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4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150篇
  497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199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研究员?杨小菊研究员?吴向午研究员等耗费十余年时间编著的《银杏植物》专著(图1)于2020年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主编的一系列分册中的一册, 这是第一本编著完成并出版的古植物志书。 中国的古植物研究始自十九世纪后半叶,早期的论著都是由西方国家的学者发表, 直到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才有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的植物化石, 迄今为止也已过去近一个世纪。在过去的百余年里, 中国的古植物学走过了曲折而光辉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关于中生代银杏目化石的系统研究被誉为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42.
耙齿菌糖蛋白的提取分离、理化性质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耙齿菌发酵物经水提醇沉得醇沉Ⅰ、醇溶Ⅱ两部分;Ⅰ透析得内液Ⅰ1、外液Ⅰ2。苯酚-硫酸法、Lowry法、间羟基联苯法测Ⅰ的总糖、蛋白质、糖醛酸的含量分别为43.22、21.11、4.32%;除蛋白和氨基酸分析证明Ⅰ为糖蛋白。气相色谱测定Ⅰ的组成糖及摩尔比为Ara:Xyl:Man:Gal:Glu=1:0.5:4.2:1.6:6.1;HPLC测定分子量为60kD;小鼠耳肿胀实验证实Ⅰ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943.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优化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产酶培养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中水平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酶基本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丝氨酸羟叫基转移酶(SHMT)活力对培养基主要成分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984。得到的最佳培养琏主要组成为:葡萄糖29.5g/L、硫酸铵18.1g/L、玉米浆3.79g/L。SHMT活力最高达到113.7U/ml,比优化前(77U/mL)提高了47.7%。优化后的酶液经酶促反应50h,能催化产生10g/L的L-丝氨酸,比优化前(6g/L)提高66.7%。  相似文献   
944.
[目的]建立一种成本低、得率高的血浆游离RNA的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传统Trizol法、改良Trizol法、试剂盒法提取200μL健康成年人血浆中游离RNA,并比较三种方法所得RNA的浓度、纯度及大小片段RNA得率的差异。[结果]改良Trizol法所得RNA浓度是常规Trizol法的21. 7倍(P <0. 01),是试剂盒法的6. 4倍(P <0. 01);三种方法所得RNA纯度(A260/A280)无显著差异;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血浆游离RNA大小片段的回收率,外参秀丽线虫miR-39-3p(cel-miR-39-3p)代表小片段RNA,GAPDH代表大片段RNA,改良Trizol法检测Cq平均值分别为15. 64和33. 34,平均低于常规Trizol法2. 05~3. 62个Cq,低于试剂盒法0. 32~3. 34个Cq。[结论]改良Trizol法提取血浆游离RNA相较于常规Trizol法提高了10~20倍,增加了得率。  相似文献   
945.
嗅球成鞘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获取高纯度嗅球成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的方法.方法:从新生SD大鼠(3d)嗅球中迅速分离嗅神经层和嗅颗粒层,采用酶消化法分离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细胞,接种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培养板内培养2d,采用NGFRp75和S100蛋白双标免疫组化、以Hoechst33342复染鉴定OECs的纯度.结果:OECs的纯度为(95.64±2.76)%.结论:本法是一种相对简便易行且经济、稳定、有效的OECs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946.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氮素(N)转化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过程之一,可作为生态恢复评价的重要指标。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缘的章古台地区草地、30年生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t.mongolica)、赤松(P.densiflora)和杨树(Populus simonii)人工林为对象。采用PVC顶盖埋管法和离子交换树脂袋法研究了土壤N矿化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生长季内土壤N净矿化量表现为草地(8.06μg/g)和赤松林(9.06μg/g)低于樟子松林(18.36μg/g)和杨树林(17.88μg/g)(P〈0.05);树脂吸附的无机N表现为草地(283.50μg/g dry resin)和杨树林(297.00μg/g dry resin)最低,樟子松林(440.10μg/g dry resin)居中,而赤松林(835.65μg/g dry resin)最高(P〈0.05)。综合分析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矿化特征和N有效性,表明樟子松、赤松和小叶杨均可作为固沙造林选择树种,其表现为赤松〉樟子松〉小叶杨。认为深入开展生态系统N平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评价固沙林的功能。  相似文献   
947.
