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双峰驼肾重吸收机能的细胞学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秋生  王雯慧 《动物学报》2002,48(2):245-250
电镜下观察了18峰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肾脏细胞的超微结构,探究驼肾重吸收机能的形态学证据。结果显示,驼肾近曲小管的刷状缘高而密集,上皮细胞胞质顶端具有丰富的管泡结构,侧基底指状突起和基底质膜内褶多而明显,板状嵴线粒体发达。远曲小管和远直小管游离面微绒毛短而稀少,胞质线粒体排列密集,质膜内褶更为发达。集合小管上皮包括多量的亮细胞和少量的暗细胞两种类型,亮细胞结构简单,线粒体稀少,暗细胞线粒体密集,由皮质至髓质,暗细胞数量呈递减趋势,但内髓仍见暗细胞分布。皮质间质极少,志细血管丰富,管壁内皮菲薄有孔。髓质直小血管亦为有孔内皮。上述结构特征表明,双峰驼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与其节水耐干渴特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2.
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栌菊木属及白菊木属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首次报道,对栌菊木(Nouelia insignis Franch.)分布区内的10个居群进行了细胞学研究,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白菊木属在中国分布的仅白菊木(Leucomeris decora Kurz)一种,对漾濞这个居群的细胞学研究表明,染色体也为2n=54。这两个属的基数可能x=9,它们可能为6倍体,结合帚木菊族已有染色体报道及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初步分析表明:栌菊木种内分化程度小,是一自然类群;栌菊木和白菊木可能有着较近缘的联系;栌菊木可能是古老孑遗植物的后裔,为适应环境而多倍体化,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13.
细胞学方法在木兰科杂交育种早期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木兰科 1个属内种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Magnoliadelavayi) (♀ )×广玉兰(M grandiflora) (♂ )和 1个属间杂交组合红花山玉兰 (♀ )×乐东拟单性木兰 (Parakmerialotungensis) (♂ )的亲本及F1代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结果表明 ,前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为 76条 ,正好是二倍体红花山玉兰 (2n =2x =38)和六倍体广玉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在F1代的分裂中期染色体具大小两种类型 ,可以明显看出来自红花山玉兰的染色体较大 ,而来自广玉兰的染色体较短小 ,这证明该F1为两者的杂交种 ;而后者的杂交后代染色体数仅为 38条 ,而不是二倍体山玉兰和六倍体乐东拟单性木兰 (2n =6x =114 )的半数之和 ,且所有染色体形态都与红花山玉兰相同这证明该F1代不是真正的杂交种 ,可能是无融合生殖的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胞学方法是木兰科植物杂交育种中早期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4.
采用SUNDOM-300I型半导体激光(波长810nm,终端输出功率0mW-500mW,连续可调,光速直径5mm),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40例,平均治疗次数为4次,治愈率72.5%,有效率27.5%,示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激光在治疗软组织疼痛的早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5.
人类GABARAPL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GABARAPL2(GABAA受体相关蛋白相似蛋白2)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首先通过同源比较的方法将序列与其同源物进行比较,发现GABARAPL2的氨基酸序列与GABARAP(GABAA受体相关蛋白)高度同源,而GABARAP已证实通过结合细胞骨架的微蛋白,使GABAA受体聚集,定位在细胞膜上,本文采用PCR法从人脑组织的cDNA文库中扩增出GABARAPL2的cDNA,克隆至T质粒载体中进行测序验证,然后以此为模板引物中引入酶切位点再次PCR,扩增出GABARAPL2的开放阅读框,并将其插入到加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EGFP中,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GABARAPL2和GABARAP分别转染HLF细胞株,结果两种蛋白的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在细胞质内和核内均有分布,而且核内的分布较胞质为多,结构功能域分析表明,GABARAPL2含有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可能通过磷酸化参与细胞骨架的变化,结论 GABARAPL2和GABARAP不仅在胞质中作为受体相关蛋白协助受体的聚集、定位,还参与体内许多其它重要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中国西南部3种菖蒲属(Acorus L.)植物(菖蒲A.calamus L.、石菖蒲A.tatarinowii Schott和金钱蒲A.gramineus Soland.)的细胞学研究,发现分布在运动及四川的9个菖蒲居群中,有5个居群为四倍体(2n=4x=44),4个居群为六倍体(2n=6x=66)。其中四倍体见于滇南及川西南;六倍体见于滇中及滇西北,并为首次报道。在云南及贵州分布的石菖蒲及金钱蒲5个居群均为二倍体。讨论了菖蒲分布区从二倍本、三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4种不同倍性居群的分布规律和可能的演化关系,六倍体居群的产生很可能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7.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野生鸟类观察及其保护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环境概况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为了研究拯救濒危动物大熊猫 ,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大熊猫移地保护计划 ,扩大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 ,同时繁育其它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于 1 987年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规划建设的 ,经十余年现已完成一、二期工程 ,占地 37hm2 。基地位于成都市北郊斧头山 ,距市中心约 1 0km ,是成都北郊浅丘区最高处 ,海拔在 51 4 4~ 599 5m之间 ,最大高差为 85m。以前大部份是丘陵荒坡地及少量农田旱地和园林、池塘等 ,土层为紫色土和黄壤。基地内常年主导风向为NNE(北北东风 ) ;年平均气温 1 6 2℃ ,最冷月 1…  相似文献   
118.
119.
《蛇志》2011,(4):441-448
  相似文献   
120.
It remains unclear about the intermediate construction of chromosome due to its highly compact nature and the limitation in methods.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romatin and mitotic chromosome in situ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ouse testes were selected as the material, because of in which the spermatogenic cells divide actively and successively to form the sperm. Such a feature would be able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mammalian chromatin and chromosomes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nuclear cycle. The animal were perfused with 200 ml of 0.075 mol/L KCl hypotonic solution to remove blood and placed for 15-20 min on ice followed by 0.5% glutaraldehyde and 0.5% formaldehyde for fixing. Through treated by the routine process of fractured and freeze dried with t-butyl alcohol, the specimens were then coated with a 3 nm thick platinum and observed with Hitachi S-43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t was found that the hypotonic treatment with 0.075 mol/L KCl solution was suit for demonstrating the nuclear structure, when the organelles were well preserved. The chromatin fibers of 10-30 nm and 80-125 nm in diameter could be recognized in the interphase nuclei, which were arranged losely at the region of euchromatin, and folded with each other into chromatin masses at the region of heterochromatin, while the chromatin fibers with the diameter of 80-125 nm often could be viewed on the mitotic chromosomes. Since its presence in interphase nuclei and mitotic chromosomes, it was considered that the chromatin fibers with 80-125 nm in diameter might play a role in the condensation of chromosome, serve as a type of the intermediat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