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573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对云南腾冲热海 3个高温热泉中菌藻席和泉底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直接从环境样品中提取总DNA ,用两套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 ,分别得到包含V8和V9高变区的 1 6SrDNA片段 ,进行DGGE分析。结果表明 :菌藻席和泉底沉积物中不仅物种组成差异较大 ,而且都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 ;一些关键的生态因子 ,如氧气、温度等会对群落中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2.
Actinobacteriaclassisnov .一般包括具有超过 50%G+C的DNA碱基组成的微生物。实验中在分土培养基中 ,添加了Nalidixicacid及Aztreonam和Benlate ,从 4份土壤样品中 ,共分离得到 64株细菌 ,革兰氏阳性细菌共计 5 6株 ,占所分离菌株的 87 5 %。任意挑选其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选用以高G +C含量革兰氏阳性细菌为靶点的PHGC探针及PNHGC对照探针 ,并联合使用我们自行设计的适用于Actonobacteria  相似文献   
933.
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解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7  
早在三十年代苏联学者从土壤中分离到硅酸盐细菌,并测定解钾强度,培养5d分离出来的钾量为原硅酸盐中含量的15.9%,同时在不同土壤和不同农作物上进行了盆栽和田间试验,证明对农作物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硅酸盐细菌的作用是刺激作用,为农作物补充钾素营养是微不足道的。 作者分离到硅酸盐细菌HM8841菌株,经工业发酵研制成菌剂。该菌剂经几年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在缺钾土壤上对各种农作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尤其在土壤中速效钾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施用该菌剂增产更加明显。这充分说明土壤缺少速效钾是限制农作物增产的重要原因。HM8841菌株能为农作物提供一定量的钾素使农作物提高产量。但其解钾能力有多高,能提供多少钾素,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此作者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底物对HM8841菌株的解钾效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34.
丁草胺对水稻土甲烷释放和厌氧细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水稻田的化除面积增加很快,除草剂的使用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因而除草剂大量使用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威胁性影响,引起农产品农药含量超标,或者即使不超标也由于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最终进入人体危害健康。除草剂致癌、致突变和致畸胎的事实不胜枚举。除草剂在水稻田使用,至少有70%进入土壤,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935.
箭舌豌豆根瘤液泡中细菌周膜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善华 《微生物学报》1995,35(5):381-385
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幼龄箭舌豌豆根瘤侵染细胞的细胞质较少,中央是一些体积较大的液泡。细胞质中侵入线经常可见,由侵入线释放出来的细菌均有细菌周膜。这些细菌只位于细胞质中,不出现在液泡里面。成熟根瘤中的侵染细胞与此不同,它们中有大量的成熟侵染细胞,细胞质丰富,里面充满大量细菌,中央常有一个大液泡。当中央液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时,位于其附近的细菌可通过液泡膜内吞、液泡膜与细菌周膜融合及液泡膜破裂3种途径进入液泡,后一种途径常伴有寄主细胞质。液泡中的细菌绝大部分裸露在外,只有个别细菌具有细菌周膜且多位于液泡膜的破损处附近,因此细菌周膜可能是原来就有的。  相似文献   
936.
植物病原棒形细菌从棒杆菌属中独立出来之后,对于其中各菌分类地位的确立一直有较多争议。近年来已分别归入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短小杆菌属(Cur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和拉氏杆菌属(Rathayibacter)5个属中。但此后又有人提出有些属中仍有异质性。这些分类上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分类手段逐渐由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向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多相分类法过度。新的方  相似文献   
937.
土壤食细菌线虫的原位富集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孔径的尼龙网袋(1mm和5μm),将盆钵供试土壤分成内外两层,内层土壤混合猪粪或稻草,并以不添加猪粪和稻草的供试土壤作为空白;外层直接接入供试土壤,进行培养,以获取土著食细菌线虫大量富集的试验土壤。结果表明:添加基质(猪粪和稻草)显著地促进了土壤线虫的繁殖,大量繁殖的线虫通过1mm网袋迁移至外层未加基质的土壤,而采用5μm网袋则限制了线虫向外层土壤的迁移。添加猪粪的1mm网袋处理经过28d培养后,外层土壤线虫数是空白处理的9.1倍;添加稻草的1mm网袋处理经过35d培养后,外层土壤线虫数是空白处理的5.9倍。添加两种基质的5μm网袋处理,外层土壤线虫数和空白处理差异不大。添加基质主要是促进了食细菌线虫的繁殖,在培养结束时,添加猪粪的1mm网袋处理的食细菌线虫比例达到98.2%,添加稻草的1mm网袋处理的食细菌线虫比例达到90.5%,两个处理食细菌线虫的总数分别是空白处理的14.8倍和8.9倍,并且主要是Protorhabditis sp.线虫的增加。  相似文献   
938.
随着各种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大量的DNA序列数据涌现出来,为研究在基因组中寻找水平转移基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基因序列特征分析和支持向量机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基因序列的特征差异发现水平转移基因.依据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选取了绝对密码子使用频率(FCU)作为序列特征,主要因为它既包含了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的信息,也包含了基因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信息,支持向量机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水平转移基因分析和预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另外,提出了基于分链的水平转移基因预测新方法,即将细菌基因组前导链和滞后链上的基因区别对待,分别进行水平转移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基本预测方法要优于目前预测结果最好的Tsirigos等提出的基于八联核苷酸频率的打分算法,命中率的相对提高率最高达31.47%,而基于分链的方法对水平转移基因的预测取得了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39.
白念珠菌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免疫受损人群不断增多,该人群念珠菌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分离到的白念珠菌耐药株增多,有关白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进展。就白念珠菌对唑类、多烯类、5-氟胞嘧啶、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40.
幽门螺杆菌(Hp)是一个呈螺旋状、微需氧、有鞭毛的革兰阴性细菌,它能够寄居在胃上皮细胞以及胃黏膜上。在发展中国家,人口中70%~90%都携带有Hp,虽然大部分被感染者表面上没有症状,但是Hp感染可导致B型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和黏膜相关的淋巴组织淋巴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