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2058篇
  798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245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75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284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脂联素基因(APM1)SNP45T/G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479例样本的APM1基因SNP45T/G多态性,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空腹血糖等生理指标。结果:两种实验设计中对照组与病例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在湖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是一类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7.5kb。其5′端非编码区由约742个核苷酸长,主要与病毒RNA复制、蛋白翻译起始、病毒颗粒的装配及病毒的细胞适应减毒及神经毒力密切相关。我们研究发现,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E17)上致细胞病变较猴肾细胞慢,病毒产量亦明显低于恒河猴肾细胞培养,国内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3.
MutS蛋白是DNA错配修复系统的关键成份,其突变会使细胞失去正常的错配修复功能,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和细胞异常.本研究利用易错PCR随机突变和利福平筛选,建立了研究MutS蛋白的新方法,发现影响MutS错配修复功能的新位点,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分子筛、farwestern等方法对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突变体进行了活性测定和分析;通过揭示MutS与错配修复功能相关的新信息,为MutS同源物多态性的研究及人源MutS同源物突变与癌症相关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4.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 (tissuetransglutaminase ,tTG ,TGII)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成员之一 ,多数细胞凋亡过程中均有tTG表达水平的升高。为研究tTG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 ,利用Gal 4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了HeLa细胞中与tTG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获得了 17个阳性酵母克隆。序列测定显示其中 1个克隆所含cDNA序列编码TIA 1相关蛋白 (TIA 1 relatedprotein ,TIAR )C端 12 9个氨基酸残基序列 ,GST下拉 (pull down)实验也证实tTG与TIAR能相互作用 ,而且这种相互作用需要Ca2 参与作用。这些结果提示tTG可能通过其Ca2 依赖的转谷氨酰胺活性对TIAR进行修饰从而影响TIAR的功能 ,可能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登革Ⅱ型病毒在白纹伊蚊体内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蚊虫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登革Ⅱ型病毒(DEN-2)感染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后的散播时间、程度及组织器官的感染顺序进行监测,以了解DEN-2在媒介白纹伊蚊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大剂量感染登革Ⅱ型病毒后,在蚊虫消化道的主要部位以及大多数组织器官包括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在内,如涎腺、脑、神经节等亦检测到病毒抗原。登革Ⅱ型病毒一旦感染并逸出中肠会迅速侵染其它组织。从各组织感染率的高低推断,病毒逸出中肠后通过血淋巴传播到其它组织的顺序通常为:前肠、涎腺、咽部神经节、脑及食管下神经节、后肠及复眼的小眼等。  相似文献   
116.
本对多变感染原,Norwalk样病毒(NLV)与三次连续的(餐厅相关)的胃肠炎暴发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作采用标准细菌学试验方法、大肠杆菌特异试验、vero毒素试验,电镜(EM)观察病毒及反转录PCR(RT—PCR)方法研究NLV。经以上方法无病原菌检出。在第一次暴发时,虽然以PCR检出vero毒素基因,但在大肠杆菌分离株中不能确定,故无意义。NLV是三次暴发中多次检测的重要对象。RT—PCR扩增产物阳性样的DNA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仅NLV株与多次暴发相关,但NLV株对三次暴发的作用各不相同。PCR检测NLV敏感性高,但用EM都不能检出一例阳性样,与餐厅相关的暴发属地中海型餐厅,在这类餐厅,通常碟子中的食物直接用手指食用。试验分析表明,NLV是由客人或餐厅员工带人,而非因长期安置的贮水池引起。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L型氨基酸转运子1(LATl)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中LAT1的表达水平,分析大肠癌组织中LAT1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LAT1在大部分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87.1%(81/93),而在癌旁正常大肠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仅为16.13%(15/93),显著低于大肠癌组织(P<0.05).LAT1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显著相关性,与患者的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T1高表达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较低表达患者显著缩短(Log-rank P=0.046),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LAT1高表达是影响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HR=2.338(95%CI:0.990-5.523),P=0.053].结论:LAT1的表达可能作为判断大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的参考指标,LAT1高表达的大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8.
将克隆的CVB3 VP1基因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EP4构建CVB3 VP1的真核表达质粒pCEP4-CVB3VP1.pCEP4-CVB3VP1转染HeLa细胞,蛋白印迹试验证明该表达体系可以在体外表达能为CVB3中和抗体识别的VP1蛋白.本研究为CVB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观察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80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培菲康联合匹维溴铵(A组)40例,匹维溴铵(商品名:得舒特)(B组)4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C组)30例,疗程均为4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3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IL-18/IL-10的含量.治疗结束后4周对治愈和显效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A组总有效率为88.89%,B组总有效率为65.62%,A组明显高于B组(P<0.05).远期疗效:停药4周后随访,A组有4例复发或加重,复发率为12.5%,B组有9例复发或加重,复发率为42.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组和B组治疗前IL-18水平明显高于C组,A组治疗后IL-18的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仍高于C组.两组患者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低于C组,但在药物干预后A组IL-10的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B组仍低于C组.结论 培菲康能够有效治疗IBS-D,并能预防其复发,调节免疫可能是其主要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20.
基质金属蛋白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一类分解细胞外基质组分的锌蛋白酶⒚它们在有机体生长发育中的细胞外基质逆转与重塑以及疾病中的病理损害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⒚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在不同细胞水平受到严密调控,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激素的调节⒚基质金属蛋白酶以酶原形式分泌,随后被其它蛋白酶如胞浆素或非蛋白酶类化学物质如有机汞所激活⒚所有基质金属蛋白酶都受到天然抑制剂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所抑制⒚两者的不平衡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肿瘤侵入及转移⒚合成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所抑制,如 M arim astat 能控制肿瘤转移的发生及进一步扩散⒚本文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特征、分子区域结构、底物特性、激活机制、调控方式等方面进行最新概述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