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6篇
  免费   1030篇
  国内免费   4520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444篇
  2021年   424篇
  2020年   433篇
  2019年   415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803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838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1086篇
  2007年   739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733篇
  2003年   644篇
  2002年   606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398篇
  1999年   423篇
  1998年   300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53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81.
蛋白亚硝基化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蛋白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是一种在一氧化氮作用下与蛋白半胱氨酸巯基共价结合,使巯基-SH转化为-SNO的反应。作为一种氧化还原依赖的翻译后调控形式,蛋白亚硝基化对多种蛋白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蛋白亚硝基化在植物抗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蛋白巯基亚硝基化的特点、检测方法、功能研究以及在植物抗病调节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82.
人DFF45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表达、纯化带GST标签的DNA裂解因子45(DNA fragmentation factor 45 ,DFF45)融合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构建pGEX-5X-1/DFF45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得到多克隆抗体并用CNBr-activated Sepharose? 4B进行纯化。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特异性,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抗体特异性并观察DFF45的细胞定位。进一步检测DFF45在人类几种细胞系的表达差异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DFF45蛋白并免疫动物后得到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显示抗体效价达1:20 000,Western blot确定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该抗体检测发现DFF45在人类几种细胞系中表达存在差异并观察到其细胞定位。结论:DFF45多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及其在人类细胞系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DFF45基因与肿瘤及其相关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3.
PR10(病程相关蛋白10)类蛋白与植物的抵御外来病害及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有着紧密联系,而且许多PR10类蛋白都具有RNase活性,并通过这种活性抵抗外源病害。根据获得的XIOsPR10基因,将其构建到pET28a中,通过原核表达及磁珠纯化获得目的蛋白,通过RNA消化实验证实XIOsPR10重组蛋白具有RNase活性,进一步揭示了XIOsPR10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984.
《生物磁学》2010,(12):I0003-I0004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江涛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小组在肉碱膜转运蛋白CaiT三维结构研究方面取得最新的进展,相关成果文章刊登在3月28的《自然一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MolecularBiology)上。  相似文献   
985.
欧阳军  彭心宇  李锋 《生物磁学》2010,(17):3316-3318
目的:研究急性肺损伤后血清高迁移率蛋白B-1(HMGB-1)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0例正常成人与40例急性肺损伤病人伤后第1、4、7天的血清HMGB-1水平,同时评定其APACHEⅡ分值。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HMGB-1水平变化与-APACHEⅡ分值的相关性。结果:以APACHEⅡ20为分组界限,急性肺损伤组伤后第4、7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明显相关(P〈0.01)。而创伤后第1天,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伤后第4、7天的HMGB-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P〈0.01),常规检测创伤后血清HMGB-1水平并联合评定APACHEⅡ评分有助于对创伤后脏器功能不全的预测。  相似文献   
986.
《生物磁学》2010,(17):3403-3403
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一位医学科学家领导的研究小组第一次证实小泛素相关蛋白SUMO可与复制蛋白A(RPA)复合物共同协作促进DNA修复。该研究在线刊登于8月13日《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上。  相似文献   
987.
尚媛媛  马克涛  李丽  司军强 《生物磁学》2010,(22):4392-4394
细胞间通讯方式可分为间接与直接通讯方式,以体循环远程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方式完成的调节方式为间接通讯,而以细胞间隙连接为途径进行的细胞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为直接通讯。细胞间隙连接又称缝隙连接,是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组织中的一种细胞连接形式。近年有一系列研究表明缝隙连接胞间通道的异常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将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8.
《生物磁学》2010,(20):I0003-I0003
细胞自噬与肿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而自噬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何种作用却一直存在争议。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朱卫国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发现,肿瘤抑制因子FoxO1(叉头蛋白家族1)是诱导细胞自噬的关键蛋白,其抗癌作用与其诱导自噬功能密切相关。近日,《自然一细胞生物学》(NatureCellBiology)杂志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89.
锌指蛋白在调节植物防卫基因表达和抗性反应上起关键作用。目前,对大豆中C3HC4型RING锌指蛋白基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利用核蛋白筛选系统(NTT)筛选大豆(铁丰8号)干旱处理5h的cDNA文库,获得一个RING锌指蛋白基因。该基因全长927bp,编码308个氨基酸,含有C3HC4-type RING锌指结构域,命名为GmRZFP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m-RZFP1属于C3HC4-type锌指亚家族。Real-time PCR结果表明,GmRZFP1基因受干旱、高盐、高温、低温、乙烯和ABA等胁迫诱导表达,表明该蛋白涉及多种胁迫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163hGFP-GmRZFP1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该类基因在大豆逆境应答反应中的作用,阐明大豆抗逆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0.
防己抑藻效应及其化感物质的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柴民伟  石福臣  马妍 《植物研究》2010,30(6):758-762
通过常温水浸提方法获得12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并分别研究其抑藻效应。结果显示:防己水浸提物(相对浓度1 g·L-1)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的效应最强,最大比生长率为-0.28 d-1。防己甲醇浸提物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抑藻效应显著,且持续时间长,最低有效抑藻浓度为30 mg·L-1。HPLC鉴定结果显示:防己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中主要含有防己诺林碱、粉防己碱等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防己对治理水华发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