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4篇
  3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降纤酶与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纤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探讨溶栓与一般离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降纤酶,对组一胸脉滴注尼莫地平。两组分别于用药前,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颅CT。治疗14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结论 降纤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明显降低作用,可起到直接溶解和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2.
53.
赵敬军  金培珍 《蛇志》1997,9(1):7-9
测定3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Fg)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活性和血小板聚集率水平(PAgT)并与21名正常人对比。患者中18例用蝮蛇抗栓酶治疗,2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显示:UAP患者血中PAI-1、vWF以及PAgT水平明显增高,t-PA水平明显降低;蝮蛇抗栓酶组治疗后血中Fg、PAI-1、PAgT水平均明显下降,使t-PA水平明显升高;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蝮蛇抗栓酶对UAP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54.
一、产品概述 TPA是由人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527个氨基酸序列组成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3万多至7万。它具有称之为索眼的结构,对构成血栓的纤维蛋白有亲和性。 血栓是血管内产生的血块,血栓一旦产生,身体末端的微细血管堵塞,导致手脚麻痹、脑梗塞、心肌梗塞等病症。  相似文献   
55.
杂交瘤抗体的出现,使McAb在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可能,但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已有许多啮齿类McAb已用于临床,但过敏反应及抗抗体应答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特别当需多次注射抗体时,这个问题便显得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56.
纳豆激酶的研究与应用付利,杨志兴(黑龙江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纳豆为日本的传统发酵大豆食品,已食用了2000年以上。它是由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或纳豆菌(Bacillusnatto)发酵大豆制造成的,日本民众十分喜欢食用。同时也被用作民间药品,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57.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是国际上颇有名的软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今年一月下旬,应上海市经委新兴产业办公室的邀请,斯坦福研究所生物技术和生化研究室主任米勒(Jon P.Miller)和生物技术项目主任史密森Luther H,smithson)对上海地区中国科学院有关 。  相似文献   
58.
为探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前后肌肉组织的形态特征变化, 采用石蜡切片、电镜及生物化学方法,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蜕皮过程中步行足和腹部肌肉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及主要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 相对于蜕皮间期, 步行足在蜕皮前后组织学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 超微结构在蜕皮前无明显变化, 蜕皮后可见肌原纤维纵裂及肌小节横裂现象, 表明蜕皮后外骨骼硬化的过程伴随着肌肉的生长。相对于蜕皮间期, 腹部肌肉在蜕皮前后组织学特征变化明显: 蜕皮前肌束间隙增大, 蜕皮后肌束内肌纤维间隙增大。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 蜕皮前肌原纤维在内部降解, 出现空洞, 肌原纤维边缘降解, 导致肌原纤维间隙增大; 蜕皮后肌原纤维重新组装、重建, 恢复到间期正常形态。生物化学研究发现, 蜕皮前后步行足和腹部肌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同其结构特征的变化相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 中华绒螯蟹肌肉组织的结构特征同蜕皮周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骨创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其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创伤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两组受检者入院后第1、3、6、10 d的血浆D-二聚(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分析DD和FIB水平与骨创伤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入院后第1、3、6、10 d,观察组的FIB和DD水平均出现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创伤组和中度创伤组患者的FIB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创伤组,且重度创伤组FIB水平显著高于中度创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入院第1 d至10 d,3组患者的FIB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轻度创伤组患者的DD水平最低,其次是中度创伤组,重度创伤组最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入院第1 d至10 d,3组患者的DD水平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此骨创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与FIB和DD的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r=0.64,P=0.003;r=0.71,P=0.002)。结论:骨创伤患者的血浆FIB和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与创伤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可能作为骨创伤患者病情程度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60.
显示SARS病毒包涵体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ARS病毒包涵体是一种非常微小的微生物 ,在一般的情况下用光学显微镜是不易被发现的 ,但当它侵及细胞并形成小体时 ,则可用光学显微镜来检测 ,但较难寻找。为了寻找较有效的病毒包涵体染色方法来显示SARS病毒包涵体 ,我们对现有的病毒染色法如Macchiavello氏法的改良法、Mann氏法、Lendram氏法进行对照应用 ,经实验认为 ,Macchiavello氏的改良法效果最好 ,该法应用省时、易操作 ,可将病毒包涵体显示为鲜红色。至今为止 ,认为引起SARS的病毒是变性的冠状病毒 ,但由于该病毒非常微小 ,必须依靠电镜才能对其进行鉴定和鉴别。由于进入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