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数据源,对构树近10年(2010~2019)的年度发文量、学科分布、被引用情况、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构树研究发文数量平均在27篇/年,且主要集中于农业科学领域,占总文献的69.57%;刊载文献最多的是《安徽农业科学》杂志;构树相关研究最多的单位是贵州大学;单篇引用率最高的...  相似文献   
122.
生物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生物技术,即利用天然生物的机能及其酶系统进行物质生产和净化环境的技术;二是新兴的生物技术,即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兴生物技术,人工改造的生物机能及其酶系统进行物质生产和净化环境的技术。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消除环境污染的直接应用,如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污染的生物监测等;  相似文献   
123.
五步蛇蛇毒的分离纯化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步蛇蛇毒冻干粉经过SephadexG-75分子筛层析,使纤溶酶和类凝血酶初步分离;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对2种酶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了纤溶酶和类凝血酶。2种酶在HPLC图谱上均呈单一峰,在SDS-PAGE图谱上均为单一条带,纤溶酶分子量大约为24.1kDa,类凝血酶分子量大约为14.4kDa,与以往报道相符。酶的总活力回收率大大提高,纤溶酶的活力回收率达23.9%,类凝血酶的活力回收率达34.5%。实现了对蛇毒的综合利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蛇毒探索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4.
笋壳过氧化物酶提纯及综合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挥发性酸和碱调节鲜笋壳压榨液 pH值 ,分别获得无盐Fraction Ⅰ和fraction Ⅱ ;其压榨后的蒲渣作为造纸原料和栽培食用菌的基质 ;对分离Fraction Ⅰ和Fraction Ⅱ后的汁液 ,加入Fe2 +并超滤浓缩 ,经硫酸铵盐析和丙酮分级后 ,进行CM 2 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 ,以 pH5 .2乙酸钠分级洗脱 ,获得RZ为 3 .0以上的高纯竹笋过氧氧化物酶。揭示了竹笋加工成罐头食品后其尾料通过系统生化工程处理 ,获得系列产品的途径 ,减少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 ,提高了主产品附加值 ,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5.
正1.《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双月刊,1982年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最新科研成果,介绍野生植物综合利用,栽培、引种技术。主要栏目包括综述、研究报告、资源研究、应用开发、裁培技术、信息报道等。  相似文献   
126.
江西龙胆科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西龙胆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资源,对该科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正>《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杂志系由中国全国供销合作社主管、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2-1381/Q;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9690;邮发代码:28-245.其办刊宗旨是报道野生经济植物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8.
薯莨(Dioscorea cirrhosa Lour.)别名红孩儿、朱砂莲、山羊头,属薯蓣科(Dioscoreacea)植物,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有待于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适宜广泛推广栽培。一、形态特征粗壮草质藤本,块茎圆锥形、矩圆形或卵形,表面棕黑色,栓皮粗裂具凹纹,鲜时割伤有红色粘液;多须根。茎圆形,绿色,右旋,平滑无毛,有分枝,近基部有刺。单叶,革质  相似文献   
129.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始建于1978年,是我国专门从事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和农林特产资源深加工研究的中央级科研院所,现设植物资源、资源化学、生物化工、食品工程、工艺装备和天然日化6个重点研究室,拥有各类专业人才百余名,其中研究员21名、国家级专家9名,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奖38项。  相似文献   
130.
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莹  田龙  徐敏慧  王蓓  宋冰  李玉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658-3670
中国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每年产生约1亿多t菌糠,菌糠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和多糖等物质,但大部分菌糠都被当作废弃物直接丢弃或焚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新时期的环保政策,如何变废为宝,科学、环保、经济、合理地利用菌糠成为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食用菌菌糠综合利用的方式和现状进行阐述,探讨菌糠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菌糠利用的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食用菌菌糠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