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6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944篇
  732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70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5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该研究以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录组数据为基础,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DlDRM1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学信息分析,并检测其在体胚发生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2,4-D、IAA、KT)处理下及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以揭示DlDRM1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1)从龙眼转录组unigene序列筛选获得龙眼结构域重排甲基化酶1基因(命名为DlDRM1)全长序列,并利用RT-PCR法从‘红核子’龙眼胚性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DlDRM1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KY990493);DlDRM1基因cDNA全长2 574bp,包括494bp的5′UTR,184bp的3′UTR,可编码包含63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DlDRM1是一个不稳定的亲水蛋白,不含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分子式为C_(3104)H_(4839)N_(851)O_(984)S_(28);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眼DlDRM1与脐橙DRM相似度最高(76.85%),二者亲缘关系也最为接近。(3)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DlDRM1在龙眼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果肉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蕾,在叶中的表达量最低;DlDRM1基因在非胚性愈伤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且在非胚性愈伤向胚性愈伤转变过程中DlDRM1基因的表达量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DlDRM1基因与体胚胚性呈负相关关系,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定浓度的IAA和2,4-D能够促进DlDRM1基因的表达,而KT则抑制DlDRM1的表达。(4)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lDRM1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92.
我国白垩纪晚期-古近纪由于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金坛盐矿就是该时期始新世中晚期的盐湖沉积.本次研究首次在国内半定量的进行了石盐原生包裹体的分析,发现其中Ca2+缺失而富含SO2-4,原始卤水成分为Na-Mg-K-Ca-C1-SO4体系.  相似文献   
93.
单穗升麻的柱头和雌配子体发育及胚胎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穗升麻的雌蕊群由1~5枚离生心皮组成。子房单室,4~9枚倒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呈线形或T形排列,合点端一个具功能。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3个单核反足细胞,胞质浓密,在球形胚时期尚能观察到其退化痕迹。极核融合早,次生核位于合点端。胚胎发生为柳叶菜型;核型胚乳。雄蕊凋谢后1~2天花柱顶端腹缝线周围出现乳突细胞,雄蕊凋谢后3~5天延长成柱头毛。讨论了单穗升麻与南川升麻柱头可授期与花粉生活力的差异对传粉效果和结籽率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4.
初次卵裂时间是猪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标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次卵裂时间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潜能有关.比较了不同初次卵裂时间(20~24 h,早期;25~36 h,中期;37~48 h,晚期;20~48 h,对照)的猪孤雌(parthenogenetic,PA)、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胚胎的囊胚发育率、扩张囊胚发育率和囊胚细胞数,评价其体外发育能力.发现早期卵裂的PA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中期、晚期以及对照组(P < 0.05;54.0% vs. 19.6%,5.4%,18.7%).扩张囊胚发育率,早裂胚胎同样优于其他组.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囊胚比率高于中期卵裂胚胎(32.2% vs. 23.5%),而晚期卵裂胚胎发育到囊胚的比率最低(6.3%).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发育到第6天的扩张囊胚比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 (P < 0.05;18.9% vs. 5.9%、3.1%、7.4%).囊胚细胞数在早期、中期、晚期三组之间表现出下降趋势.将早期卵裂的SCNT胚胎与未经挑选的对照组胚胎分别进行移植,观察其体内发育能力.移植早裂SCNT胚胎的受体在产仔数和克隆效率上均明显高于未经挑选胚胎的受体(4.7 vs. 2.1;3.9% vs. 0.9%),说明早裂胚胎着床后具有更强的发育能力.以上结果表明:初次卵裂时间可以作为猪克隆胚胎发育潜能的重要标识,选择早裂的胚胎进行移植,有助于提高克隆效率.  相似文献   
95.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宿主域与交叉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6年从赤松毛虫Dendrolimus spectabilis上首次发现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型(D. spectabilis cytovirus 1,DsCPV-1)以来,先后从马尾松毛虫D. punctatus、油松毛虫D. tabulaeformis、赤松毛虫、德昌松毛虫D. p. tehchangensis、文山松毛虫D. p. Wenshangensis和落叶松毛虫D. superans上发现了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图谱分析表明,这些松毛虫CPV的不同分离株均属于质型多角体病毒1型(cytovirus 1)。这些松毛虫CPV病毒可以感染鳞翅目10科35种昆虫,其中对多种昆虫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和良好的杀虫效果,可以从中筛选替代宿主生产松毛虫CPV杀虫剂,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松毛虫CPV接种某些昆虫后病毒的基因组dsRNA电泳图谱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异源病毒诱发了宿主自身潜伏型病毒的感染复制。  相似文献   
96.
