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喙果绞股蓝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喙果绞股蓝(Gynostemma yixingenseC.Y.WuetS.K.Chen.)的茎叶分离到7种化合物:喙果黄素(yixingensin)(I)、山奈酚(kaempferol)(I)、商陆素(ombuin)(Ⅲ)、商甙(om-buoside)(Ⅳ)、槲皮素(quercetin)(V)、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Ⅵ)和硬脂酸(Ⅶ)。其中,喙果黄素为新的黄酮甙,通过光谱分析及化学反应鉴定为商陆素一3-O-β一D一葡萄糖成。  相似文献   
103.
绞股蓝对电休克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又名七叶胆,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有实验证明其具有增强学习记忆的功能。本实验主要验证绞股蓝对电休克法造成的SD大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实验方法分为四个过程:①建立大鼠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②采用电休克的方法破坏大鼠的记忆,建立记忆遗忘的大鼠模型;③把记忆遗忘的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2.5%绞股蓝提取物的溶液和0.9%生理盐水(每天每只8ml/100g)对两组模型大鼠进行灌胃饲养8天;④观察测试大鼠的空间分辨学习记忆的改善情况,用Y型迷宫模型测试出记忆错误次数、正确率、测试总时间和主动回避次数等参考指标。结果表明绞股蓝组与对照组相比,错误次数较少,正确率较高,测试总时间较短,主动回避次数较多。由此证明绞股蓝对SD大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为鉴定黄山野生绞股蓝中皂苷类成分,为黄山野生绞股蓝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实验选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首先选取4种具有达玛烷型结构的皂苷标准品进行分析,总结达玛烷型皂苷类物质质谱裂解规律及特征离子碎片信息,再依据这些规律快速鉴定黄山野生绞股蓝中的皂苷类物质。从黄山野生绞股蓝中共鉴别出25种皂苷类物质,其中有6个化合物在该植物中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05.
以中草药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 Makino]为化感供体材料,研究其不同浓度的提取液(0、5、10、25、50 g/L)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esa)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1)绞股蓝提取液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随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大和培养时间延长均呈增强趋势,且25 g/L绞股蓝提取液培养15 d时的抑制率达到最大(79.41%)。(2)各浓度绞股蓝处理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内的叶绿素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提取液浓度升高以及处理时间延长叶绿素a含量较对照的降低量越多,表明蛋白核小球藻光合作用受到的影响也越大。(3)绞股蓝处理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的膜透性(吸光度OD_(264))显著高于对照,且膜透性随着提取液浓度增大而增强;高浓度提取液处理下,藻细胞内部的可溶性蛋白质(OD_(280))及核酸(OD_(26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细胞内部的可溶性蛋白质及核酸向胞外渗透增多。研究发现,绞股蓝提取液能够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并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绞股蓝提取液能促进藻细胞叶绿素分解、增加细胞膜透性,引起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向胞外渗透量升高,导致藻细胞结构受损,代谢功能紊乱,从而达到化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对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绞股蓝伴生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叶榕、尾叶山茶和水马桑等是常见的对绞股蓝具有遮荫作用的乔灌层植物.绞股蓝伴生群落计有47科86属102种维管植物,以蓼科、伞形科、菊科和百合科种类较多,绵毛金腰是伴生群落的优势种,它与冷水花、吉祥草、楼梯草和箬竹等是绞股蓝的重要伴生种.伴生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表明整个环境适于绞股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7.
为克隆绞股蓝的β-香树脂醇合酶基因(β-amyrin synthase,bAS),探讨绞股蓝bAS的性质特征及其与绞股蓝三萜生物合成及调控的可能关系。本研究根据绞股蓝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设计合成bAS全长扩增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绞股蓝bAS的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全长序列并连接克隆载体进行测序,利用ExPASy等在线工具及MEGA-X软件对测序结果做相应的生物信息分析。测序结果显示绞股蓝bAS的cDNA的ORF全长共2 283 bp,编码760个氨基酸。该序列信息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GM251742。对绞股蓝bAS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性质与结构预测和系统发育分析。bAS的全长cDNA序列的成功克隆,为绞股蓝bAS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并可为研究绞股蓝三萜合成通路的调节方式提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攀援植物绞股蓝幼苗对光照强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遮阳网产生光照强度梯度,以研究攀援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幼苗对光梯度的形态和生长反应。结果表明:1)相对生长速率、净同化速率和总生物量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总叶面积、比茎长、株高、分枝角度、叶面积率和比叶面积却增加;2)株高生长与相对生长速率成负相关;3)幼苗生物量分配对光梯度的反应不敏感。这些结果意味着绞股蓝幼苗的形态和生长反应对不同光环境具有可塑性,比茎长和株高随光照减弱而增加有利于绞股蓝幼苗“寻找”到外界支持物。  相似文献   
109.
绞股蓝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绞股蓝茎尖作为外植体,接种于MS+1mg/L 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中,茎尖逐渐形成芽苗,芽苗分离后接种于MS+1mg/L 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同时从增殖的芽苗上不断地诱导出幼苗,将幼苗分离转入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中,幼苗生根,形成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10.
绞股蓝雌雄种群觅源行为和繁殖对策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雌雄异株,种群性比偏雄。作者利用比较生态学方法,从行为生态学角度探讨相同生境中绞股蓝雌雄种群的觅源行为和繁殖对策,得到如下初步结果和结论:(1)绞股蓝雄性种群的主枝生物量比显著大于雌性种群,这意味着雄性种群的营养繁殖投资显著增加,而两性种群在其它结构中的生物量分配无显著差异;(2)雌性种群的叶面积比和单位叶面积比雄性种群显著增加,这与两性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