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57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41.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A1R)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致中枢神经系统氧中毒(central nervous system oxygen toxicity,CNS-OT)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大鼠侧脑室注射A1R选择性激动剂CCPA后观察氧惊厥潜伏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5μg、10μg以及20μg CCPA给药组。采用侧脑室注射方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CCPA后,进行0.6MPa HBO暴露,记录大鼠的CNS-OT潜伏期。(2)大鼠侧脑室注射A1R选择性抑制剂DPCPX后观察氧惊厥潜伏期。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和15μg、30μg以及60μg DPCPX给药组。采用脑室注射方法分别给予DMSO和不同剂量DPCPX后,进行0.6 MPa HBO暴露,记录大鼠的CNS-OT潜伏期。结果:脑室注射5μg CCPA组(32.15分±0.8392分)、10μg CCPA组(60.50分±3.150分)和20μg CCPA组(70.91分±2.975分)惊厥潜伏期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注射30μg DPCPX组(14.09分±1.363分)和60μg DPCPX组(8.564分±0.645分)惊厥潜伏期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局部给予腺苷A1R选择性激动剂CCPA可以有效延长CNS-OT的潜伏期;中枢局部给予腺苷A1R选择性抑制剂DPCPX可以有效缩短CNS-OT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142.
目的:研究精神疲劳状态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方法:从某军校随机抽取25名被试,采用模拟飞行任务负荷构建精神疲劳模型,采用NASA-TLX量表评价模型。实验全程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被试脑组织血氧饱和度进行实时监测;实验前后分别对被试的作业绩效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任务后NASA-TLX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任务前(P0.01);任务前后作业绩效发生变化,反应能力测试的正确率下降(P0.01),错误率上升(P0.01);任务负荷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相对于静息状态升高(P0.05)。结论:精神疲劳状态会影响被试的作业绩效。疲劳后脑组织血氧饱和度水平受被试动机以及代偿机制的影响高于静息水平。  相似文献   
143.
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淹水胁迫下转BnERF拟南芥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淹水胁迫下BnERF调节的耐淹防御相关途径,应用RNA-seq技术,对淹水6小时后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WT)和转BnERF株系(E33)幼苗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淹水3天后,E33表现出较强的耐淹性,地上部生长状况和根系发育均明显强于野生型。E33幼苗未淹水处理时相对于野生型单独上调的基因有9个,4个为膜结合蛋白,其中2个参与MAPK级联途径,其它5个参与氧化胁迫及水分调节途径;与未淹水野生型相比,无论是未淹水处理还是淹水6小时后的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抗氧化防护及细胞、器官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上调。另外,淹水6小时后E33的差异基因并未完全覆盖淹水6小时后野生型的差异基因;E33幼苗中缺氧响应、氧化胁迫响应、能量的产生与转变、乙醇代谢途径中的基因以及乙烯响应因子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野生型。上述结果表明,BnERF直接或间接调节植物的淹水胁迫相关生理代谢途径,参与淹水胁迫的防御过程。  相似文献   
144.
微氧条件下,考察肺炎克雷伯氏菌发酵生产1,3-丙二醇过程中柠檬酸和丙酮酸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摇瓶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能抑制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丙酮酸对菌体生长和1,3-丙二醇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 L发酵罐批式发酵表明:补料培养基中加入8 g/L丙酮酸,1,3-丙二醇的产量提高了约10.8%,转化率提高了约4.4%,比生长速率提高了约10.8%。上述结果初步表明,强化能量的产生能够有效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可以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强化丙酮酸的产生以促进1,3-丙二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5.
柳军 《生物学通报》2010,45(2):55-56
<正>2009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理论试题的第17题(以下简称"第17题")为:一个二倍体物种,在A基因座位上有10个复等位基因,在B基因座位上有8个复等位基因;A、B2个基因不连锁。  相似文献   
146.
