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98篇 |
免费 | 2686篇 |
国内免费 | 7305篇 |
专业分类
33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4篇 |
2023年 | 745篇 |
2022年 | 920篇 |
2021年 | 1066篇 |
2020年 | 1057篇 |
2019年 | 858篇 |
2018年 | 670篇 |
2017年 | 729篇 |
2016年 | 818篇 |
2015年 | 943篇 |
2014年 | 1488篇 |
2013年 | 1219篇 |
2012年 | 1473篇 |
2011年 | 1763篇 |
2010年 | 1396篇 |
2009年 | 1541篇 |
2008年 | 1909篇 |
2007年 | 1327篇 |
2006年 | 1216篇 |
2005年 | 1254篇 |
2004年 | 1189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1030篇 |
2001年 | 1028篇 |
2000年 | 842篇 |
1999年 | 717篇 |
1998年 | 559篇 |
1997年 | 523篇 |
1996年 | 566篇 |
1995年 | 487篇 |
1994年 | 477篇 |
1993年 | 368篇 |
1992年 | 363篇 |
1991年 | 301篇 |
1990年 | 287篇 |
1989年 | 233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129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用Northern blot方法对二乙基亚硝胺所诱发的大鼠肝癌中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因子α_2-巨球蛋白(α_2-M)、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P)及雄性激素正调控的α-2u球蛋白(α-2u)三种分泌性蛋白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部分(14/16)肝癌样品中α_2-M RNA水平显著降低;而α_1-AGP 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水平;α-2u RNA水平明显下降,但在某些雄性大鼠肝癌样品中该基因却有一定程度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一些肿瘤宿主血浆中α_2-M水平的显著下降及α_1-AGP水平的明显升高分别是由于基因表达活性的下降及升高所致。α-2u基因表达的异常提示,在癌变过程中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 相似文献
32.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目的]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貌;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的标志蛋白;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检测外泌体水合粒径;通过CCK-8法检测外泌体对HUVECs增殖的作用;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HUVECs迁移的影响;通过血管生成实验评估外泌体诱导HUVECs生成血管的能力。[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平均水合粒径约为151.9±12.3 nm,含有外泌体的标志蛋白CD63、TSG101。外泌体浓度为30μg/mL时,共孵育48 h后,EXO组HUVECs的增殖率高于NC组14%;划痕实验中NC组的平均迁移率约为0.45±0.05,EXO组约为0.63±0.05,EXO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NC组约为0.18±0.07,而Transwel中48 h时NC组的单位面积平均转移细胞数约为167±24,EXO组约为728±49。4 h的成血管实验显示外泌体组管的NC组平均结点数约为495±52,EXO组约为658±76;NC组单位图像平均分支... 相似文献
37.
38.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39.
一、前言 质体(原质体系)的编码潜力寄存于单环DNA分子中,在生物学的基本过程中,这种DNA分子高度重复并且与基因组合作。在译解自养真核生物复杂的遗传系统中,这种DNA是一种有用的探针。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