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褐边绿刺蛾的取食行为和取食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观察褐边绿刺蛾Parasa consocia Walker2个世代幼虫取食杨树叶片的习性。结果表明,第1代幼虫7龄,幼虫期平均取食量167.7cm2/头,取食持续时间26d;第2代幼虫8龄,幼虫期平均取食量170.5cm2/头,取食持续时间27d。2个世代末龄幼虫取食量最大,占整个取食量的80%左右,4~5龄幼虫是防治的关键龄期。  相似文献   
972.
据悉,2005年9月28日晚9时左右,3只鸟飞至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城分水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建筑工地上方,其中一只撞到墙壁后受伤落地,经管理局工作人员饲养两天后死亡。管理局人员将此鸟交给正在当地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倪庆永带回昆明动物研究所。经鉴定,该鸟为纯褐鹱(Bul-weria bulwerii),属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鹱科(Procellariidae)鸟类,为云南省鸟类目、科、属、种的新记录,特此报道。纯褐鹱Bulweria bulweriiJardine and Selby俗名:燕鹱(Cheng,1987)英文名:Bulwer s PetrelProcellaria bulweriiJardine and Selby,1828,Orn.,pt.…  相似文献   
973.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研究了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是采用溶剂法和柱色谱法提取分离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腹膜炎模型对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考察。最终从桦褐孔菌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羊毛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醇(1)、inotodiol(2)和trametenolic acid(3)。化合物1、2、3在10 mg/kg均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化合物1和2在10 mg/kg时显著降低血管通透性。由此得出化合物1~3均有抗炎活性,其中trametenolic acid(3)的抗炎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74.
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份广西药用野生稻中筛选出3份对褐飞虱高抗(0级)的材料,用高抗材料与感虫材料杂交,结果表明其抗性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与14个已知抗褐飞虱基因品种杂交、回交和自交,对BC2F2后代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源材料与已知的14个抗性基因不等位,结果发现广西药用野生稻与国外药用野生稻的抗性基因(隐性基因)不同。初步认为它是一个新的抗性基因。在利用方面,通过幼胚离体培养获得绿苗,经多代回交和自交,成功地将CC染色体组中的抗性基因转育到栽培稻中,获得了BC4F5高世代、异源附加系。  相似文献   
975.
液泡型H+-ATPase(V-ATPase)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RT-PCR获得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V-ATPase d亚基基因NlVHA-d的cDNA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NlVHA-d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lVHA-d基因编码349个氨基酸,不同昆虫V-ATPase d亚基高度保守。NlVHA-d基因在褐飞虱2龄若虫中表达量最高,雌虫表达量显著高于雄虫表达量。LD10和LD30三唑磷处理的羽化3 d短翅雄虫NlVHA-d基因相对表达倍数分别是丙酮处理的2.15和2.46倍。亚致死剂量三唑磷处理褐飞虱短翅雄虫NlVHA-d基因的表达上调可能与褐飞虱再猖獗相关。  相似文献   
976.
谢小军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08-1008
科学家估计,目前大约只有不到1%的微生物能被纯培养,由于纯培养手段的局限,现在已相继发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用于探测微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如原位检测特异性的基因、基因组的分析,但这些研究方法对科学家认识微生物生态系统中的个体成员帮助不大。7月9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  相似文献   
977.
中国橡胶树疫霉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疫病是我国植胶区的主要病害。近年来,作者从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海南岛的橡胶树和胶园土共分离出57株疫霉菌种。通过分类研究,共鉴定出4个种: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rum(Leb.& Cohn)Schroeter,辣椒疫霉 P.capsici Leoman,柑桔褐腐疫霉 P.citrophthora(Sm.& Sm.)Leonian,和棕榈疫霉 P.palmivora(Butl.)Butler。其中辣椒疫霉是首次在橡胶树上发现。我国橡胶树疫霉的种群结构与东南亚和南亚的有所不同,除棕榈疫霉外,其余3种在东南亚和南亚均未发现。而东南亚常见种:簇囊疫霉(P.botryosa)、橡胶疫霉(P.heveae)和蜜色疫霉(P.meadii),在我国却迄今尚未发现或有待证实。以前报道分离自胶园土壤中的芋疫霉(P.colocasiae),可能系柑桔褐腐疫霉之误。绝大多数分离物经配对培养均可产生性器官:辣椒疫霉的A~1交配型和A~2交配型大致相等;柑桔褐腐疫霉和棕榈疫霉的A~2交配型则明显多于A~1交配型。  相似文献   
978.
大多数蚜虫在遇到攻击等机体胁迫时会释放报警信息素E-β-法尼烯(E-β-farnesene,EBF)。枫长镰管蚜Drepanosiphum platanoidis是已知的少数几种不分泌EBF的蚜虫之一。ApisOBP3是首个鉴定自  相似文献   
979.
沈阳张士灌区重金属污染再评价及镉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评价了沈阳张士灌区土壤及稻田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镉污染仍很严重,样品糙米含镉量为0.435~0.855mg.kg-1,均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该浓度与20年前相比有上升的趋势,增加了335%~755%.回归分析表明,土壤的pH值与糙米含镉量呈显著负相关,生物有效态镉与糙米含镉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下降使土壤酸化,导致土壤中的镉更多地转变为生物有效态镉,占总量的22.8%~52.0%,易被作物吸收,导致水稻含镉量超标.重金属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地下水及飘尘等移动方式发生迁移转化,使污染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980.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褐飞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分离褐飞虱成虫完整肠道并提取总DNA,利用Illumina MiSeq(PE300)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V3-V4变异区和真菌ITS2序列进行测序,统计肠道微生物的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 OTU)数量,分析其物种组成、丰度及Alpha多样性。并通过qPCR技术验证随机挑选注释到的4种肠道菌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的有效性。【结果】分别获得褐飞虱成虫肠道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2优质序列32 395和24 986条,根据序列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分别获得235和128个OTUs。其中,细菌共注释到7个门, 15个纲, 26个目, 45个科和73个属;真菌共鉴定到3个门, 9个纲, 12个目, 15个科和18个属。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门类;真菌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绝对优势菌门。在属分类水平上,细菌的优势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以及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未确定属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未确定属,其丰度分别为36.37%, 17.22%和15.01%;真菌的优势属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未确定属,丰度为95.77%。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褐飞虱肠道细菌(真菌)的观测物种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 指数分别为235(128), 262.64(165.40), 3.90(0.91)和0.62(0.75)。4种肠道菌的qPCR结果显示高通量测序数据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结论】褐飞虱成虫肠道细菌和真菌群落整体多样性比较丰富。研究结果为从共生微生物角度解析褐飞虱的环境适应性以及开发基于微生物防治的新技术等方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