通过10% PEG-6000短期处理水培7~8 d的玉米(Zea mays L.)幼苗以及水分胁迫处理48 h后短期复水两个过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数小时后成熟根段和幼嫩根段中4种主要玉米质膜水通道蛋白(ZmPIPs)的mRNA相对含量变化,以研究环境水分条件变化对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显示:正常水分条件与胁迫48 h后根成熟区和幼根区段的4种ZmPIPs的mRNA含量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周期规律,成熟根段中ZmPIPs的mRNA相对含量峰值出现在白天中午,而幼嫩根段中则在中午左右最低.水分胁迫后数小时内根中ZmPIP2;5明显下调而其他ZmPIPs变化不大;复水后幼根区段4种ZmPIPs的mRNA相对含量均大幅上调,而根成熟区的ZmPIP1;2和ZmPIP2;5却下调.研究发现,玉米植株对环境水分条件适应后,根成熟区段和幼嫩区段中4种PIPs转录调节的昼夜日变化规律相反;短期水分胁迫及复水时其根不同区段中ZmPIPs也进行着差异性转录调节;推测玉米根不同区段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可能是这些差异的形成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CAR)对50%TBSA烧伤休克期胃内补液时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Beagle犬12只,先期无菌手术行颈动、静脉置管和肠造口术,24h后用凝固汽油燃烧法造成5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随机分为2组(n=6):胃内补液组和胃内补液+CAR组。伤后第一个24h从胃内分别输注葡萄糖-电解质溶液(GES)和含CAR的GES液(20μg/kgCAR溶于GES);伤后24h起实施静脉延迟补液,补液量和速率均根据Park-land公式确定。测定动物非麻醉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肠粘膜血流量(IMBF)和血乳酸(LAC)含量,通过血气分析测定动、静脉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计算氧供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Oext),并统计动物72h死亡数。结果:两组犬MAP和IMBF伤后均显著降低,LAC显著升高;伤后72hMAP回升至0h水平,但IMBF和LAC仍低于或高于0h水平。伤后2h胃内补液+CAR组MAP显著高于胃内补液组(P0.01),但之后两组MAP水平无统计学差别。胃内补液/CAR组IMBF伤后高于胃内补液组,伤后8h起LAC也显著低于胃内补液组(P0.05或P0.01)。伤后两组犬DO、VO2和Oext水平较伤前均显著降低(P0.01),伤后72hDO2恢复至0h水平,但VO2和Oext仍显著低于0h。胃内补液/CAR组DO2、VO2和Oext水平伤后8h起始终高于胃内补液组(P0.05或P0.01)。伤后72h胃内补液组死亡数为3/6,胃内补液/CAR为2/6。结论:50%TBSA烧伤胃内补液时加入卡巴胆碱能显著改善氧动力学指标,降低高乳酸血症,提高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NRF分为NRF组和血流正常组,另选取同期12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NR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A、sdLDL、sST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N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P<0.05)。196例AMI患者PCI术后NRF发生率为34.69%,NRF组年龄大于血流正常组,糖尿病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sdLDL、sST2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UA、sdLDL、sST2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07(0.481~0.934)、0.742(0.513~0.955)、0.737(0.480~0.970)、0.863(0.737~0.960),联合预测大于单独预测指标。结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UA、sdLDL、sST2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9.
研究了黑蕊虎耳草(Saxifraga melanocentra)中岩白菜素衍生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从其地上部分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新的岩白菜素没食子酸酯,主要通过1维和2维核磁共振波谱鉴定结构为11-氧-(4-氧甲基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O-(4-O-methylgalloyl) bergenin(1)] ,该化合物对丙型肝炎丝氨酸蛋白酶(HCVNS3serine protease)具有抑制活性,其IC50为0.32 mg/mL。  相似文献   
150.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不完全氧糖剥夺"的离体脑片模型,该模型满足两个条件,灌流液里氧气部分剥夺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氧糖剥夺"可以导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而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以对抗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因此近年来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而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在缺血半暗带是否有改变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采用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方法,研究"不完全氧糖剥夺"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IPSCs)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完全氧糖剥夺"使GABAAR介导的IPSCs的峰值增加而衰减时程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流的峰值增加是由于GABAAR-氯离子通道的电导增加所致,而与氯离子的反转电位变化无关。这些发现提示在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区域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神经元面对缺血状态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内稳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