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9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9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PH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H结构域是一种存在于多种信号转导蛋白和细胞骨架蛋白中的大约由120个氨基酸组成的功能性区域.不同蛋白质中的PH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的同源性并不很高,但其空间结构中肽链主链的折叠方式基本相同,而主要差别存在于其中的三个可变环上,含有这些环的侧面带有正电荷,被认为可能是其配体的结合部位.目前已知的配体有G蛋白βγ亚单位(Gβγ)、蛋白激酶C(PKC)和磷脂酰肌醇衍生物(PIP2或IP3),所以PH 结构域可能介导信号蛋白与这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网络的构成.  相似文献   
122.
三链DNA的形成抑制DNA结合蛋白与启动子的结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泳迁移分析方法及DNaseⅠ足迹实验表明21nt脱氧寡核苷酸G3TG2T GT2G5TG2TGT(CP1)与乙肝病毒(HBV)核心启动子(Cp)片段之间三链DNA的形成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稳定性.凝胶滞留实验显示, 在大鼠肝细胞核提取物体外转录系统中, CP1可特异地抑制DNA结合蛋白与Cp片段的结合, 而不能与Cp结合形成三链DNA的脱氧寡核苷酸CP3(TGTG2TG5T2GTG2TG3)对蛋白与Cp的结合并无抑制作用.这些结果表明, 三链DNA的形成有可能抑制HBV D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123.
不同籼稻品种的矮生性与内源ABA水平及其结合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了内源脱落酸及其结合蛋白与含有不同矮秆主基因的籼稻矮生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籼稻的矮生性也受内源ABA及其结合蛋白协同调控。矮秆品种幼苗内源ABA及其幼芽膜上ABA结合蛋白水平显著高于离秆品种,且含有强矮化效应的sd-g基因的新桂矮、双矮的内源ABA及其结合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含sd-1半矮秆基因的广场矮。外源ABA能显著抑制籼稻幼苗伸长,苗高下降率与ABA结合蛋白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且矮秆品  相似文献   
124.
本文用荧光光谱技术和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PAMP和脂质体的相互作用。PAMP与带负电磷脂作用后,其内源性荧光光谱峰位兰移,其荧光强度更不易被碘离子猝灭,提示PAMP和脂作用后其发荧光的色氨酸可能由水相移至疏水相。我们用自旋标记磷脂的猝灭实验测量了PAMP的插膜深度。FTIR实验表明,PAMP和带负电磷脂双层作用后将诱导PAMP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125.
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酸结合蛋白是一族多源性的小分子胞内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多种细胞,它在长链脂肪酸的转运,低谢调节中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异常还可能与心肌肥大,心肌缺血,冠心病,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糖尿病以及癌症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6.
李信平 《蛇志》1998,10(4):50-51
我院1994~1997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503例蛇伤患者,结果治愈498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99%。其中重型68例,危重型1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3例中,男性461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2岁。卖蛇从业人员427人,占8...  相似文献   
127.
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311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小莉  黄晓霞 《蛇志》1998,10(3):63-64
毒蛇咬伤是急性中毒症,我国发病率为0.3%,个别高发区达3.3%[1],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如不及时抢救延误时机,可导致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现将我院门诊部1997年收治的311例各类蛇伤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1例中男性20...  相似文献   
128.
毒蛇咬伤的中西医结合用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蒋三员  李景新 《蛇志》1998,10(4):7-9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的临床中西医结合用药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毒蛇咬伤病例120份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毒蛇咬伤的临床用药中,以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益气养血的中药与抗蛇毒、抗炎、抗过敏、抗休克、利尿排毒和保护脏器功能的西药结合用率达1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伤,有利于内外同治,标本兼治,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9.
130.
本文用FRAP(fluorescencerecoveryafterphotobleaching)技术,测量了静息状态和刀豆素A刺激不同时间后巨噬细胞膜磷脂、ConA受体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的变化。结果显示ConA刺激后膜磷脂和ConA受体的扩散系数和荧光恢复率均较静息状态的巨噬细胞明显降低,磷脂流动性的变化与ConA受体流动性的变化呈正相关。提示受体介导内吞导致的膜磷脂流动性的降低,可能是由于配体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形成配体-受体复合体,增加了受体的负荷,使受体的流动性降低,进而使膜磷脂的流动性降低。巨噬细胞内吞过程中膜磷脂和ConA受体流动性的降低,可能还与ConA刺激后巨噬细胞胞浆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