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8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448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29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315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47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5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75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Hallett MB 《Cell research》2006,16(11):852-854
Phagocytosis is a fundamental cell biological process exhibited by a wide variety of cell types from single cell organisms, which rely on this for feeding, to phagocytes in higher animals, which rely on specialised immune cells for combating infecting micro-organisms. In the immune system, both macrophages and neutrophils play roles as phagocytes. Neutrophils are often called "professional phagocytes" because of their remarkable capacity for phagocytosis, being able to intemalise microscopic particles (diam 0.5-3 μm) of virtually any surface material. The efficiency and speed of phagocytosis is, however, increased by coating the surface of the particles with opsonins such as antibodies or the complement component C3bi (acting on J32 integrin receptors), and C3bi-accelerated phagocytosis by neutrophils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ce by the innate immune system in vivo, operating in advance of the slower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phagocytosis is, therefore, clearly an important goal.  相似文献   
982.
食用蕈菌硒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峰  张瞳  周波  贾乐 《生物技术》2006,16(1):86-88
食用蕈菌硒多糖是无机硒与蕈菌多糖结合而成的有机硒化合物,兼有二者的活性。该文综述了食用蕈菌硒多糖的组成分析、提取、分离纯化以及生理功能、应用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8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一种极其珍稀的濒危松科植物。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有效的银杉人工菌根诱导技术。通过将银杉种子播种于琼脂培养基7 d后,切除1/5~1/3的 种皮以及胚乳,从而使银杉种子的发芽率达到60%以上;同时筛选出既适合外生菌根菌土生空团菌(Cenococcum geophilum)平铺扩展生长的要求,又能满足银杉幼苗生长的培养基 RM, 使银杉的侧根能最大程度地与菌丝接触,确保了菌根的诱导率;通过紫外线照射加70%酒精 或0.05%NaOCl的表面消毒的双重处理,使不能高压灭菌的容器达到表面消毒效果,同时验证了用该灭菌法既能达到完全的灭菌效果又不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银杉小苗的菌根形成率达到87.5%。该方法对于银杉的菌根学研究以及其它基础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4.
目的研究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vero细胞毒素。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硫酸铵沉淀及两次离子交换层析,再经过凝胶过滤,最终从大肠埃希菌O157∶H7 882364菌株获得了一种新的vero细胞毒素。对此毒素进行细胞毒性测定和分子量及等电点的测定,并对毒素的N端15个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凝较过滤层析测定纯化的vero细胞毒素分子量为43KD,等电点为3.8,蛋白N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为SFELPALPYAKDALA,其对vero细胞的CD50为4bg。结论这种毒素与VT1毒素和VT2毒素明显不同,因此初步确定为新毒素,称之为VT3。通过实验将推动我国对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致病性研究和对VT类毒素和抗毒素的进一步研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85.
对斑点嗜蓝孢孔菌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级萃取,利用柱层析技术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经核磁数据比对为β-谷甾醇(1)、麦角甾醇(2)、麦角甾-7,22-二烯-3β-醇(3)、5,8-过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3-乙酰齐墩果酸(5)、白桦脂醇(6)。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各有机相及单体化合物对NCI-H460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其抗氧化活性。利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光谱研究方法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研究了斑点嗜蓝孢孔菌水提物与人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实  相似文献   
986.
脉孢菌lca-1基因调控无性产孢及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纯  孙宪昀  段碧华 《菌物学报》2011,30(3):435-441
类胡萝卜素是很多生物细胞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具有保护细胞免受紫外线伤害的功能。粗糙脉孢菌是少数几个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比较清楚的真菌之一,为了深入了解该菌类胡萝卜素合成调控机制,通过对粗糙脉孢菌基因突变体库中6,087株突变体进行筛选,新发现6个基因敲除突变体营养生长正常,但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降低,其中表型较好的1个突变体,其无性产孢量与类胡萝卜素合成量均明显降低。鉴定发现该突变体所缺失的基因编码一种依赖ATP的染色体重建复合体的ATP酶链ISW1,将该基因命名为lca-1。进一步测定发现lca-1基因的突变导  相似文献   
987.
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降脂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比较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降脂减肥作用。结果表明与肥胖模型组比较,喂饲两类茯砖茶的大鼠体重、脂肪湿重、脂肪系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均低于肥胖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则有明显提高。人工接种发酵茯砖茶与自然发酵茯砖茶均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降脂减肥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的各项肥胖指标,人工接种发酵的茯砖茶在相关指标上均接近甚至优于自然发酵的茯砖茶。  相似文献   
988.
以大豆为培养基质,对蛹虫草固体发酵过程中的pH值、淀粉酶、蛋白酶、总糖、还原糖、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进行测定,分析各种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pH值、淀粉酶和蛋白酶先增加后减少,还原糖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不断下降,可溶性总糖先减少后增加。总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值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先减少后增加,22d达最大值。发酵成品有望开发成为食品基料及抗氧化食品。  相似文献   
989.
梁伟  包海鹰 《菌物学报》2011,30(4):630-635
采用梯度提取法对山野木层孔菌子实体进行提取,得到石油醚层、甲醇层及水层3 种提取物及石油醚层中获得化合物4,6,8(14),22(23)-四烯-3-酮-麦角甾烷,并采用H22 荷瘤小鼠进行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以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因子为指标检测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石油醚高剂量组(100mg/kg)、单体化合物中剂量组(7.5mg/kg)抑制率分别为62.21%、57.67%;脾指数、胸腺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TX)组,白介素-2(IL-2)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环磷酰胺(CTX)组(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认为上述石油醚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并且均能改善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90.
2009年长春农博园瓜类白粉病大发生,而且大量闭囊产生在葫芦科的四个属(葫芦属、黄瓜属、栝楼属、南瓜属)植物上。对病害发生的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园中栽培的所有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形态学观察显示分子孢子串生,具纤维体,闭囊壳只含有一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顶端孔较宽(15.6-28.8μm)。有性和无性形态学特征表明该菌应属于Podosphaera xanthii。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该种在其他地区瓜类上的序列以及在其他寄主上的序列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