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悬滴汽相扩散法生长了从产碱菌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麦芽四糖淀粉酶的晶体,并在Mar Research面探讨器收集了一套2.7埃分辨率的衍射强度数据。用分子置换法解得了该种晶体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两种不同麦芽四糖淀粉酶晶体中的分子堆积和作用,对影响蛋白质体分子堆积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2.
L-谷氨酰胺精制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将谷氨酰胺粗晶进一步精制纯化使其达到国外质量标准要求的方法,报道了对粗晶谷氨酰胺的脱色条件,粗晶谷氨酰胺溶解液上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的操作技术和用乙醇析晶后得到的纯品谷氨酰胺的质量情况。  相似文献   
143.
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是最致命的传染病病原体之一,然而2019年新冠疫情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造成了沉重打击,因此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来源Ⅰ型3-甲基腺嘌呤DNA糖基化酶TagA(Mtb TagA)可识别和切除受损烷基化碱基,以此维持基因组的正常复制、转录和翻译,但其结合底物的类型、催化机制以及结构基础尚不清楚。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Mtb TagA,通过镍介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蛋白。动态光散射(DLS)试验发现Mtb Tag A蛋白以单体分布于溶液中,可与底物次黄嘌呤(Hx)和3-甲基腺嘌呤(3MA)结合,并改变其聚集状态。进一步结晶筛选优化出片状晶体,通过X光衍射获得分辨率为7?的衍射数据。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DNA糖基化酶蛋白的生化性质和结构性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4.
145.
我们为了研究叶录体的分子遗传、分子进化和遗传工程,从78年开始对烟草、水稻和油菜等植物的组分Ⅰ蛋白进行了研究。在对它们进行提纯的基础上,从80年开始又对烟草的组分Ⅰ蛋白进行了结晶和超速离心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46.
摘要:【目的】假坚强芽孢杆菌四氢嘧啶羟化酶蛋白纯化、晶体制备及X-射线衍射研究。【方法】通过PCR从假坚强芽孢杆菌OF4中克隆获得四氢嘧啶羟化酶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经过原核表达,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和分子排阻色谱法纯化蛋白,289 K下采用座滴法进行晶体筛选和制备,在低温100 K下通过X-射线衍射仪(Rigaku MicroMax-007 HF)收集晶体衍射数据。【结果】通过原核表达及纯化成功获得了适合晶体生长的蛋白BpEctD。通过筛选最终在蛋白浓度为6.5 mg/mL及含有0.2 mol/L MgCl2·6H2O,0.1 mol/L Bis-Tris pH6.5,25% (W/V) 聚乙二醇3,350的缓冲液中获得了理想的蛋白晶体,其大小约为360 μm×240μm×60 μm,并在100K下成功收集了衍射数据,晶体衍射分辨率为2.40,空间群为三斜晶系P1,晶胞参数为a=45.18,b=58.87,c=68.81,α=77.48°,β=86.03°,γ=66.97°,每个不对称单位中含有2 个BpEctD单体,马修斯系数为2.44 3/Da,溶剂含量约为49.53%。【结论】衍射数据的成功收集为假坚强芽孢杆菌OF4四氢嘧啶羟化酶三维结构的解析奠定了前期基础,将有助于阐明四氢嘧啶羟化酶的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47.
东方栓孔菌在染料脱色中的应用及其脱色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东方栓孔菌(Trametes orientalis)菌株Cui 6300发酵所得的粗酶液,对刚果红、结晶紫、铬天青、亚甲基蓝和中性红5种染料进行了催化脱色试验,并对其中脱色效果较好的染料进行了脱色条件优化.结果表明:东方栓孔菌漆酶粗酶液对结晶紫有相对较好的脱色效果.添加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ABTS)的粗酶液对结晶紫的降解效果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后续试验中直接采用粗酶液.脱色条件优化结果为:最佳初始pH值6.0,最佳培养温度55℃,最佳接种量2.0%,最佳转速160 r/min,最佳底物浓度160 mg/L.在此条件下反应96 h,脱色率可达98.45%.本试验说明东方栓孔菌在印染废水治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菌株应用于染料脱色.  相似文献   
148.
膜蛋白结晶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膜蛋白执行着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物学功能,其分子的三维结构解析对阐述其功能及开展理性药物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膜蛋白结构解析以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为主,该技术需要高质量晶体作为衍射对象.然而由于膜蛋白具有两亲性,难以得到高度有序的三维晶体,进而导致其结构解析十分困难.针对此问题,研究者们发展了一些专门面向膜蛋白的结晶方法,如基于去垢剂的方法,基于脂类的方法等.本文回顾了这些方法,并对未来膜蛋白的结晶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9.
采用化学衍生和溶剂结晶法,建立起一条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的技术途径。通过对植物甾醇的乙酰化,溴化-脱溴和皂化反应,并结合相应试样的重结晶操作以分离豆甾醇。利用此方法从植物甾醇混合组分分离豆甾醇,其产率为6.9%,回收率45.7%,具有生物工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0.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原料而合成得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目前工业规模化生产的聚乳酸主要是以左旋乳酸合成得到的聚乳酸,制得的制品透明性好,但缺点是不能耐热。添加成核剂可以提高聚乳酸的结晶度,从而提高它的耐热性能。本文综述了有机成核剂和无机成核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