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8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72篇
  149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鸟类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方式及其对种子的传播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3年9月~2004年3月,定期观察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鸟类及其取食方式。共记录取食中国沙棘果实的鸟类18种,其取食果实的方式主要有:1)直接在树冠上吞食果实,有时候在吞食后将种子呕出;2)将果实从树上衔走后,在栖息处吞食或啄食;3)将果实啄落至地面,然后取食果肉和种子,留下果皮;4)啄破果皮,吸食果肉,留下果皮及种子;5)从顶端将果皮啄破后,仅取食里面的种子。不同的取食方式决定了它们对沙棘种子的传播作用不同。收集鸟粪便中的种子与完整的干果实及人工剥离果肉和内果皮的种子做萌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鸟类消化道过程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影响,但萌发率仍较高。沙棘为多种鸟类提供食物,而鸟类则为沙棘传播种子,它们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关系。  相似文献   
32.
1.我们在大白鼠股大肌的扇状部分,以切割的方法,分别观察了切割后肌纤维短断片和长断片的再生过程。2.短纤维断片内的收缩物质,进行 Zenker 氏的透明退化,经吞噬作用而全部清除消失。在收缩物质进行退化时,在原来的肌鞘管内出现了梭形的成肌细胞。经过有丝分裂的繁殖后,由单个的成肌细胞逐步的合并成为肌小管——幼稚肌纤维。每一肌鞘管内,只合并形成单一的肌小管。肌小管的两端,即原来被切割的地方,常有分叉生长。从切割时起,到第四天,可以发现肌小管的形成,到第六天,可以发见横纹的分化,成为幼小的肌纤维,以后的生长发育非常缓慢,要到6个月以后,纔能到达正常肌纤维的大小。3.在长纤维断片内,也同样进行着在短纤维断片内所有的一切过程。即在肌纤维近切割部分的收缩物质,因受切割的强烈影响而同样进行透明退化,为吞噬作用所清除。并同样在肌鞘管内出现成肌细胞,经过繁殖和合并而成肌小管,也有向切割缺口处分叉生长。以后继续生长发育形成新的肌纤维(和原来老的肌纤维相连)。4.在长纤维断片内,从进行短断片内所有过程的这一部分,到完好肌纤维部分,其间存在着一个过渡区域,即肌纤维的收缩物质——肌原纤维,受到了切割的轻微影响,但又不能回复正常者。这个...  相似文献   
3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作为转录后调节机制,可靶向mRNA进行剪切降解从而发挥基因沉默效应.si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因其高效性和特异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究中.目前,研究者们已开发了多种阳离子载体用于siRNA递送.但由于siRNA双链结构具有相对较强的刚性结构,且阴离子电荷密度较低,无法与阳离子载体形成稳定、致密的复合物,使得siRNA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细胞摄取率低、靶向特异性差、递送过程不稳定、潜在的细胞毒性以及易诱发免疫反应等.近年来,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由于其结构灵活且负电荷密度较高而受到广泛关注,有望实现siRNA药物的高效递送和基因沉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核酸自组装纳米结构的siRNA递送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锥栗林(Castanea henryi)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时序动态的影响,为锥栗林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的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分析和比较了生产上典型的5种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天敌与害虫个体数量比例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结果】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锥栗林林冠层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最高值在6月,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值在5月,但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低不同,管理精细未用药型锥栗林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管理撂荒型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最高;相对锥栗林管理撂荒型,其它各种经营管理方式都明显地降低了下木层的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经营管理方式下下木层物种丰富度、个体数量、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相差较大;管理精细未用药型林冠层天敌与害虫个体数量比例相对最高,波动变化较大,自然控害能力最强;管理精细的锥栗林主要害虫栗瘿蜂Dryocosmus kuriphilus(Yasumatus)、栗实象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栗链蚧Asterolecanium castaneae(Russell)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管理撂荒和管理粗放的锥栗林。【结论】不同经营管理方式对锥栗林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时序动态有较大影响,对锥栗林科学的精细管理有助于对主要害虫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5.
