranoside(12),(3S)-pumiloside(13),(-)-(3S)-1,2,3,4-tetrahydro-β-carboline-3-carboxylic acid(14)。化合物1~7、9~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4.
大戟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基因hmgr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6种植物8条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基因同源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技术成功地从大戟(Euphorbia pekinensis)叶中扩增出458bp的基因片段。通过BlastP比较,所推断的大戟HMGR蛋白序列与杜仲Eucommia ulmoides(AAV54051)、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AAP14352)、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ABC74565)、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AAU08214)、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BC71314)、龙胆草Gentiana lutea(BAE92730)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0%、86%、86%、92%、87%和88%。蛋白质保守区、特征区以及进化树分析,初步证实该基因为hmgr基因,这是首次报道从药用植物大戟中克隆到甲羟戊酸途径关键酶HMGR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25.
高等植物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结构和调控,并简略讨论了HMGR调控与植物类异戊二烯途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牛煅烧骨的表征及其对成骨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然牛骨为原料,经过加工处理,分别在1120和1250℃烧结得到两组牛煅烧骨样品。测定了材料的物理性能,讨论了烧结温度对材料孔隙率及其结构等的影响。将两组煅烧骨样品分别与成骨前体细胞在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对细胞生长和分化情况的观察和测定,对两组多孔材料与成骨细胞的亲和性作出了评价。结果表明牛煅烧骨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保留了天然骨的网状孔隙结构,成骨细胞在两组材料上均能正常生长和分化,而且在1120℃烧结的样品具有更好的成骨细胞亲和性,说明牛煅烧骨是一种有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的骨修复材料和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27.
以北京红篓菌基因组DNA为供体,pKC505 cosmid质粒为载体系统,λ噬菌体体外包装重组质粒并转染感受态细胞E.coli JM109,构建了该菌株基因组DNA文库。以聚羟基烷酸(PHA)合成酶基因通用简并引物扩增的PHA合成酶部分基因为探针,经DIG标记后利用菌落原位杂交技术对文库进行筛选,获得3个阳性克隆菌株,PCR检测证明这3个克隆具有PHA合成酶基因片段,酶活测定表明3个克隆都具有PHA合成酶及与PHA合成相关的乙酰乙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采用N-三甲基壳聚糖包裹喜树碱(CPT-TMC)以增加其水溶性,并检测其抑制卵巢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的效应。方法:体外实验,PI染色检测CPT-TMC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体内实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5只/组):NS组、TMC组、CPT组及CPT-TMC组,通过尾静脉给药,每周2次,持续3周,Evan's Blue Dye染色,显影腹腔肿大转移的淋巴结。结果:PI染色提示CPT-TMC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凋亡(P0.05);Evan's Blue Dye显影显示CPT-TMC显著抑制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P0.05)。结论:CPT-TMC具有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淋巴结转移效应,它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卵巢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9.
斑蝥酸钠(sodium cantharidinate,SCA)和喜树碱(camptothecin,CPT)均已在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该文就SCA与CPT联合用药在体外和体内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可增强对肺癌细胞系A549和肝癌细胞系Hep3B的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配比下联用组的CI值均小于1,表现出了协同效应。利用肿瘤移植后的斑马鱼胚胎作为模型,研究结果证明,和单药作用相比,SCA和CPT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斑马鱼胚胎中A549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且在实验剂量下,两者的合用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没有明显的影响。另外,还发现CPT能够抑制斑马鱼胚胎的鳍发育,并对其血管生成产生抑制作用。该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临床上联合使用SCA和CPT治疗相关肿瘤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0.
啤酒废酵母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抽提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对羟基苯甲酸酯提取啤酒废酵母菌细胞中的谷胱甘肽(GSH)。研究表明,按菌体与破壁液比例1:2(W/V)加入0.5%的对羟基苯甲酸丙酯,30℃,pH5-pH6,搅拌3h能有效地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溶液经离心后,上清液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可达96.71mg/100mL。和现有的几种抽提方法比较,对羟基苯甲酸酯提取由于其提取含量高(96.71mg/100mL)、不需要复杂和贵重的仪器、易于放大、经济性强而明显优于其他抽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