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91篇
  免费   1084篇
  国内免费   8261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510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635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1158篇
  2011年   1258篇
  2010年   1287篇
  2009年   1407篇
  2008年   1756篇
  2007年   1306篇
  2006年   1279篇
  2005年   1293篇
  2004年   1371篇
  2003年   1212篇
  2002年   1159篇
  2001年   1109篇
  2000年   889篇
  1999年   791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574篇
  1996年   552篇
  1995年   506篇
  1994年   459篇
  1993年   363篇
  1992年   355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49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133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高粱(Sorghum bicolor)和大豆(U.S.Soybean)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仅植物很部受到热刺激时,其未直接受到温度影响的叶组织细胞的反应。当13天龄的高粱幼苗根部经受45℃4小时热处理时,发现其未直接受到热刺激的叶细胞内合成了一些异常的蛋白质,估测的分子量分别为80kD、70kD、33kD和17kD。最明显的两条蛋白质谱带是70kD和17kD。6天龄的大豆幼苗,当其根部经受40℃3小时热处理时,在其叶细胞内也检测到两条较为明显的蛋白质谱带,其分子量分别为60kD和17kD。观测到的这些异常蛋白质命名为‘热应激效应蛋白’,并与热应激蛋白在分子量大小分布上进行了比较。另外,还报道了利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cyclohexlmide)探讨了热应激蛋白与植物热耐性方面的可能关联。  相似文献   
82.
电镜观察发现,大豆种子在刚开始萌发时胚根细胞中未能见到线粒体,线粒体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出现的,由原质体再分化发育而成。对照胚根细胞内原质体在低温吸张过程中明显膨胀,在回温后胚根细胞中原质体仍不能发育成线粒体,甚至网状膜结构破坏,呈空泡化;经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 6000)预处理的大豆种子在同样条件下线粒体能继续发育,在回温后预处理胚根细胞中线粒体发育良好,具有明显的双层膜和管状嵴的结构。这些结果表明,在低温吸胀过程中原质体能够继续再分化发育成线粒体是提高大豆种子活力和抗冷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3.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忻骅  江瑛 《Acta Botanica Sinica》1992,34(10):729-735
  相似文献   
84.
85.
86.
本文利用青蛙(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蝌蚪红细胞微核试验,作为检测城镇污水诱变活性的一种新的监测技术。在16d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验中,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2d后就呈现统计上的显著增加,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第12d达到最大值。在不同浓度混合污水处理实验中,蝌蚪红细胞微核细胞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增加。上述实验证明城镇生活污水和混合污水都具有较强的诱变活性。作者从遗传毒理学的角度评价了湖北黄州综合生物塘系统对污水诱变活性的净化效能。城镇混合污水经综合生物塘各级塘处理,蝌蚪微核细胞率逐级下降,由进水的7.54‰下降到最后出水的1.52‰,接近对照(1.07‰)水平。其中综合生物塘的藻菌单元比水生植物单元对污水诱变活性具有更强的净化效力。本文提出污水“诱变指数”可作为综合生物塘一项功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7.
城镇污水诱发青蛙蝌蚪红细胞微核及其在环境监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88.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89.
抗人CD8单抗κ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K T8杂交瘤细胞株从American typecuhure collection(ATCC)获得,产生抗人CD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IgG2a(γ2a,κ),为了对这一鼠源性单抗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我们首先克隆了该单抗的κ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测定了其碱基序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通过计算机查找并分析了已发表的几十株抗体的轻链可变区基因序列,经比较其5’端保守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了一对DNA引物:GTGAATTCATGGACATCCAGATGACCCA-  相似文献   
90.
载脂蛋白B(apoB)是富含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脂蛋白(CM、VLDL和LDL)特有的蛋白质成分。apoB100是LDL受体的专一性配基,介导血中LDL-胆固醇(LDL-Ch)被外周组织细胞摄取和清除。载脂蛋白B基因遗传变异和apoB异常,血中LDL-Ch堆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是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