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本文分别采用环己烷、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分别提取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的菌丝体。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HL-60、MCF-7和COLO205)的生长抑制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法评价了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μg/mL时,正丁醇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80.56%,乙酸乙酯提物对MCF-7和COLO20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47%和83.09%;在两种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其IC50值分别为0.20 mg/mL(DPPH)和0.19 mg/mL(O-·2)。该结果表明,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具有较好的细胞毒和抗氧化潜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西沙群岛产海滨大戟Euphorbia atoto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药用价值,采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从海滨大戟乙醇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8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为(+)-6-oxocinnamolide(1)、6β-羟基肉桂内酯(2)、山柰酚(3)、6,9-环氧-麦角甾-7,22-二烯-3-醇(4)、4α,4β,14α-三甲基-9β,19-西利奥普尼-3,20-二酮(5)、sikkimenoid F(6)、(3β,24 R)-3-(acetyloxy)eupha-7,25-dien-24-ol(7)、olibanumol J(8)、myricarin B(9)、aurantiamide acetate(10)、viscumamide(11)、N-苯甲酰基苯丙炔-N-苯甲酰基苯丙氨酸(12)、scopoletin(13)、corchoionol C(14)、吲哚-3-甲酸甲酯(15)、3ξ-(1ξ-羟基)-7-羟基-1-苯并异呋喃酮(16)、对羟基苯甲醛(17)和9,10-二羟基十八烷酸(18)。1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海滨大戟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0、13、14和17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在大戟属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活性筛选发现2具有抑制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的活性,IC_(50)为24.81±1.58μmol/L(阳性对照槲皮素IC_(50)为15.23±0.65μmol/L)。  相似文献   
123.
为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甲醚化先导化合物,对树豆(Cajanus cajan)叶中的二苯乙烯类成分进行甲醚化,并测定其对人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将木豆素C、树豆酮酸A、Cajanotone和木豆素与碘甲烷-碳酸钾反应制备O-甲基产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产物结构分别鉴定为:2-异戊烯基-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1)、树豆酮酸A甲醚(2)、5-O-methylcajanotone(3)和3-O-甲基木豆素(4),其中化合物3是新化合物。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CCK-8法)结果表明,木豆素C对乳腺癌MDA-MB-231、宫颈癌HeLa、肝癌Hep G2、结肠癌SW480及3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 NCI-H460和NCI-H129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4.4、16.1、19.6、17.4和25.7~29.6μmol L~(–1);木豆素对宫颈癌和结肠癌之外的5种肿瘤细胞有弱抑制作用,IC50为44.9~78.3μmol L~(–1);而对照的3,4′,5-三甲氧基二苯乙烯(三-O-甲基白藜芦醇)对乳腺癌MDA-MB-231、宫颈癌HeLa、结肠癌SW480和肝癌Hep G2细胞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为3.0~14.5μmol L~(–1))。树豆叶二苯乙烯甲醚化衍生物1~4对7种肿瘤细胞系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对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部分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番石榴叶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4,5-diepipsidial A(1)、psidial A(2)、guajadial(3)、psiguadial A(4)、psiguadial D(5)、α-生育酚(6)、亚油酸(7)、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8)、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9)、槲皮素-3-O-α-L-呋喃阿拉伯糖苷(10)、β-谷甾醇(11)、儿茶素(12)、没食子酸(13)。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对人体肿瘤细胞株HL-60、SMMC-7721、A-549、MCF-7、SW-480均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抑制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4.08~11.23μmol/L。  相似文献   
125.
为了分析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过程中细胞表型的变化与其杀瘤活性的相关性及为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采用体外诱导方法扩增培养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前、培养第7天和第14天的CD3~+等15种不同表型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用CCK-8试剂检测第7天和第14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扩增培养后T细胞活化表型的表达和细胞毒活性在第7天最强,与其细胞表型CD3~+CD25~+、CD3~+CD28~+、CD3~+CD25~+CD28~+、CD3~+CD4~+呈正相关(P<0.05),与CD3~+CD45RA~+CD45RO~+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测定培养细胞活化相关表型可以间接监测其杀瘤能力,为临床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6.
Activation of the P2X7 receptor leads to a rapid, bidirectional flux of cations, causing broad range of biological responses including cytotoxicity.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P2X7-mediated cytotoxicity remains largely unexplored. In our previous study, the lack of P2X7-mediated calcium respons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was found in P2X7+ hematopoietic cell lines. In this study, the P2X7-mediated cytotoxicity in different type of cells (P2X7-, P2X7+ with calcium response, and P2X7+ without calcium response) was investigated.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2X7 agonists, adenosine 5'-triphosphate (ATP) or 2',3'-O-(4 benzoylbenzoyl)- ATP, dose-dependently reduced the cell viability in all P2X7+ cells tested, including J6-1, LCL, and Namalva cells which are negative for P2X7-mediated calcium response, although these effec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KGla cells which has normal P2X7 func- tions. The cytotoxic effect could be blocked by P2X7 antagonists, oxidized ATP and 1-[N,O-bis(5-isoquinolinesulfonyl)-N-methyl-L-tyrosyl]-4-phenylpiperazine. In addition, externaliza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 could be detect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nd apopto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could be observed after the activation of P2X7 receptor in J6-1 cells. Furthermore, P2X7-mediated pore formation could be detected in KGla and J6-1 cells under low-ionic conditions, but not under low-divalent conditions. These effects could not be observed in P2X7- Ramos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2X7 receptor-mediated cytotoxic effects may occur independent of calcium response.  相似文献   
127.
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两株新型人肿瘤坏死因子突变体MT1 (32Trp157Phe)和MT2(2Lys30Ser32Trp157Phe), 并在大肠杆菌中得以高效表达, 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50%且为可溶性蛋白. 表达产物经蛋白印渍法检测, 均能与抗野生型hTNF-a单抗结合且经分离纯化后样品的纯度在95%以上. 各突变体虽然对鼠成纤维瘤细胞L929的生物学活性比野生型下降了4~5个数量级, 但却能高效杀伤人肿瘤细胞, 杀伤程度与野生型相差不明显. 测定突变体MT1的LD50值降至野生型的0.34%, 而MT2对小鼠30%致死剂量则低于野生型LD50的1/700.  相似文献   
128.
在六十年代Mathe就用卡介苗来治疗小儿白血病,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如何利用微生物佐剂刺激机体的防御机制,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排斥能力,来达到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解大叶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树皮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凝胶、制备液相等手段分离、纯化,从其树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香草酸(1)、东莨菪素(2)、大黄素甲醚(3)、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儿茶素(5)、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木糖苷(6)、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木糖苷(7)、豆甾醇(8)、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除化合物5外,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细胞毒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30.
本文研究了乳酸杆菌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EM)的活化作用及其细胞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腹腔注射乳酸杆菌后,PEM体外细胞毒作用及体内细胞毒作用增强,酸性磷酸酶含量及非特异性酯酶含量增加、TNF—α释放量增加。电镜显示:PEM体积增大、伪足增多、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数量增多。本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具有较强的活化PEM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