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951篇
  2661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葡聚糖酶是饲用添加剂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旨在从湖羊消化道微生物中挖掘性质优良的GH9家族葡聚糖酶基因,用于研发新型饲用酶制剂。【方法】从湖羊瘤胃微生物cDNA中扩增IDSGLUC9-25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对重组蛋白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研究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和底物水解模式。【结果】IDSGLUC9-25基因编码527个氨基酸,包含一个CelD_N结构和一个GH9家族催化结构域;重组蛋白rIDSGLUC9-25分子量约为62.7 kDa,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0℃和6.0,在30-50℃下活性较高,在pH 4.0-8.0范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稳定性,经pH 4.0-8.0缓冲液处理1 h后残余活性均大于90%;底物谱分析表明,rIDSGLUC9-25能催化大麦β-葡聚糖、苔藓地衣多糖、魔芋胶和木葡聚糖,比活性分别为(443.55±24.48)、(65.56±5.98)、(122.37±2.85)和(159.16±7.73) U/mg;利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水解产物发现,rIDSGLUC9-25降解大麦葡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64.19%±1.19%)和纤维四糖(占总还原糖26.24%±0.12%),催化地衣多糖主要生成纤维三糖(占总还原糖78.46%±0.89%)。【结论】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来自密螺旋体属细菌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IDSGLUC9-25 (EC 3.2.1.4),能高效催化多糖底物生成纤维三糖和纤维四糖,为研发饲用酶制剂和制备低聚寡糖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2.
DNA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DNA修复不均一性的研究现状与展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对比分析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与普兰梅卡CADCAM系统制作的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60例(86颗)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给予普兰梅卡CADCAM系统制作的高嵌体修复)和对照组(给予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修复)各30例,对比两组修复前及修复1年后咀嚼功能、牙龈情况、RANK、CXCL16水平、IL-6、IL-8水平,统计修复结果及美牙效果满意度。结果:(1)修复前,两组咀嚼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咀嚼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2)修复前,两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修复前,两组RANK、CXCL16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RANK、CXCL1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修复前,两组IL-6、IL-8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5)修复1年后,研究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修复体邻面解剖形态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体表面及边缘着色、修复体折裂与固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6)修复1年后,研究组美牙效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IPS e.max Press铸瓷高嵌体相比,普兰梅卡CADCAM系统制作的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更佳,能够提高咀嚼功能,改善牙龈指数,提高美牙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究象皮生肌膏对肛瘘切除术后大鼠创面的治疗作用及其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共4组,每组10只。4组均采用0号钢丝制造肛瘘模型,造模成功后,除假手术组外,均在麻醉下行肛瘘切除术,创面保持开放,使之形成"开放、渗血、渗液、有脓性分泌物"的感染性肛瘘术后创面,假手术组保留瘘管,不予换药,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冲洗、络合碘消毒后不予换药,治疗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进行创面换药,共10天。10天后采用常规面积检测法比较模型组、象皮生肌膏组、湿润烧伤膏组大鼠肛瘘术后创面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肉芽组织覆盖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肛周组织病理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bFGF、EGF、VEGF的表达水平,WB检测比较各组大鼠肛周肉芽组织中PI3K、Akt、mTOR、p70 S6K、p-PI3K(S473)、p-AKT(S473)、p-mTOR(Ser2448)、p-p70 S6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3、7、10天象皮生肌膏组和湿润烧伤膏组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肉芽组织填充率显著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假手术组炎性细胞浸润较少,其余各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且创面区可见不同程度炎性修复型肉芽组织增生、胶原纤维新生及血管扩张;其中模型组病理切片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扩张明显,并有明显的血管出血;象皮生肌膏组病理切片显示炎性细胞较少,成纤维细胞成熟且分布整齐,真皮层内胶原纤维丰富且排列整齐,可见血管新生,无明显血管扩张及出血;湿润烧伤膏组病理切片显示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真皮层内可见成纤维细胞生成。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bFGF、EGF、VEGF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象皮生肌膏组血清中bFGF、EGF、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湿润烧伤膏组大鼠血清中EGF、VEGF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WB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肛周组织中p-PI3K、p-Akt 、p-mTOR、p-p70 S6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象皮生肌膏组肛周组织中p-PI3K、p-Akt 、p-mTOR、p-p70 S6K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减轻肛瘘术后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其促愈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有关,其通过上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加快创面修复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罗布麻——有罗布红麻、罗布白麻2个品种罗布麻是已故著名农业经济学家董正钧先生,于1952年夏在新疆罗布平原进行农业考察时,发现当地野麻长特别旺盛,纤维品质特别优良。同时,鉴于中国百姓温饱尚未解决,在当时社会背景和物质条件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和方法:为验证整合素分子激活对支气管上皮细胞(BEC)的抗氧化性保护作用,本实验用臭氧(O3)攻击培养的兔BEC,测定细胞的^3H释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反映细胞损伤程度;观察纤维连接蛋白(Fn)及人工合成的精-甘-天冬氨酸片段(RGD肽)的保护效应。结果:①臭氧攻击使BEC的^3H释放率增高,Fn处理可减少臭氧所致的^3H释放,钙调素抑制剂W7能抑制Fn的这一作用,RGD可减轻臭氧所致的^3H释放;②臭氧攻击后细胞上清液中LDH释放增多,Fn或RGD处理均能降低LDH释放,W7阻断Fn的这一效奕;③臭氧作用后明显提高细胞内MDA含量,Fn或RGD可降低MDA含量;④臭氧攻击使细胞内GSH含量下降,Fn或RGD可增加BEC内GSH的含量;⑤Fn可增强BEC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但可被W7阻断,RGD则显示有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结论:Fn及其特异识别片段与BEC的整合素分子结合后,可减轻臭氧对BEC细胞的损伤,其机理与经钙调素途径上调BEC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9.
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的分离鉴定与土壤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特拉津因效率高、价格低廉,是我国玉米田施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但其结构稳定,残留时间长,因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从长期受阿特拉津污染的玉米田土壤中筛选并鉴定阿特拉津降解菌,明确其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去除能力。对分离出的阿特拉津降解菌ATR3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序列鉴定,确定菌株ATR3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该菌株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培养48 h后对1 000 mg/L阿特拉津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敏感作物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在棕壤上去除最快,褐土次之,黑土最慢,说明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去除过程与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呈相关关系。同时,该菌株处理14 d后,能明显恢复玉米的各项生物学指标,说明该菌株对阿特拉津污染土壤具有良好的修复能力。为阿特拉津降解菌剂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因素,以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及康复方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0月解放军第401医院手外科收治的58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13-62岁,平均33.8岁)屈指肌腱在前臂损伤患者的伤因及手术方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并进行随访,分析其受伤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术后功能锻炼情况。结果:术后随访54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为术后3~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54例前臂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手的恢复情况,其中优31例,良16例,中5例,差2例。指浅、深屈肌腱同时损伤较单纯指浅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发生率较高,手功能的优良率较低(P0.05),合理应用防粘连技术和术后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的患者术后手功能的优良率分别较未合理应用防粘连技术和术后未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的患者显著升高(P0.05)。结论:手术切口是否合理的延长,术中操作是否重视无创操作,是否合理的应用防粘连技术以及缺乏系统的功能锻炼以及肌腱断端吻合质量是影响前臂屈指肌腱修复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