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292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植物活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细胞质也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胞质环流)。选用黑藻作为材料,在观察胞质环流现象的同时,观察细胞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实验选用活细胞染色剂中性红(0.1%水溶液)作为指示剂,观察中性红进入细胞的同时,观察复原现象。改进后的实验中可明显观察到中性红进入细胞,从而更好地展示只有"活细胞"才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粗糙脉孢菌LY03是从武平传统"红菌豆腐"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发酵菌株。【目的】研究粗糙脉孢菌LY03菌株的基因组信息,揭示武平传统"红菌豆腐"发酵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ITS鉴定、重测序及框架图测序对所分离的LY03菌株进行鉴定和基因组信息解析。【结果】武平传统"红菌豆腐"中分离得到的主要发酵菌株LY03确定为粗糙脉孢菌,将其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进行专利保藏,保藏号为CGMCC3.19233。LY03菌株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的总Read数目为95.85%,测序对应深度的位点占全基因组76.13%;各变异类型在内含子区域均无变异,主要变异存在于基因组的外显子区域,具体变异数量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变异总数203128个、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 Del)突变总和26859个、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增加和减少的拷贝总数1 039个、结构变异(structure variation,SV)注释的变异总数777个;LY03菌株...  相似文献   
993.
瓦山锥植物富含植物多酚类成分且资源丰富,目前尚无该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面的报道。为了明确瓦山锥的物质基础,为该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等多种柱层析方法对瓦山锥树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对照鉴定为没食子酸(1)、咖啡酸(2)、1-(3’,4’-二羟基肉桂酰)-环戊-2,3-二酚(3)、绿原酸(4)、绿原酸甲酯(5)、kaempferol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kaempferol 3-O-{β-D-xyl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7)、quercetin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8)、quercetin 3-O-β-glucuronide-6″-methyl ester(9)、芦丁(10)、quercetin5-O-[α-L-rham...  相似文献   
994.
在有孔虫生态学研究中,区分底栖有孔虫活体与死亡壳体多使用虎红染色方法,但关于具体的染色时长、处理方式等方法描述比较简单,如仅有"采用虎红酒精染色",其具体方法常语焉不详,影响了研究结果比较的可靠性。为探求不同染色方法到底对实验结果产生多大偏差、有多少影响,本文利用经钙黄绿素培养的潮间带底栖有孔虫进行虎红酒精溶液方法对底栖有孔虫进行染色实验,结合活体有孔虫壳体生活时吸收的钙黄绿素能产生荧光效应,评估了不同保存条件下染色溶液的浓度、染色时间等处理方法下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浓度的虎红酒精溶液适合区分活体与死亡底栖有孔虫壳体的染色要求,可以识别97%的活体底栖有孔虫;活体底栖有孔虫可以从一两个房室到多个房室被显著染色、呈现鲜艳的玫瑰红色,且这些被染色部分可以分布在早期、中期和后期房室。而实验保存处理方式以采集样品后立刻进行染色为佳,若条件限制则可使用纯酒精浸泡或冷冻保存处理后,尽快进行染色。染色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上较为合适,但对较长时间保存的样品则建议增加染色时长——两天以上,以达到染色效果。比较而言,酒精浸泡或冷冻保存比福尔马林浸泡样品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舒韦维  陈琳  刘世荣  曾冀  李华  郑路  陈文军 《生态学报》2020,40(13):4538-4545
为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降雨格局改变对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过程的影响,以南亚热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穿透雨减少50%和不减雨(对照)处理,开展连续观测野外降水控制实验。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减雨处理对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及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凋落叶分解2年后,减雨处理和对照林凋落叶残留率分别为38.09%和38.06%;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碳元素表现为淋溶-富集-释放,而氮元素表现为富集,减雨50%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氮的富集,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凋落叶的残留率与氮浓度和月积温呈显著负相关,与碳/氮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减雨50%并未改变马尾松凋落叶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模式,凋落叶的残留率与氮浓度、碳/氮及月积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长白山红松林干扰节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长白山红松林的现存林木年轮资料为基础,3采用辩识从被压中释压和早期生长林冠空隙的分析方法,研究了长白山红松林中红松及其伴生树种的年轮生长方式的变化规律以及长白山红松林中小规模的干扰及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含油废水对秋茄幼苗的几个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2  
李玫  陈桂珠 《生态学报》2000,20(3):528-532
研究了5种不同浓度的含油废水对 秋茄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游离游离脯氨酸含量、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与生物量、存活率、茎高生长量等生理生态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0mg/L和100mg/L浓度组不仅对植株无不良影响,而且能促进生长;200mg/L组植株的某些生理生态 到影响,但整体上生长正常;400mg/L和800mg/L组则对植株各项指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甚至引起个体死亡。因此  相似文献   
998.
合成了5种胜红蓟素的结构类似物,将它们与胜红蓟素在对植物和微生物的抑制活性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100mg/l浓度时,对于萝卜和黑麦草两种受体,类似物6-甲酰基-7-甲氧基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和7-羟基-6-甲酰基-3,4-二氢-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较胜红蓟素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受体 根长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这两种类似物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在400mg/l浓度下,它们对两种真菌:水稻纹枯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在2000mg/l浓度下,7-羟基-6-甲酰基-3,4-二氢-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还对两种细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基腐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揭示了构成胜红蓟素基本结构的2,2-二甲基-2H-苯并吡喃对植物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也不强,但当其6位或7位带有活性取代基后,对植物和微生物抑制作用都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99.
对顺德区五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立地条件、胸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郁闭度与乔木物种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2)土壤因子中代换性Ca2+、pH、NO3-、代换性Mg2+对物种多样性与均匀度有显著影响,并建立了回归方程;(3)树高与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与其它各层相关性不显著;(4)胸径变化趋势较复杂,乔木层S指数与胸径有显著相关,灌木层与胸径相关性不显著,草本层SP、PIE指数与胸径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评价一种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方法】以自然寄主大王棕和甘蔗饲养红棕象甲作对照,连续3代饲养红棕象甲,对红棕象甲各发育阶段的生长和发育指标进行调查。【结果】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红棕象甲幼虫历期和蛹历期(40.20 d和33.99 d)显著低于对照组(60.87 d和36.12 d;109.00 d和42.70 d),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红棕象甲幼虫存活率(63.87%)显著高于对照组(37.99%和48.60%)。人工饲料饲养的红棕象甲,在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方面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在蛹重和成虫体重方面显著小于对照组,蛹重比对照组减少了25.55%和63.87%,成虫体重比对照组减少了24.18%和35.16%。【结论】该人工饲料可以很好的满足红棕象甲生殖发育的营养需求,且缩短了世代发育历期,适于红棕象甲种群规模化、长期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