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2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05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37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从Khler和Milstein首次报告获得具有预定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jbody下称McAb)以来,至今已十余年。此间,单克隆抗体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获得较快的发展,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优越性。由于McAb具有与单一抗原决定簇结合特性,可用以分析抗原的细微结构、探明未知抗原的结构关系;由于能大量生产纯化的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的特异性试剂,故可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42.
43.
小麦幼嫩颖果中,果皮内侧发育出由内表皮与亚表皮组成的一薄层绿色组织。显微与亚显微结构观察表明,虽绿色层只接受到自然光照的1/4~1/8,叶绿体仍能正常发育,叶绿素含量与叶绿体数量均高出旗叶。大量胞间连丝联接相邻的绿色细胞,并在一定时期形成开放的胞间通道,显然有利于同化物的快速胞间运输。离体颖果饲喂~14CO_2试验证明,新合成的同化物从绿色细胞输向胚珠。绿色层产生的同化物可能通过合点端的珠心进入胚乳或通过珠孔直接汇聚到胚珠和分化中的原胚。  相似文献   
44.
对开蕨属次生维管组织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谷安根  汪矛 《植物研究》1989,9(4):87-89
本文对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 kom.)根的次生维管组织,进行了解剖学研究,发现其次生维管组织系由比较进化的,含单穿孔、具螺纹加厚的孔纹导管的次生木质部与比较原始的、含延伸细胞的次生韧皮部构成。  相似文献   
45.
46.
0.5%NaCl抑制愈伤组织生长,处理后期(第21天和28天检测)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1.0%,2.0%和3.0%NaCl处理的愈伤组织不生长,未检出24kD蛋白增加,但36~42kD蛋白大量增加,并且有随处理的盐浓度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在1.0%NaCl适应愈伤组织(简称S-1)中24kD蛋白含量明显增加,而36~42 kD蛋白含量下降到对照水平。~(35)S-Met体内标记表明,增加的24kD蛋白是新合成的。S-1回到无盐5代后,仍保持提高的耐盐性和24kD蛋白含量。24kD蛋白含量的增加不受甘露醇胁迫的诱导。初步离心分离的细胞亚组分表明,24kD蛋白主要位于胞质和细胞器膜。在烟草S-1细胞中也发现24kD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植物愈伤组织无性变异系的诱导和选择,已成为植物细胞工程中十分活跃的领域,快中子、γ射线等电离辐射也已开始被用于愈伤组织抗性变异系的诱导。观察不同剂量电离辐射在诱发植物愈伤组织变异中对细胞结构的影响,对于探讨辐射诱变的细胞学机理  相似文献   
48.
49.
周蕊  缪德强 《四川动物》1989,8(1):34-35
检测血吸虫抗原较之检测虫体的明显优点是可准确地估计虫荷以及判断是否活动性感染,有助于了解化疗效果。近年来国内已有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报道。使用高效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可望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本文对单克隆抗体(McAb)I-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作了初步探讨。有关本法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动物和病人血中血吸虫虫卵抗原的情况将另文报道。材料与方法McAb制备:用日本血吸虫虫卵抗原(SEA)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O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克隆化后获得3株分泌抗日本血吸虫…  相似文献   
50.
轮状病毒形态发生时病毒性抗原的免疫胶体金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康  夏诗茂 《病毒学报》1989,5(2):116-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