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6篇
  免费   1562篇
  国内免费   3655篇
  22393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465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612篇
  2020年   602篇
  2019年   574篇
  2018年   383篇
  2017年   451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593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783篇
  2012年   996篇
  2011年   1185篇
  2010年   884篇
  2009年   1024篇
  2008年   1198篇
  2007年   910篇
  2006年   815篇
  2005年   876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721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93篇
  2000年   570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416篇
  1995年   399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299篇
  1992年   289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应用纤维连接素(Fn)、S—100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角蛋白(CK)和神经特异性烯醇蛋白(NSE)5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前叶内滤泡星状细胞(FSC)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人FSC内26.9%S_(100)阳性,9.3%GFAP阳性,63.8%两者都为阳性。CK、NSE和Fn均为阳性。从而提示了FSC来自神经外胚层的原始细胞而非Rathke's囊上皮的残留。  相似文献   
32.
33.
细胞凋谢相关基因及调节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4.
35.
36.
血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可以从外周血分离获得。本研究对自人外周血分离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血树突状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lysozyme阴性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有长短、粗细不等的突起,核不规则且多扭曲。体外培养时,血树突状细胞可互相接触,或数个聚集成群或与淋巴细胞形成花环。实验中发现S—100蛋白阳性的血树突状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类型。文中除对血树突状细胞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外,还提出了这两类细胞很可能是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前体细胞和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相似文献   
37.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感染17例尸检材料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51例艾滋病尸检材料中发现17例合并隐球菌感染,均经病理学确诊,患者男15名,女2名,平均43.6岁。12例发生脑膜炎、肺炎和淋巴结炎各7例,尚见脾(6例)、肾(5例)等器官受累。9例为播散性感染。病变为慢性肉牙肿性,其中见有隐球菌。本文描述隐球菌性脑膜炎、肺炎等临床病理学表现,并讨论其病变特征与病理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38.
DNA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9.
19世纪有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和能量转换定律。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在生命科学领域内,这三大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入了分子进化的研究阶段,生物能力学方面出现了Mitchell学说,虽然这个学说仍待修正完善。相比之下,细胞生物学的进展却是缓慢的。然而,最近十年内,由于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细胞周期的研究已经在国际上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0.
(4)共同抗原(common antig-en)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的初步观察已经证实了,从绿脓杆菌中分离的脂多糖(LPS)仅仅能保护相同血清型菌株的感染,对异源性菌株几乎无保护作用,因此,为了保护所有血清型别的绿脓杆菌感染,就需将许多型的脂多糖混合起来制备,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随着免疫原性的增加,毒性也增强了,因此可以认为脂多糖的免疫源性和毒性很难分开.加之从所有型别株提取脂多糖,给疫苗的制备也带来了一定困难.鉴于此种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