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864篇
  39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9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南方铁杉上斑痣盘菌科一新种—铁杉小双梭孢盘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在安徽黄山采自南方铁杉针叶上的小双梭孢盘菌属一新种,即铁杉小双梭孢盘菌对新种作了汉文和拉丁文描述。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  相似文献   
92.
患病大鲵中嗜水气单孢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5月,贵州省贵定县人工饲养的大鲵(娃娃鱼)发生了以四肢和腹侧的皮肤溃烂、口腔粘膜弥漫性出血以及肝脏肿大为临床病理特征的传染病。本研究对该传染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菌株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药物敏感性、药物治疗及灭活乳化疫苗免疫保护方面的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动物回归分离菌株与病原分离菌株其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一致,分离菌基因16S rRNA测序检测与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达到99.57%以上,因此确诊该病为鱼类嗜水气单孢菌感染。致病株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敏感药物治疗能抗菌,但皮肤溃烂组织、深部肌肉组织抗炎效果较差。经致病菌株灭活乳化免疫和免疫保护攻毒试验表明,灭活乳化疫苗免疫平均保护率达83.33%。  相似文献   
93.
中国蚋属一新种(双翅目:蚋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中国蚋属绳蚋亚属一新种-重庆绳蚋,新种S.(G.)chongqingensissp.nov.模式标本采自重庆四面山,保存于重庆市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94.
地震中的传染病——气性坏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什么是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感染.感染的伤口内肌肉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气体,积聚在组织间隙内,压迫伤口边缘,有时整个肢体发生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由于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严重毒血症,患者进而出现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95.
李娟  熊红霞  戴玉成 《菌物研究》2008,6(3):125-128
仲氏针层孔菌和假斑点嗜蓝孢孔菌为中国孔状木生真菌2新记录种。本文根据采集的标本材料提供了该2个种的详细描述和线条图。  相似文献   
96.
张国斌  张喜贤  王云月  杨红玉 《遗传》2013,35(8):971-982
病原菌的侵染激发植物大量防御响应基因的表达, 其中转录因子在协调庞大的抗病防御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是最具破坏力的死体营养型病原真菌之一, 在农业生产上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ERF(Ethylene response factors)、WRKY、MYB等家族中参与灰霉病防御反应的转录因子的功能研究进展。转录因子通过复杂的mRNA或蛋白水平的互作方式构成了精细的调控网络, 以激活下游防卫基因的表达, 从而诱导抗病反应。一部分转录因子是协调不同激素信号通路交叉响应的重要节点和调节器, 将植物抵御不同类型病原菌的分子机制联系起来。对这类转录因子的研究将为研究植物其他病原菌防御机制提供线索, 另外深入理解抗病机制将有助于研究者在作物改良和保护中更高效地利用抗病基因。  相似文献   
97.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11种常绿乔灌木叶片虫食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昆虫对植物叶片的取食行为和伤害方式,作者选择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内的11种常绿乔灌木为对象,对叶片虫食状类型和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共发现16种虫食状类型,每种植物叶片虫食状类型数在10–13种之间,每种虫食状出现频率在0.5–28.7%之间。缘食状出现频率最高(28.7%),虫瘿和泡状出现频率最低(0.5%)。(2)叶片虫食状分布格局可分为3种类型,即一种虫食状占绝对优势的单优格局,如马银花(Rhododendronovatum)和檵木(Loropetalumchinense);两种虫食状(缘食状和顶食状)共占优势的双优格局,仅有木荷(Schimasu-perba);3种及3种以上虫食状占优势的多优格局(其余8种植物)。(3)叶片虫食状多样性指数变化在1.57–2.23之间,最高为苦槠(Castanopsissclerophylla),最低为马银花;乔木的多样性指数(2.040)高于灌木(1.882),优势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伴生种,但差异均不显著;多样性指数反映了虫食状类型和出现频率的综合差异。(4)16种虫食状类型中有8对显著正相关,4对显著负相关,可能反映出不同类型昆虫取食植物的趋同和差异。  相似文献   
98.
患者,女,61岁,确诊肺结节病、口服糖皮质激素7月,双手背及腕部红色斑块3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棘层增厚,真皮浅、中层中性粒细胞、淋巴、组织细胞、浆细胞、多核巨细胞混合性浸润,可见散在双轮廓厚壁酵母样结构。六铵银染色见不规则肿胀菌丝及酵母样厚壁孢子。真菌培养见棕/灰褐色菌落,镜下见棕色分隔孢子。ITS区序列分析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e。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00 mg/d,联合外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2次/d,连续用药4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9.
以捕食线虫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 YMF 1.03170为研究材料,通过优化sgRNA 表达驱动体系 tRNAGly,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成功获得基因定点编辑菌株。将该CRISPR/Cas9系统与同源重组相结合,可精确地对两个目的氨基酸编码基因同时进行定点置换。结合代谢图谱及前体化合物饲喂实验,发现6-甲基水杨酸合酶编码蛋白新的活性位点Arg17、Arg18、His33和His34。本研究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应用在少孢节丛孢中,并成功建立基因编辑精细体系,为快速构建少孢节丛孢的遗传转化体系和研究该菌的基因功能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0.
2009年8月在广东省龙川县定南水河采集到一份弯枝藻属的标本,其形态特征介于弯枝藻(Compsopogon caeruleus)和疏枝弯枝藻(Csparsus)之间。植物体株高10~18cm,主轴直径180~270μm,微收缢;中轴细胞近球形和扁球形,横壁收缢明显,直径150-200μm,高100~110μm;皮层细胞1层,中轴细胞缢缩处为2—3层;多角形或卵形,长25~35μm,直径20-25μm;分枝直出至侧生,某些基部细胞特化为假根;分枝顶端渐尖、急尖或二叉状;单孢子球形,直径10—14μm。该标本可能为弯枝藻和疏枝弯枝藻在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