刘水  李伏生 《生态学报》2014,34(18):5249-5256
由于作物需水随生育期的变化,分根区交替灌溉(AI)的节水效果也会随生育期而发生变化,探明不同生育期分根区交替灌溉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养分利用的影响,以期为分根区交替灌溉的实施和充分发挥其节水节肥效果奠定理论基础。通过盆栽试验,在2种灌水水平(正常灌水和轻度缺水)和2种有机无机氮比例(100%无机氮和70%无机氮+30%有机氮)下,以常规灌溉(CI)为对照,分别研究苗期—灌浆初期、苗期—拔节期以及拔节期—抽雄期进行AI对玉米干物质量、氮钾含量和吸收量以及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缺水和有机无机氮肥配施下,与CI相比,拔节期—抽雄期分根区交替灌溉玉米地上部和总干物质量分别增加29.6%和27.4%,地上部和总N吸收量增加50.7%和50.4%。与单施无机氮肥相比,有机无机氮肥配施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地上部和总N吸收量,但是一般降低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这说明在轻度缺水和有机无机N肥配施下,拔节期—抽雄期进行分根区交替灌溉提高玉米总干物质量和N吸收量。  相似文献   
36.
<正>在中高等收入的国家中有效的轮状病毒活疫苗在资源有限的地方的婴儿中却免疫原性和有效性较差。病毒样颗粒(VLP)是轮状病毒疫苗研究有希望的途径,但大规模的VPL生产仍旧是个挑战。此研究用大肠杆菌表达轮状病毒的衣壳VP2和VP6蛋白,通过纯化后的组装工艺高效的组装成同源单层VP6-VLPs或双层VP2/6-VLPs有(d12/6-VLPs),d12/6-VLPs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原性。虽然  相似文献   
37.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生态学报》2012,32(14):4379-4387
以位于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0—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总有机碳的主体,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9.56%—95.66%,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分配比例逐渐升高;其次是自由轻组有机碳,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3%—26.43%,从土壤表层向下,其分配比例迅速下降;闭合轻组有机碳最低,仅占土壤总有机碳的1.37%—4.93%,其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明显。在0—60 cm土壤深度内,不同耕作方式下自由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4.36 g/kg)>DP(2.11 g/kg)>LF(1.74 g/kg)>SH(1.46 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7.1%、14.0%、12.2%和11.3%;闭合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0.82 g/kg)>DP(0.51 g/kg)>LF(0.36 g/kg)>SH(0.34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3.36%、3.45%、2.71%和3.00%。因此,在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上实行垄作免耕能提高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从而改善土壤有机碳质量。另外,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及闭合轻组有机碳相比,自由轻组有机碳对耕作方式的变化最敏感,是指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8.
组蛋白甲基化与乙酰化作为共价修饰的两种不同方式,参与许多生物学过程,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重要作用.探讨组蛋白甲基化、乙酰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认识疾病相关基因功能有重要意义,并可进一步了解基因转录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9.
A型核纤层蛋白由LMNA基因编码,为核纤层的主要成分,呈动态网状结构,位于核膜下层,起重要的机械支持作用,直接或间接与染色质相互作用,在维持染色质结构、转录、DNA复制和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M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lamin A/C异常能引起一组人类遗传病,称为核纤层蛋白病.为深入了解A型核纤层蛋白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在相关核纤层蛋白病中的作用,本文就A型核纤层蛋白的结构分类、修饰组装、动力学、相互作用蛋白及相关核纤层蛋白病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转基因白桦中GUS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材料,采用单酶切结合Southern杂交的方法揭示不同转基因植株中GUS基因的整合拷贝数为1—4个。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定性分析不同整合方式转基因白桦植株中GUS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1个转基因植株中有2株出现了GUS基因沉默,其余植株均有不同水平的GUS表达。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不同拷贝数的GUS转基因白桦中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结果表明,在11个转基因尢性系中除2个株系的GUS基因沉默外,其它9个转基因植株中GUS酶活力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与GUS基因的拷贝数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