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lpha,TNF-a)基因启动子区-308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的遗传易感性。方法:91例TS患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成员经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 phism,PCR-RFL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评估所有研究对象的TNF-a-308A/G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布,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ransmission disequilibrium test,TDT),单体型相对风险(haplotype-based haplotyp erelativerisk,HHRR),单体型风险(haplotype relative riskHRR)的研究。结果:TS患者及其父母的等位基因分布经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显示符合遗传平衡法则。(x2<3.84;P>0.05)TDT、HHRR和HRR研究结果显示该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存在传递不平衡。结论:我们的数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a启动子区-308A/G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不是中国汉族人群TS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92.
药物递送系统系采用多学科的手段将药物有效地递送到目的部位,从而调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效、毒性、免疫原性和生物识别等.与传统制剂相比,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的降解;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维持稳定有效的血药浓度,避免血药浓度波动;可以提高靶区药物浓度.目前已发展建立了多种类型的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其研究投入和市场份额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着全球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近年来研究内容纳米靶向脂质体、新型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长效缓释微球、口服缓控释制剂和干粉吸入制剂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3.
生物正交化学反应是一类可以在生理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具有简单、高效、高特异性的特点,在生物医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基于生物体天然生命过程的代谢工程,可对生物分子进行无损、高效的生物代谢修饰,是一种理想的生物修饰技术.通过生物代谢途径可有效地将各种化学报告基团引入靶标物的生物分子中,有利于携带配对基团的标记物与其发生生物正交反应,从而在活体系统中实现生物分子的标记示踪和药物递送.这种基于代谢工程与生物正交化学的标记策略因为具有两者之间的优势,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标记、成像示踪、诊断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生物正交和代谢工程的原理与生物医学研究进展,阐述了生物正交化学在分子成像和药物传递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4.
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科学的蓬勃发展,金纳米粒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毒性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可功能化修饰、易与药物分子结合等特点,其作为载体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综述金纳米粒的特性、合成方法、体内分布与毒性以及在不同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5.
对新型阳离子聚合物PEI(10kD)-PBLG进行研究,重点考察其基因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探讨其作为基因载体的可能性。通过粒径分析及扫描电镜(SEM)观察PEI(10kD)-PBLG与质粒pEGFP自组装形成的颗粒形态及粒径,预测其进入细胞的可能性。使用MTT比色法分析PEI(10kD)-PBLG、PEI(25kD)-PBLG、PEI(10kD)和PEI(25kD)的细胞毒性差异。选用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GFP作为报告基因模型,将其与PEI(10kD)-PBLG自组装后,分别转染真核细胞株Hela、COS-7、Vero-E6和ECV304,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转染效率,并比较了血清、缓冲液、细胞谱等多种因素对基因转染效率的影响。PEI(10kD)-PBLG可包裹质粒形成粒径100~120nm的纳米复合物,适合介导质粒进入细胞。该纳米粒复合物对转染缓冲液的敏感度较低,并能够在10%血清存在的条件下,转染全部实验用细胞株,尤其对Hela的转染效率最高,其次是COS-7、Vero-E6和ECV304;其中PEI-PBLG(10kD)/pEGFP复合物转染Hela细胞的比率为45.02%,高于PEI(10kD)/pEGFP的29.16%;PEI(10kD)-PBLG的细胞毒性作用显著低于PEI(25kD)、PEI(10kD)和PEI(25kD)-PBLG。新型阳离子多聚物PEI(10kD)-PBLG在提高PEI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其细胞毒性,提高了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基因转移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96.
姜泓  白雪帆 《病毒学报》2007,23(6):494-497
整合素αvβ3是一类表达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粘附分子,由α和β两种Ⅰ型膜蛋白亚单位以非共价键形式连接形成异源二聚体分子。整合素αvβ3可表达于多种细胞,细胞外信号通过不同分子可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经整合素αvβ3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引起钙离子、Pyk2和磷脂酰肌醇-3(PI-3)激酶等细胞内信号发生变化。整合素αvβ3在血管生成、胚胎发育、肿瘤转移、免疫应答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整合素αvβ3与病毒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整合素αvβ3与病毒感染作一综述。1整合素αvβ3概述1·1整合素αv…  相似文献   
197.
Expanding mTOR signaling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Yang Q  Guan KL 《Cell research》2007,17(8):666-681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has drawn growth control and its involvement in human tumorigenesis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because of its essential role in cell Great endeavors have been made to elucidate the functions and regulation of mTOR in the past decade. The current prevailing view is that mTOR regulates many fundamental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cell growth and survival, by integrating both intracellular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s, including growth factors, nutrients, energy levels, and cellular st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roTOR has been highlighted most recently by the identification of mTOR-associated proteins. Amazingly, when bound to different proteins, mTOR forms distinctive complexes with very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expand the roles that mTOR plays in cells but also further complicate the regulation network. Thus, it is now even more critical that we precisely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order to directly guide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anti-cancer drugs targeting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this review, we will discuss different mTOR-associated proteins, the regulation of mTOR complexe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mTOR dysregulation under patho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98.
昆虫免疫致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昆虫缺少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且完全依赖天然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defense system)来应对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昆虫等无脊椎动物早期的病原菌感染经历能够增强后期遭遇病原感染时的免疫力,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致敏(immune priming)。类似于脊椎动物的获得性免疫,一些昆虫在致敏后可以展现出极大程度的特异性和记忆性,致敏保护效应甚至可以达到种或菌株水平的特异性,并且可以跨代传递。昆虫在体内缺乏获得性免疫分子元件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实现免疫的记忆性和特异性,说明昆虫的天然免疫系统存在独特的机制来调控该过程。本文综述了昆虫免疫致敏和跨代传递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免疫致敏发生的特定条件及影响因素,并对昆虫免疫致敏和跨代传递的潜在调控机理进行了阐述。此外,免疫致敏本身可能是耗能的过程,本文也从致敏可塑的角度探讨了致敏反应的适应性代价。最后,对昆虫免疫致敏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9.
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针对肿瘤的研究也成为当今医学界的热点.含有MARVEL跨膜结构域的趋化素样因子基因家族(CKLF-like MARVEL transmembrane domain containing family of genes,CMTM family),原名人类趋化素样因子超家族(chemo...  相似文献   
200.
阐述了生命活动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形态,强调了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说明了生命活动是以一定的信息传递形态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