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浙江杜鹃花属一新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发表了浙江杜鹃花属一新种,即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 B. Y. Ding, et Y. Y. Fang。  相似文献   
82.
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红橘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 (Karsten) Berch)对红橘(Citrus tangerine Hort. ex Tanaka)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地表球囊霉对红橘根系的侵染,抑制率为33%.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的红橘叶片磷含量显著增加,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5%和27%,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分别降低了25%、21%和16%、16%.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和总抗坏血酸(TASC)含量.水分胁迫下接种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与正常供水相比降低了31%.表明菌根化红橘植株的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83.
九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连明  张长芹  王中仁   《广西植物》2000,20(4):377-382+39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对 9种杜鹃属 ( Rhododendron)植物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 10个酶系统的 14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 ,9种杜鹃花在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多态位点比率数为 P=2 8.6%~ 57.1%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3~ 1.9,平均预期杂合度 He=0 .111~ 0 .319,平均观察杂合度 Ho=0 .0 83~ 0 .381。种间的多态位点比率非常高 P=10 0 % ,这说明杜鹃属种间的遗传分化较高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性基因多样化比率 Fst=0 .683,表明各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4.
黄杜鹃对美洲斑潜蝇的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 Ⅲ 50 0mg/L对美洲斑潜蝇 2龄和 3龄幼虫的取食抑制率分别为 77 34%和6 7 6 6 % ,高于杀虫单的取食抑制率。对 2龄和 3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2 0 8 6 5mg/L和 30 0 6 2mg/L。药膜法测得对成虫 2 4h的LC50 为 159 0 7mg/L ;4 8h为 54 85mg/L。黄杜鹃花几种粗提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取食抑制作用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5.
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猴头杜鹃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纤维形态随轮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6.
潘洁 《植物研究》2000,20(1):27-35
贡嘎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横断山系的东北段,现有杜鹃属植物73种4变种2亚种。在贡嘎山地区东坡的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有43种(包括变、亚种)杜鹃,西坡则分布有63种(包括变、亚种)。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的区系组成属于泛北极植物区,大致分为:1、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只有1种杜鹃。2、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有78种(包括4变种, 2亚种),其中(1)1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并经云南入缅甸分布;(2)44种为四川特产;(3)5种为贡嘎山地区特有种。另外,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区系还有其特点:1、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布中心之一;2、贡嘎山地区是杜鹃属植物分化中心之一;3、贡嘎山地区杜鹃属植物有垂直替代现象。  相似文献   
87.
梁铬球 《昆虫学报》2002,45(2):13-15
记述了海南省刺翼蚱科Scelimenidae羊角蚱属Criotettix两新种:海南羊角蚱Criotettix hainanensis sp.nov.和长翅羊角蚱Criotettix longi penn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88.
云锦杜鹃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金则新  柯世省 《植物研究》2004,24(4):447-452
自然条件下, 对云锦杜鹃光合作用日进程和光响应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夏季晴天云锦杜鹃阳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 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胞间CO2 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 中午胞间CO2 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中午最高。阴叶净光合速率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变化不大。一天分时段光响应试验表明, 阳叶饱和光强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午较高, 下午有所降低, 而光补偿点下午有所上升。阴叶的这些光合参数在上午和下午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是引起云锦杜鹃阳叶光合效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 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89.
蓝果杜鹃(Rhododendron cyanocarpum)为大理苍山特有的濒危植物,有粉色和白色两种花冠类型。为了探讨该物种花色多态性的意义,本研究调查了粉色花和白色花植株在已知的各居群的分布频率、花冠的反射光谱及其它的花部特征、有效传粉者及其访花频率与结实情况。结果表明:粉色花植株在所有调查的居群中占优势(77%~100%)。粉色花的花冠反射光谱在430 nm和650 nm有两个峰,而白色花只在430 nm有一个反射峰。同时,花特征如:花柱与柱头颜色、花冠长度、花萼长度、花梗长度以及雌雄蕊最短距离,两种花冠存在显著差异。另外,尽管熊蜂作为这两种花冠的主要传粉者,但粉红花的访花频率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结实情况显著高于白色花。本研究结果推测粉红色花可能受到了稳定性选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封面图说     
<正>长白山高山苔原带——长白山火山锥体的中上部,是长白山植物分布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地带。这里气候恶劣,土壤瘠薄,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单调。这里无高大乔木,仅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衣、苔藓等。高山的强烈日光照射,使这里的植物都呈现生长期较短,花期集中的特点。主要植物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桔、长白景天等。很多植物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下来的极地植物,为欧亚大陆东部独有的高山苔原带植物,研究和保护好这些植物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