在吲哚乙酸不同位点偶联载体蛋白对其抗体特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金桂  周燮 《生物技术》1996,6(6):21-25
分别选择吲哚乙醇分子上的C1位羧基和吲哚环上的N位作为偶联载体蛋白的位点,用混合酸酐法和甲醛搭桥法分别合成了两种免疫原IAA—CO—NH一HSA和IAA-N-BSA,并进而制得了对吲哚乙酸侧链识别能力不同的两种多克隆抗体,分别可特异识别甲酯化IAA和游离态IAA;用碳化二亚胺法和甲醛搭桥法分别合成IAA—CO—NH-BSAbIAA—N—OVA两种复合物,以之为包被物,建立了两种IAAELISA。其灵敏度分别为0.35pmol和1.80ppmol;检测范围分别为0.78~800pmol和1.95~2000pmol;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4.45%和4.79%;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15%和1.50%。笔者用这两种ELISA检测了兰花气生根和桑树苗样品中IAA的含量,发现两种检测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48.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12):1131
生态过程模型的发展为研究者在长时间序列和区域尺度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但模型模拟的准确性受到模型自身结构、模型参数估计合理性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能够定量或定性筛选出对模型模拟结果影响较大的敏感参数, 是模型参数校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也是建模和应用的先决条件。该文以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傅里叶幅度灵敏度检验扩展法(EFAST)对Biome-BGC模型的生理生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分别分析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阔叶树的净初级生产力(NPP)、蒸散(ET)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1)模拟红松NPP的不确定性高于阔叶树, 但二者的模拟ET的不确定性均较小。阔叶树的NPPET对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总体上都小于红松。(2)无论是红松、阔叶或其他植被类型, 模拟NPP均表现出对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比叶面积(SLA)和冠层截留系数的敏感性, 这4个参数的高敏感性主要是由模型自身结构所决定的, 与植被类型和研究地区的关系较小。对模拟ET而言, 细根与叶片碳分配比、新茎与新叶碳分配比和SLA均是影响红松和阔叶树ET的敏感参数, 但红松ET主要受参数与参数间的二阶或多阶交互作用的间接影响, 而阔叶树ET则主要是受到敏感参数直接效应的影响。(3)除了上述影响红松和阔叶树碳水通量的共性参数外, 诸如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中叶氮含量、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所有叶面积与投影叶面积之比等也是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 但是其敏感程度随物种不同和研究区不同而不同, 所以这类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本地化, 对于其他不敏感参数则可以采用模型缺省值。  相似文献   
949.
土壤盐渍化对尿素与磷酸脲氨挥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飞  田长彦 《生态学报》2011,31(14):3999-4006
氨挥发是肥料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肥料类型、土壤类型、肥料用量以及土壤全盐量均影响氨挥发损失率及挥发特征。本文采用通气法测定了磷酸脲和尿素两种肥料六个施肥量处理分别施入六个不同盐渍化程度(1.7、9.9、16.4、23.2、29.1、37.9 g/kg)的土壤后氨挥发累积状况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土壤电导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土壤总盐介于1.66 -37.9 g/kg的范围内,随着土壤含盐量增加,尿素与磷酸脲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显著增加;土壤含盐量对氨挥发速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各处理二次线性函数拟合的二项式系数a均为负值,表明:在不同盐渍化条件下肥料的挥发速率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降低的;一次线性函数和Elovich 方程的斜率a随土壤含盐量增加而增大,表明:土壤盐渍化将加剧土壤的氨挥发速率。(3)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与电导值拟合结果符合logistic方程(︱R︱分别为0.9732,0.9815,0.965,0.9182,0.9817,0.9971︱R︱>r0.01=0.9172, n=6),氨挥发累积量随土壤电导值呈“S”型增长。  相似文献   
950.
【目的】研究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非盐环境(ordinary non-saline environment)土壤样品中可培养嗜盐及耐盐细菌(含放线菌)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嗜盐及耐盐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补充5%-20%(w/v)NaCl的MA、ISP2、ISP5、NA和HAA培养基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14株细菌,其中8株为中度嗜盐菌,19株为轻度嗜盐菌,87株为耐盐菌。根据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去冗余,选取6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属于细菌域(Bacteria)的3个大的系统发育类群(门;phylum)(Actinobacteria,Firmicutes,Proteobacteria)的16个科、18个属,代表了41个物种。多数菌株属于Firmicutes门(38株,62.3%)和Actinobacteria门(18株,29.5%)。大多数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物种的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6.9%-99.8%),其中有7个菌株(JSM070026,JSM081004,JSM081006,JSM081008,JSM083058,JSM083085,JSM084035)代表7个潜在新种(potential novel species)。【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普通非盐环境土壤中存在较为丰富的可培养嗜盐及耐盐细菌多样性,并且潜藏着较多新的微生物类群(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