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4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956篇
  33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斑玉蕈子实体经生理盐水抽提、30%~60%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斑玉蕈凝集素(HypsizygusmarmoreusLectin,简称HML)。HML经PAGE显示单一条带,SDS-PAGE测得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4.2kD,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5kD,中性糖含量为7.2%,含有17种氨基酸,IEF-PAGE测得其等电点为8.15。该凝集素能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和人的A、B、AB和O血型红细胞,对兔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甘露糖、半乳糖、N-乙酰半乳糖胺和岩藻糖所抑制。HML对热较敏感,经50℃处理10min,凝集活性下降明显,但对酸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pH5.0~8.0范围内较稳定。Β-消去反应测得其糖和蛋白质的连接键为O-型糖肽键。  相似文献   
32.
昆虫几丁质酶主要参与昆虫蜕皮、围食膜降解、细胞增殖、机体免疫防御、生长因子等重要生理生长发育过程。在本研究中,从NCBI下载棉铃虫几丁质酶序列,并克隆验证正确,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属于Ⅰ型几丁质酶。将不包含信号肽的开放阅读框序列(1 707 bp)与pET28a载体连接,转化至大肠杆菌transetta(DE3)中进行诱导表达,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融合蛋白His-HaCHT。用镍柱子纯化融合蛋白,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对胶体几丁质有降解活性,其酶活力为0.023μg/mL·s~(-1)。不同龄期的qPCR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棉铃幼虫的6个幼虫期以及预蛹蜕皮后均有表达,但HaCHTI在4龄和6龄幼虫阶段表达相对较高,而在1龄、2龄、3龄、5龄幼虫和预蛹表达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异源表达的棉铃虫的I型几丁质酶对胶体几丁质具有降解活性,可能对棉铃虫正常蜕皮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圈卷产色链霉菌硝基烷类氧化酶基因naoA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成功表达,从含有重组质粒pNA101(pET23b∷naoA)的工程菌株BL21(DE3)中分离纯化了硝基烷类氧化酶,SDSPAGE检测为均一。对纯酶进行了酶学性质及动力学研究。底物为1硝基丙烷、2硝基丙烷和硝基乙烷时,在04mol/L的磷酸缓冲液中,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8,最适反应温度为48℃~56℃。室温保存6d后,酶的活性保持了43.3%,但对60℃以上的高温敏感。硫醇化合物如巯基乙醇、还原型谷胱甘肽不同程度地抑制酶活性,特别是NADH,其浓度为1mmol/L时,酶活性几乎全部丧失。以1硝基丙烷为底物时,NaoA的Km为357mmol/L,Vmax为0199μmol/(μg.min)。  相似文献   
34.
AiiA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HL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增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AiiA蛋白作为一种胞内解酯酶.能水解致病菌产生的AHb分子,使内酯环开环后不能再激活某些胞外酶的表达.从而极大地减弱了细菌的致病性。本研究从苏云金芽孢杆菌LLB15中分离编码aiiA基因的质粒DNA。用PCR方法克隆面讲基因,并利用pET载体构建6-His融合表达质粒pET29a-aiiA,转化E.coli BL21(DE3)菌株,并筛选得到E.coli BL21(DE3)-pET29a-aiiA工程菌。在20℃的低温和0.8mmol/LIPTG条件下。经25h的诱导表达,获得了54.4ug/mL可溶性AiiA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在国内外首次纯化了带6-His标记的AiiA蛋白。水解活性和抗病性检测表明,该蛋白能水解AHLs分子.对胡萝卜欧文氏软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35.
白菜型油菜种子胰蛋白酶抑制剂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变性、硫酸铵分步盐析及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等方法,从白菜型油菜种子中得到胰蛋白酶抑制剂(BNTI)。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表明纯化的胰蛋白酶抑制剂电泳均一。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约为14.4kD,等电聚焦测定其等电点约为4.7。BNTI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本文还考察了温度对溶液中BCH蛋白构象的影响,荧光光谱和测定抑制活力结果表明BNTI中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位于疏水部位。  相似文献   
36.
色谱分离技术是生物产品的分离纯化的核心技术。目前,95%以上的生物制品、75%以上的天然产物和80%以上的海洋药物是通过色谱分离技术完成的.该技术决定着生物制品和中药现代化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色谱分离技术就成了生物技术产业化和中药现代中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多年的实践也证明这是我国通过开放市场换不来的技术。  相似文献   
37.
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重组病毒,在昆虫细胞中表达了完整的含有EBV-LMP1基因3个外显子开放读码框架的长2.3kb的cDNA片段。用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48小时表达重组蛋白,72小时细胞较完整,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96小时后细胞出现破碎。我们采集72小时的组织培养上清和细胞破碎裂解液,分别采用SDS-PAGE、HPLC分子筛法,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实验证明,表达的蛋白能被抗LMP1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测定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60kD。经蛋白含量扫描图分析,采用Sephadex-75柱初步纯化表达的LMP1蛋白,将后者进行裸鼠体内致瘤实验,未见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8.
秦岭地区玉竹根茎的脂溶性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秦岭产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根茎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黄精属植物中得到,其结构分别为:(1)(24R/S)-9,19-环阿尔廷-25-烯-3β,24-二醇;(2)α-棕榈酸甘油酯;(3)棕榈酸甲酯;(4)二十八碳酸;(5)(Z)-6-十九碳烯酸。首次对化合物1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化合物1在浓度为10μg/mL时,对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灵杆菌的抑菌能力与红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39.
以正丁醇:水:甲醇(4:2:1)作洗脱剂,通过硅胶H60型柱反复柱层析,将3种有致病活性的物质充分纯化,在-40℃下冷冻干燥后,它们为褐色深浅不一的蓬松状物质,且极易吸潮。活性组分Ⅰ(Rf0.83)、活性组分Ⅱ(Rf0.79)和活性组分Ⅲ(Rf0.80)对马尾松切根幼苗和湿地松切根幼苗针叶都有致萎作用,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1HNMR、)和红外光谱(IR)等分析手段确定出所分离的活性组分Ⅰ的化学组成为C5H11O5N(M=165)。  相似文献   
40.
以1株分离于北大仓白酒大曲的产纤维素酶真菌M1为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纯化并研究了其纤维素酶的酶学性质。以真菌ITS1/ITS4通用引物,扩增真菌M1的rDNA ITS序列,再与GenBank中其他菌株rDNA ITS序列进行比对,使用Mega5.0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真菌同已经报道的Fusarium oxysporim strain Bt3聚为一类,一致率达99%,与形态学方法鉴定一致,命名为Fusarium oxysporum M1。该菌具有很高纤维素酶活力,FPA和CMCA分别高达16.84 IU/mL和35.31 IU/mL。经过发酵条件优化酶活性进一步提高。经硫酸铵分级分离、疏水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了该菌纤维素酶,纯化倍数高达17.97倍,得率为3.676%,SDS-PAGE分析表明,该纤维素酶分子量达60 k Da。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酶高效催化机理及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