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8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8种不周分离方法从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的土壤、食用菌菇床上分离到10种捕食线虫真菌。8种方法中,以改良Drechsler法和直接分离法较好。10种捕食线虫真菌中,除 Arthrobotrys oligospora曾记载腐生于河北棉桃外,其余均为我国新纪录种,它们是:Arthrobotrys superba,A.Conoidess A. ovitormis,A.Haptotyla A.Haptospara,A.Cladodes,Monacrosporium lysipaga,M.Ellipsopora,M.Megalospola  相似文献   
12.
封宇  周广泉  周志权   《广西植物》1989,(1):87-94
从土壤和病株上分离到10个线虫的天敌真菌菌株,其中有三个菌株较有希望,烛台霉属(Candelabrello sp.)一个。孤孢属(Monacrosporium spp.)两个,菌株代号分别为CN_7;CN_(?)和CN_5。 据试验:CN_7较好,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3℃,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5~30℃,以式捕捉环捕食线虫,对培养基选择性不强,最适宜的pH值是6.0~7.5,但在pH4.5~8.0都能进收缩行捕捉,捕捉器官形成量多,捕虫势强且稳定,在水中也能形成捕捉环并捕食线虫。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粘虫产生和释放性信息素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新文  刘孟英 《昆虫知识》1996,33(3):137-138
在21℃饲养的粘虫雌蛾腺体提取物中Zll-16:Aid含量峰值时间是羽化后第8~9天;25℃是羽化后第4~5天,27℃是羽化后第3~4天。低温不仅推迟了粘虫雌蛾求偶和释放性信息素的时间,而且降低了腺体中性信息素的滴度。在27℃,粘虫雌蛾腺体中Zll-16:Ald峰值的平均值达15ng;在25℃时为10ng,而在21℃时,只有5ng。由此可见,低温环境明显抑制粘虫雌蛾的性发育,延缓了性成熟。  相似文献   
14.
捕食线虫真菌的微循环产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勤  曹蕾 《真菌学报》1996,15(2):157-160
  相似文献   
15.
16.
一种诱导和观察捕食线虫真菌捕食器官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仁恒  雷丽萍 《真菌学报》1996,15(4):304-305
  相似文献   
17.
高仁恒  刘杏忠  张克勤 《菌物学报》1995,14(Z1):103-108
本文报道了来自我国云南及长白山地区的捕食真菌及其相关丝孢菌的8个新记录种,即纺锤孢指隔孢(Dactylella atractoides),狭长孢指隔孢(D. stenomeces)、顶毛孢单顶孢(Monacrosporium acrochaeturn),泡环单顶孢(M. aphrobrochum),异孢单顶孢(M. heterobrochum),瘤捕单顶孢(M. phymatopagum),三叉霉(Tridentaria sp.)及龟头轮枝孢(Verticillium balanoides).  相似文献   
18.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果树根围的植物线虫种群结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莆田市九华农场同一地段的龙眼、橄榄、楷杷、葡萄等四种果树根部的植物线虫种类和群体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果树类别对植物线虫种类、群体组成有一定影响。从以上四种果树的根部和根际土壤中共鉴定出Aphelenchoides、Aphelenchus、Criconemoides、Helicotylenchus、Hemicriconemoides、Paratylenchus、Pratylenchus、Rot  相似文献   
20.
金州区部分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的6年动态观察大连市金州区卫生防疫站杨金成,孙华,冯玉盛,付平大连市卫生防疫站陈凤仪,张百秀自1988年人体肠道寄生虫抽样调查以来,至今已6年。为了掌握人群肠道线虫感染率的动态变化,制定相应防治措施1994年7月在19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