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98篇 |
免费 | 2686篇 |
国内免费 | 7305篇 |
专业分类
33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4篇 |
2023年 | 745篇 |
2022年 | 920篇 |
2021年 | 1066篇 |
2020年 | 1057篇 |
2019年 | 858篇 |
2018年 | 670篇 |
2017年 | 729篇 |
2016年 | 818篇 |
2015年 | 943篇 |
2014年 | 1488篇 |
2013年 | 1219篇 |
2012年 | 1473篇 |
2011年 | 1763篇 |
2010年 | 1396篇 |
2009年 | 1541篇 |
2008年 | 1909篇 |
2007年 | 1327篇 |
2006年 | 1216篇 |
2005年 | 1254篇 |
2004年 | 1189篇 |
2003年 | 1001篇 |
2002年 | 1030篇 |
2001年 | 1028篇 |
2000年 | 842篇 |
1999年 | 717篇 |
1998年 | 559篇 |
1997年 | 523篇 |
1996年 | 566篇 |
1995年 | 487篇 |
1994年 | 477篇 |
1993年 | 368篇 |
1992年 | 363篇 |
1991年 | 301篇 |
1990年 | 287篇 |
1989年 | 233篇 |
1988年 | 124篇 |
1987年 | 97篇 |
1986年 | 73篇 |
1985年 | 129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4篇 |
1976年 | 2篇 |
1966年 | 3篇 |
1963年 | 2篇 |
1958年 | 4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给家兔喂以1%胆固醇及10%菜油(A组)或猪油(B组)50多天后A组血胆固醇水平(824.2±265.1mg/dl)明显低于B组(1666±693.8mg/dl);A组甘油三酯水平(51.9±19.1mg/dl)亦低于B组(104±40.2mg/dl)。二组家兔的β—VLDL的脂类组成无差别,但A组β—VLDL的apoE高于B组,分别为45.2%及37.5%。高分子量apoB(apoB_h)为33.6%,低于B组β-VLDL(47.3%)。A组β-VLDL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胆固醇堆积的程度大于B组,可能与apoE含量高有关。我们认为多不饱和脂酸减轻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不在于改变脂蛋白构成后阻碍泡沫细胞的形成而是促进β—VLDL从体内清除。 相似文献
23.
借助于5'和3'末端删切后重建的IL-2R a链基因调控区次级克隆,在体外合成有放射性同位素参入的反意义RNA探针与总RNA进行液相杂交,结果表明TPA或PHA分别活化的T细胞在IL-2R a链表达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有选择地利用了调控区内分别为-58(5')和+1(3')位两个转录起始点中3'转录起始点。热休克使PHA活化细胞更明显地利用+1位点。PHA诱导Jurkat细胞表达IL-2RamRNA斑点杂交证实,Jurkat细胞在活化16小时表达IL-2Ra基本达到高峰,至24小时已明显下降。根据这一规律提取PHA诱导活化15小时的Jurkat细胞S100和NE,进行有关结合蛋白的研究,初步结果显示磷酸纤维素柱的KCI洗脱组分中存在着DNA结合蛋白,有关结合蛋白性质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4.
25.
26.
本文就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作用的不同时间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脾脏淋巴细胞转化率随给予PHA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对照组<24h组<48h组<72h组;淋巴细胞γ-GT活性于24h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1),随着PHA作用时间的延长其γ-GT活性逐渐下降,即48h组与对照组已无显著差异,而72h组却低于对照组(P<0.001)。可见PHA在小鼠体内对γ-GT活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7.
本文用细胞免疫化学方法,在冰冻切片上,检测了胎儿不同组织和器官内带γδ和αβ受体的T细胞(TCR)的分布,结果发现TCR细胞的分布与,般T细胞不同,有相对固定的分布区,如胸腺内TCR细胞主要分布在皮筋质交界处和髓质部;脾脏内的γδT主要位于边缘区,而αβT主要位于动脉周围淋巴鞘,在红髓和血窦两种细胞共存;淋巴结内只有少数TCR细胞位于滤泡间或副皮质,滤泡内则未见。消化管内的TCR细胞主要分布在小肠的固有膜,而胃、大肠和阑尾的固有膜内很少见;肝内TCR细胞主要集中在血管和血窦周围;皮肤切片内的少数TCR细胞见于真皮内,表皮基底层细胞内未见。这些细胞在胎儿期的免疫皮应及其生理功能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28.
细胞粘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存在于细胞膜或胞外、可促进细胞粘附的一大类分子的总称。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胚胎发育、伤口愈合、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以及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细胞粘附分子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机体的重要生理过程和病理机制,并为肿瘤、AIDS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细胞粘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是多细胞生物的重要功能分子,在形成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细胞的游走与运动、机体的发育与成长、伤口的愈合、神经的再生、病毒感染、肿瘤转移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人血红细胞胞浆部分经(NH_4)_2SO_4沉淀,DEAE-纤维素(DE52)柱层析,磷酸纤维素柱层析(P11)得到部分纯化的PTPP,产率:5.7%,提纯1075倍。以(32) ̄P-Tyr-Poly(G_4:T)作底物,测得其表征Km约为0.5-0.8μmol/L,该酶的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7.0-7.8及37-40℃。Zn ̄(2+)等二价金属离子及Na_3VO_4等酸根基团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DTA、甘油及DTT、巯基乙醇等则对其有强烈激活作用;而氟化物、酒石酸等对PTPP活性基本无影响。此外,某些蛋白质、氨基酸、核苷酸及抗肿瘤药物等对PTPP活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PKs及PPs在体外对PTPP活性也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莱氏衣原体膜上Mg~(2+)-ATPase用DOC溶解后,经Sepharose-6B和DEAE-CelluloseDE-52离子交换柱,得到了部分纯化的Mg~(2+)ATPase,并将此ATPase与不同极性头部的磷脂和膜糖脂重组,研究了不同的极性头部的磷脂和膜糖脂对ATPase活性的影响。此酶的活性不依赖酸性磷脂,PG、DPG、大豆磷脂等明显抑制酶活性,中性磷脂DMPC、PE、PC则能增加酶活性,其中尤以非双层脂PE的作用最为明显。从莱氏衣原体膜上提取的糖脂(MGDG,DGDG)单独和ATPase重组时,酶活性增加并不明显,当MGDG和DGDG以等比例混合时,能大大地增加酶活性。这表明Mg~(2+)-ATPase的活性很大程度上与磷脂的表面电荷及磷脂的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