张润志 《昆虫知识》2014,(3):642-642
<正>紫斑谷螟为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idae昆虫,广布分布于世界各地,是重要的仓储害虫。成虫体长12~15mm,翅展23~25 mm,雄蛾个体略小(封面图片:左雌右雄)。复眼表面具灰白色网纹,前翅具2个白色波状纹。主要以幼虫危害仓储中的小麦、麦麸、玉米、花生、稻谷、大米、稻糠、干果等,1年发生1~2代。  相似文献   
97.
李际 《生态学杂志》2019,30(2):449-455
全球野外实验网络是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学实验方法,产生了“协同分布式实验”(CDE)、“分布式协作实验”(DCE)的野外实验网络和英国生物学记录中心(BRC)的野外观察网络等具体方法,但均存在尺度小、周期短或数据偏差问题.野外实验网络的协议设计应秉持实验优于观察测量、数据数量优于数据质量和尺度优于操作的原则.综合上述方法,本研究提出利用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获得大范围、多尺度和长周期的数据,采用环境因子作为协变量对公众参与者的实验数据集进行验证后,将其作为后验概率与作为主观概率的生态学家实验数据集进行比对,以完成数据有效性验证,克服公众参与者数据质量瑕疵,并提出了相应的统计学模型.讨论了生态学实验数据中应用先验概率、先验与后验概率的逻辑关系以及后验概率发现演化过程新关系的可能性.这种方法更符合统计学采样规范,并增加了大尺度时空的样本量.该方法有望为生态学研究所寻找的一般性理论提供方法支持,新方法可称之为“协同分布式实验2.0”(CDE 2.0).  相似文献   
98.
miRNA 的生物合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icroRNA (miRNA) 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的小分子单链 RNA ,通常为 18 ~ 25 nt 长,能够通过与靶 mRNA 特异性的碱基配对引起靶 mRNA 的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对基因进行转录后的表达调控 . 近几年来,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组织中,上百种 miRNA 被陆续发现 . 这些小分子调控 RNA 是从 60 ~ 200 nt 的具有发夹状结构的前体中被切割出来而成熟的,在动物细胞中, miRNA 基因的转录初产物 (pri-miRMA) 很快被一种核糖核酸酶Ⅲ Drosha 加工成为 miRNA 前体 (pre-miRNA) ,然后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质中,经另一种核糖核酸酶Ⅲ Dicer 识别剪切为成熟 miRNA.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且对植物 miRNA 的成熟过程也进行了探讨 . 对 miRNA 的生物合成过程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研究这一类起重要调控作用的 RNA 是如何行使功能的,从而进一步研究其在生长发育及各种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99.
外泌体是直径为 30~100 nm 的内吞衍生囊泡,由多种活细胞分泌,含有大量的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脂质和 RNA 分子,可以在细胞间传递。已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血液中的外泌体浓度比正常人高,且其中包含癌症标志分子,因此其有潜力成为疾病诊 断的生物标志物。此外,作为一种天然的物质运输载体,外泌体已经被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治疗。 对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标记物以及药物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花是被子植物的繁殖器官,探究花模式建成对植物进化、形态发育和作物育种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79个样本的261个基因芯片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了拟南芥花发育三阶段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功能富集分析、网络拓扑结构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出一批与拟南芥花形态发育和花器官形成相关的潜在重要功能基因;基于完善花发育经典的ABCD理论模式,初步阐释了拟南芥花发育的多阶段网络遗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