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782篇
  32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玉米及马齿苋叶片SOD活性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幼苗及马齿苋作材料,通过甘露醇、H2O2、臭氧和强光等胁迫后,用NBT光化还原抑制法测定叶中SOD活性的变化。臭氧和强光能诱导玉米叶片SOD活性增加。0.5mol/L甘露醇处理玉米叶片12h,SOD活性上升,至48h后下降;在该甘露醇溶液中另外加入10^-2mol/L H2O2;处理12h后SOD活性基本不变。对玉米叶片单独用10^-2mol/L H2O2诱导,30min内SOD活性上升到最高值,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又逐渐下降。用耐强光、耐干旱的野生马齿苋作为材料,与玉米相比,其叶片SOD基础活性低于后者;若予以正午强光结合渗透胁迫2h,其叶中SOD活性增幅超过玉米,从种间比较的角度旁证了SOD在抗逆性中的作用。推测植物中存在比活性氧更为直接的物理诱导机制。  相似文献   
22.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醇油比、水含量、游离脂肪酸酸值和催化剂使用寿命对菜子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并与以NaOH、固体碱纳米水滑石为催化剂生物柴油的制备条件相比较.研究表明: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所需最佳醇油比最低,仅为4:1,游离脂肪酸含量对酯交换反应影响甚微,且有较强的抗水性,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剂可可重复使用6次;NaOH为催化剂酯交换反应抗水性最强,随游离脂肪酸的增加,酯交换转化率显著降低;纳米水滑石为催化剂可重复使用5次,酯交换产物易分离,所得产品完全符合德国生物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鱼类疖疮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以引起鱼类疖疮病的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为指示菌,从土壤中筛选到对该致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I6,经16S rRNA分析鉴定为链霉菌(Strptomyces sp.)。链霉菌I6的次级代谢产物对杀鲑气单胞菌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且对鱼类无毒力,在鱼类疖疮病的治疗和防控中具有应用潜力。为了提高链霉菌I6抗菌活性物质的产量,对该I6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AM3-1,最适初始pH为7~8,最佳培养时间为5 d,种子液最适菌龄为36 h。所有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链霉菌I6对鱼类疖疮病病原菌杀鲑气单胞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在渔业生物防治中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
对生防链霉菌Ⅲ-61产生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组分,其最适配方为黄豆粉1.5%,蛋白胨0.3%,蔗糖1.0%,淀粉1.3%,磷酸二氢钾0.02%,硫酸镁0.025%,氯化钠0.5%,配咸水溶液,调pH至7~7.4,加碳酸钙1%。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获得了最优培养条件组合:液体种龄24h,接种量5%~10%,500mL摇瓶培养基装量为80mL,摇床转速240r/min,培养温度31℃,发酵周期96~120h。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的组合昕得菌株Ⅲ-61发酵液对主要靶标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49.5mm,较优化前提高了45.59%。  相似文献   
25.
芹菜斑枯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奎华 《菌物研究》2009,7(3):169-179
以沈阳地区芹菜斑枯病菌的纯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营养及环境条件的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以在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和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水和芹菜汁中不能萌发,在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和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的形成,病菌在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相似文献   
26.
1植物名称藓羽藻(Bryopsis hypnoides). 2材料类别叶状体片段. 3培养条件培养基均为高压灭菌的天然海水,内含0.1mol·L-1NaNO3和0.1 mol·L-1NH3H2PO4.诱导分化的条件为:温度18℃,光照度15 μmol·m-2·s-1,光照时间12 h·d-1.移植后的培养条件为:温度18℃,光照强度20~50μmol·m-2·s-1,光照时间8 h·d-1.  相似文献   
27.
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燕  洪青  李顺鹏 《微生物学通报》2009,36(8):1110-1116
模炼油厂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C-3, 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 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初步研究了其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条件, 在以植物油为碳源、30°C、初始pH 8、Ca2+浓度20 mg/L、250 mL三角瓶中装75 mL发酵液的条件下, 最利于菌株的生长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它的成分为糖脂类物质, 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 mg/L, 具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28.
杀虫素48号产生菌株最适液体营养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杀虫素 48号产生菌株为研究对象 ,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 ,对其最适液体营养条件进行了筛选 ,其组成为 (% ) :可溶性淀粉 3 ,葡萄糖 2 ,花生饼粉 4,蛋白胨 0 6 ,(NH4) ) 2 SO40.3 ,K2 HPO40.10。进一步通过在最适配方和原始配方营养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 ,在最适配方营养条件下 ,该菌株生物量提高了约 5 9% (P <0.01 )  相似文献   
29.
用Fura-2测定缺氧时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用Fura-2荧光测定技术直接监测了缺氧时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_1的变化。实验发现,缺氧可使海马细胞[Ca~(2+)]_1显著增高,并且在缺氧过程中其增高呈现明显的时相性变化。在去除细胞外钙的情况下,缺氧仍能使[Ca~(2+)]_1增高,仅增高幅度有所降低;另外[Ca~(2+)]_1不再出现时相性变化特征。结果提示,胞外Ca~(2+)的内流以及内源Ca~(2+)的释放均参与了缺氧所致海马细胞[Ca~(2+)]_1的增高过程,缺氧时[Ca~(2+)]_1升高的时相性变化为胞外Ca~(2+)内流引起。  相似文献   
30.
漆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木质素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不定形的芳香族化合物 ,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再生有机资源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有关酶类在制浆造纸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木质素的生物降解酶主要有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国外已有该方面的研究报道[5~ 7,9,10 ] ,但多集中在黄孢原毛平革菌 (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方面的研究 ;Slomczyn ski等[8] 研究了Botrytiscinerea的漆酶特性 ;国内有关研究报道较少[3 ,4 ] ,筛选漆酶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