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2篇
  免费   421篇
  国内免费   119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诱导小麦-天兰偃麦草-黑麦三属杂种花粉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法国六倍体小黑麦为母本,分别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天兰偃麦草(Elytrigia intermedia of Agropyron glaucum)的杂交后代中的中间类型3号和5号杂交。由此获得的三属杂种F_1性状介于亲本之间,兼有三属亲本类型的特征,呈中间类型。用马铃薯-Ⅱ培养基培养三属杂种F_1的花药,诱导花粉愈伤组织。将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转入190-2培养基进行分化,已成功地诱导出一批三属间杂种花粉植株,并用Giemsa显带技术鉴定花粉植株的染色体组组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九连小蘖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与培养液的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氨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实验表明细胞生长曲线与培养液的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曲线恰成镜像关系。而细胞生长曲线与培养液的过氨化物酶活性变化的曲线相互平行。从而,可以通过监测培养液的电导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来了解细胞生长状况,并可作为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生物量增长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变态期脂肪体变化及保幼激素类似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从四龄幼虫开始经预蛹和蛹的变态期及羽化为成虫后的脂肪体出现的超微结构变化,蛋白质含量的变动,以及蛋白质颗粒的形成和消失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在幼虫期的后期,脂肪体扩大成宽带状,细胞体积增大的同时出现双核和多核。进入预蛹期,细胞内开始出现嗜碱性“蛋白质颗粒”,血细胞吞噬部分脂肪体细胞。蛹龄一天时,脂肪体转变成块状,细胞内充满大型蛋白质颗粒。在蛹龄5—10天内,“幼虫脂肪体”逐步崩解,围膜及细胞膜消失。至蛹龄12天时转变为预成虫,脂肪体细胞重新出现,并以气管分支为中心聚合成花朵状圆球体,再组成串状“成虫脂肪体”,仍充满蛋白质颗粒。幼虫期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至预蛹期则衰变成几种类型的蛋白质颗粒。(2)六龄幼虫在1—5日龄期间,每克脂肪体的蛋白质含量稳定在7.1—8.4毫克之间,随后逐步升高,至预蛹期达16.3毫克的峰值。蛹初期,雄蛹和雌蛹的含量分别增高到预蛹期的1.63和2.4倍。但在蛹龄2—8天内迅速下降到六龄幼虫期的水平。至蛹龄9—13天时间(包括预成虫),含量又突然猛增,雌蛹尤为显著。蛹期脂肪体细胞充满着的几种蛋白质颗粒,在羽化为成虫后的24小时内全部消失。在六龄幼虫期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20微克)作体壁处理,可使幼虫期延长4天,并使九日龄幼虫的脂肪体仍保持幼虫型状态。  相似文献   
14.
虫草子囊壳壁为拟薄壁组织,基部与子座菌丝相联,顶端有一孔口,其内无缘丝,中心腔内无侧丝,基部着生的子囊垂直平行排列。子囊顶端中央是乳状突起,围以隆起的环状膜质边缘。成熟时,其顶端乳状突起膨大,膜质边缘也随之翻卷,中央有一小孔。同一子囊壳内子囊顶端发育阶段不同,说明子囊的形成不同步。子囊内含有两条平行的具横隔的子囊孢子。虫草子囊顶端形态结构即不象虫草属模式种蛹虫草,也不象头状虫草,说明子囊顶端的形态结构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盘菌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雨生 《真菌学报》1992,11(3):207-209
  相似文献   
16.
吴杰  陈培熹 《生理学报》1992,44(4):340-346
Simple spike of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PC-SS) was recorded with microelectrode. In the NCCVF (normalized cross-covariance function) histogram, spontaneous PC-SS does not show obvious peak. When the saphenous nerve is stimulated at lower intensities, which elicits the A-fiber input only, the discharge response (A-CED) consists of an early component with a latency of 16.7 +/- 0.9 ms and a late component with a latency of 270.8 +/- 12.8 ms. After A-fibers are blocked selectively by polarizing current, the stimulation at a suprathreshold strength for C-fiber evokes a characteristic response (C-CED) with a latency of 142.4 +/- 4.3 ms. However, the C-CED can not be evoked by the inputs of A- and C-fiber simultaneously. In NPSDF histogram, the spontaneous activities of PC-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high and the low peak group. The high peak group (n = 15) has a peak energy value of 15.7 +/- 4.7 x 10(-3) and peak frequency of 4.07 +/- 1.69 Hz. A-fiber input causes an increase of the peak value, while C-fiber input causes a decrease. The low peak group (n = 16) has a peak energy value 8.4 +/- 1.4 x 10(-3) and peak frequency of 3.67 +/- 2.90 Hz. Both A-fiber and C-fiber inputs cause an increase of the peak value, but the effect of A-fiber input was more promin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ure C-fiber input can reach the cerebellar PC and elicit characteristic simple spike response.  相似文献   
17.
陈振富 《昆虫知识》1992,29(6):328-331
<正> 一、异稻缘蝽的发生及为害 异稻缘蝽Leptocorisa acuta(Thunberg)以成虫、若虫刺吸稻株、穗汁液,造成生长缓慢,花穗萎缩,谷粒干瘪,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影响产量,降低米质。异稻缘蝽以前在我县间歇性零星发生。自80年代后,发生面积迅速扩大,每年发生面积3.5~4.6万亩,目前全县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山坑田发生较洋田严重,晚造稻为害重于早造。我县1981、1982、1983、1986、1989年发生严重,1986年晚造在翁田、昌洒、龙马发生面积21000亩,一般百株有虫100~300头,多达1000头以上,损失20~40%,受害严重的稻田颗粒无收,1989年新桥、蓬莱、南阳、  相似文献   
18.
19.
该文记述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中发现的小刺球藻类化石Micrhystridium regulare,regulare,讨论了它们的产出层位及其归属,并对小刺球藻类化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分布作了简要的归纳,最后提出了小刺球藻类化石在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地层的划分和大区域地层对比中重要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绿褶托菇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我国蘑菇科Agaricaceae的一个新记录种——绿褶托菇Clarkeinda trachodes (Berk.)Singer,该种所隶属的绿褶托菇属Clarkeinda O. Kuntze现知是个分布于热带亚洲的单型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