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杨智玲  吴应玲  莫海兰  谭健  李兵 《生物磁学》2014,(25):4994-4996
高压氧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医疗实践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临床医生会为他们的病人提供这种治疗选择,但对其机制却不十分了解。通过对高压氧作用机制详细阐述,为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阐述高压氧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禁忌症,更全面、系统的了解高压氧这种治疗手段,全面评估高压氧的治疗安全性。因高压氧具有增加氧输送、免疫功能和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复合效应,而且安全性较高,用于治疗创伤、栓塞、感染等多种疾病。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聋,影响患者的生活。因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如激素、抗凝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但疗效均为得到肯定,无有效的统一治疗方案。通过分析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听力下降,希望能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能存在其他的尚未发掘的治疗领域,期待临床上有更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影响双侧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24例(48耳)双侧突发性耳聋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8例(75.0%),女性6例(25.0%)。年龄14-72岁,平均年龄49.3岁。按照听力曲线分型,低中频下降型0耳(0.0%),中高频下降型16耳(33.3%),平坦型18耳(27.5%),全聋型14耳(29.2%)。分析和比较具有不同听力曲线分型、伴发症状、年龄、伴发疾病、听力损失程度、发病至干预时间的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具有不同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干预时间、听力损失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眩晕症状的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耳鸣的双侧突发性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不伴发耳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的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年龄60岁者(P0.05)。结论:伴发耳鸣、年龄小于60岁的双侧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而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发病至干预时间、是否伴发眩晕症状与其治疗效果均无关。  相似文献   
73.
高压氧逐渐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医疗实践领域。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临床医生会为他们的病人提供这种治疗选择,但对其机制却不十分了解。通过对高压氧作用机制详细阐述,为临床医生在医疗实践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全面阐述高压氧的临床应用、并发症及禁忌症,更全面、系统的了解高压氧这种治疗手段,全面评估高压氧的治疗安全性。因高压氧具有增加氧输送、免疫功能和改变血液流变学的复合效应,而且安全性较高,用于治疗创伤、栓塞、感染等多种疾病。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聋,影响患者的生活。因目前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如激素、抗凝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但疗效均为得到肯定,无有效的统一治疗方案。通过分析评价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的听力下降,希望能为临床医生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可能存在其他的尚未发掘的治疗领域,期待临床上有更多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于老年C57BL/6J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雌激素对老年性耳聋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C57BL/6J雌鼠分为以下4组(10只/组): 3 m组(3月龄组),12 m组(12月假手术组); 12 m OVX组(12月去卵巢组),在9月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正常饲养至12月龄;12 m OVX+E2组(雌激素干预组)在9月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经过1月洗脱期后,给予皮下注射雌激素100 μg/(kg·d),持续2月至12月龄,其余各组小鼠正常喂养。至12 m OVX+E2组小鼠给药结束后,尾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激素水平;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各组小鼠听力阈值变化;用2%戊巴比妥钠麻醉小鼠,断颈后取双侧耳蜗,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形态学变化;TUNEL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凋亡情况;取耳蜗螺旋神经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凋亡蛋白Caspase-3、Bax、Bcl-2 mRNA 表达水平。结果:12 m组与3 m组相比,小鼠听力阈值升高(P<0.01),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出现缺失严重及异常凋亡(P<0.01);12 m OVX组小鼠听力阈值高于12 m组(P<0.01),且螺旋神经节细胞缺失加重,细胞凋亡增多(P<0.01),凋亡蛋白 Caspase-3、Bax mRNA水平升高(P< 0.01),抗凋亡蛋白Bcl-2 mRNA水平降低(P<0.01);外源性给予雌激素12 m OVX+E2组,较12 m OVX组,听力阈值降低(P<0.01),细胞凋亡减少,凋亡蛋白 Caspase-3、Bax mRNA水平降低(P<0.01),抗凋亡蛋白Bcl-2 mRNA水平升高(P<0.01)。结论:雌激素可抑制老年C57BL/6J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从而实现对老年性耳聋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5.
Xu F  Wang HJ  Ma D 《遗传》2012,34(3):253-259
耳聋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感觉系统缺陷,新生儿发病率可达1/1000~3/1000。耳蜗感觉神经上皮毛细胞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导致耳聋,遗传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虽然一些与遗传性耳聋相关的基因及染色体位点已经被定位或克隆,仍有很多耳聋的病因尚不清楚。人们发现,除了常见的热点基因突变(GJB2、SLC26A4、线粒体DNA C1494T和A1555G等)外,一些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也在耳聋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例如,miR-96突变会导致人和小鼠的渐进性失聪,异常的CpG岛甲基化与一些耳聋综合征的发生有关等。文章着重对表观遗传学在耳聋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6.
Zheng BJ  Peng GH  Chen BB  Fang F  Zheng J  Wu Y  Liang LZ  Nan BY  Tang XW  Zhu Y  Lu JX  Guan MX 《遗传》2012,34(6):695-704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引起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12S rRNA基因是药物性耳聋与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收集了浙江省各地区非综合征型及药物性耳聋患者标本318例,对其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发现34个变异位点,已知的1555A>G、1494C>T和1095T>C突变分别占9.1%、0.6%和1.25%。结构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839A>G和1452T>C突变位于12S rRNA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域且未在449例正常对照组中发现,可能增加了耳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其他变异位点为多态性位点。文章数据支持了12S rRNA基因是耳毒性药物的作用靶点之一这一理论,为预测个体耳毒性的发生风险,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治疗安全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以期降低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人们寿命的长短与心血管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上了年纪之后,不仅会逐渐出现头发花白、耳聋眼花、牙齿脱落、满脸皱纹、思维迟钝、动作不灵、步履蹒跚等衰老现象,还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影响健康,威胁生命。  相似文献   
78.
人类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可引起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并提高氨基糖甙类药物对该类耳聋的诱导作用。我们在江苏淮阴发现了一个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家系个体发病呈典型的母系遗传特征,临床可表现为先天性耳聋、中年进行性耳聋乃至完全正常的表型。对家系个体进行研究后发现A1555G突变是引起该家系耳聋的主要原因。我们用EB病毒转化的方法对该家系部分个体行建系工作后,对家系中17个个体的类淋巴母细胞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具有耳聋症状的个体7人(患者组),具有同质性A1555G突变但表型正常的个体6人(携带组),正常婚配对照 5人,与正常婚配对照相比,患者组与携带组在线粒体蛋白合成速率及在葡萄糖或半乳糖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且突变细胞系中线粒体功能缺陷的严重程度与个体的临床表型相关.这些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核基因参与了该疾病临床表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2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79耳)采用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对照组62例(75耳)采用丹参粉针剂治疗.两组疗程结束观察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听力恢复痊愈19耳,显效28耳,有效25耳,无效7耳,总有效率91.1%;对照组听力恢复痊愈10耳,显效20耳,有效26耳,无效19耳,总有效率为74.7%.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u=2.796,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压氧和丹参粉针剂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收到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0.
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可能影响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 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 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 (mtDNA) 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 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58%, 而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25%, 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先证者的线粒体全序列分析表明, 该线粒体基因组共有28个多态位点, 属于东亚人群B4c1单体型。在这些多态位点中, 除A1555G和G7444A突变外, 未发现其他有功能意义的突变。这表明mtDNA G7444A突变可能加重由A1555G突变造成的线粒体功能缺失, 从而增加耳聋的外显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