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67篇 |
免费 | 1362篇 |
国内免费 | 3652篇 |
专业分类
203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397篇 |
2022年 | 486篇 |
2021年 | 557篇 |
2020年 | 542篇 |
2019年 | 497篇 |
2018年 | 339篇 |
2017年 | 383篇 |
2016年 | 433篇 |
2015年 | 518篇 |
2014年 | 979篇 |
2013年 | 687篇 |
2012年 | 883篇 |
2011年 | 1071篇 |
2010年 | 823篇 |
2009年 | 993篇 |
2008年 | 1157篇 |
2007年 | 838篇 |
2006年 | 756篇 |
2005年 | 808篇 |
2004年 | 748篇 |
2003年 | 633篇 |
2002年 | 673篇 |
2001年 | 664篇 |
2000年 | 546篇 |
1999年 | 486篇 |
1998年 | 378篇 |
1997年 | 336篇 |
1996年 | 383篇 |
1995年 | 352篇 |
1994年 | 352篇 |
1993年 | 273篇 |
1992年 | 258篇 |
1991年 | 214篇 |
1990年 | 220篇 |
1989年 | 177篇 |
1988年 | 87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103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30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9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胰腺是一个重要的内外分泌混合腺, 胰腺发生损伤后能够再生。为了探讨胰腺活体细胞世系追踪的方法和胰腺损伤后再生细胞的来源,分别通过胰腺伤口涂抹并胰内注射、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三种方法, 利用假型反转录病毒对成体小鼠大部分切除后胰腺的细胞进行世系追踪。结果发现在活体条件下, 与尾静脉注射及腹腔注射法相比, 胰腺伤口涂抹并胰腺内注射反转录病毒的方法能够更有效的标记胰腺细胞; 而且, 通过对标记细胞的世系追踪研究证明, 在胰腺损伤后, 胰腺腺泡细胞能够接受损伤信号刺激发生再生。为今后进一步利用反转录假病毒对活体胰腺进行细胞命运追踪研究奠定基础, 为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进行胰腺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2.
43.
44.
为探讨KCNQ家族钾通道在耳蜗外毛细胞和Deiters细胞的功能性表达,我们观察并记录了KCNQ家族钾通道阻滞剂利诺吡啶对豚鼠耳蜗单离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s,OHCs)和Deiters细胞总钾电流的影响。采用酶孵育加机械分离法分离豚鼠耳蜗单个OHCs和Deiters细胞:运用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模式下记录正常细胞外液中8个外毛细胞和5个Deiters细胞的总钾电流,并观察100μmol/L和200μmol/L利诺吡啶对外毛细胞和Deiters细胞总钾电流的影响。结果观察到,在正常细胞外液中的单离外毛细胞,可记录到四乙基二乙胺敏感的外向性钾电流和静息膜电位附近激活的内向性钾电流(the K^ current activated at negative potential,IKa)两种钾电流,而在单离Deiters细胞中只记录到外向整流性钾电流。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0μmol/L利诺吡啶后,OHCs中的四乙基二乙胺敏感的钾电流峰电流成分被抑制,稳态电流幅值减小,且电流的失活时问常数明显延长;在细胞外液中加入100μmol/L和200μmol/L利诺吡啶后,OHCs的内向性钾电流IKa被完全抑制;而细胞外液中利诺吡啶终浓度为200μmol/L时,Deiters细胞的外向整流性钾电流幅值无明显变化。由此我们推测,KCNQ家族钾通道存在于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其介导的钾电流是四乙基二乙胺敏感的钾电流的组成部分,并构成全部的IKn,其功能是介导细胞内K^ 外流和防止细胞过度去极化;KCNQ家族钾通道不存在于豚鼠耳蜗Dciters细胞。 相似文献
45.
我们对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中有关分子事件和相互作用的认识,大部分都是集团平均水平研究的结果,并且基于所有的分子在给定时间内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运动这样一种不真实的假设。现在,激光技术和全内反射显微镜的应用,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GFPs)等新的分子荧光探针的出现,使得显示活细胞单个生物分子的运动行为和轨迹成为可能。单分子水平的研究将会加深人们对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转染FL和/或TPO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系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 建立了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系共培养体系. 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CD34+细胞, 在CD34+细胞不同体外培养体系中取样测试细胞总数、CD34+细胞百分率和CFC(包括CFU-GM 和BFU-E). 结果表明, 在8种不同组合的培养体系中, 转基因基质细胞共培养体系较无基质液体培养体系对细胞总数, CFC, CD34+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扩增效应, 其中以SCF + IL-3 + HFT扩增效果最好, 分别扩增了(893.3±52.1), (74.5±5.2)和15.7倍. CFU-GM和BFU-E在第2周时达扩增高峰, 扩增倍数分别为(78.1±5.5)和(57.0±19.7). LTC-IC测定结果显示, 只有SCF + IL-3 + FL + TPO和SCF + IL-3 + HFT组有LTC-IC的存在, 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上述结果提示, 转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系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协同其他细胞因子增强对脐血CD34+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49.
水分胁迫降低了甘薯叶肉细胞的光合能力。在有解偶联剂存在时,水分胁迫对叶肉细胞的光合电子传递没有影响,但在无解偶联剂存在下,水分胁迫促进了甘薯叶肉细胞的光合电子传递,表现出明显的解偶联效应。水分胁迫伤害了甘薯叶绿体偶联因子结构,使ATP合成受阻,叶肉细胞的光合滞后期加长。 相似文献
50.
离子平衡及其相关信号传导在细胞耐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胁迫所造成的毒害作用皆源自细胞中水平衡和离子平衡的破坏,因此可以推断对耐盐起关键作用的基因能恢复细胞内水和离子平衡。鉴于调渗物质的积累对提高细胞耐盐性所起作用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与耐盐无关,本文集中讨论与恢复细胞内离子平衡相关的基因调控及其信号级联系统。盐胁迫时,这些基因产物在相关信号级联系统的协调下,通过有效地降低细胞内Na^+的浓度,增加K^+的吸收,恢复Na^+/K^+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